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韦见素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韦见素(687年—762年),会微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

生平

彭城郡公赠幽州都督韦凑之子。进士出身,袭父爵彭城郡公,擢议谏大夫。景龙中,授相王府参军。开元中太原尹。天宝五载(746年),为江西、山南、黔中、岭南道黜陟使,有威望。迁吏部侍郎。天宝十三载(754年),杨国忠以见素为宰相。玄宗听信安禄山之言,将三镇险要之处,尽改用番人戍守。韦见素知安禄山“久有异志”,一直劝玄宗提防,不听。[1]天宝十四载,韦见素再三奏请升迁安禄山平章事,调其来京,玄宗同意,但派出中使辅璆琳潜察其变,璆琳受安禄山厚赂,回朝后极言禄山“竭忠奉国,无有二心”。至此玄宗对安禄山彻底放心。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甲子(755年12月16日),安禄山起兵反唐,韦见素随玄宗逃往四川,至马嵬驿,“军士不得食,流言不逊”,宰相杨国忠、御史大夫魏方进被杀,韦见素被乱兵用鞭子抽打得头破血流。有人喊道:“勿伤韦相公。”才免于一死。[2]七月,至成都,兼左相、武部尚书,进封豳国公。九月初,自蜀中奉命与房琯崔涣送传国玺及册命,至灵武唐肃宗出城恭迎。时值战乱,见素曾向肃宗进谏:“臣典选岁久,周知此弊。今寰区未复,员阙不多。若总无条纲,恐难持久。”[3]韦见素是玄宗旧臣,渐被肃宗冷落,罢左相职,罢知政事,另拜尚书右仆射。改太子太保。唐军收复长安后,肃宗派他去四川迎回玄宗,授开府仪同三司上元(760年-761年)中,以足疾辞官。宝应元年(763年)十二月,卒,年七十六。赠司空,谥曰忠贞。有子韦谔,任京兆司录,于马嵬坡事变中劝说唐玄宗下决心处死杨贵妃。

Remove ads

子孙

  • 子:韦倜
    • 孙:韦颂
  • 子:韦谔
  • 子:韦益
    • 孙:韦𫖮
  • 子:韦哲

注释

延伸阅读

参考书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