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韩寒被质疑造假事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韩寒被质疑造假事件,又称韩寒代笔门方韩之争,是一起2012年初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事件。最初是质疑青年作家、赛车手韩寒有作品由他人代写,后来演变为全方位质疑韩寒的造假行为,包括其写作能力、个人经历、身高和赛车成绩等。此事件最初由IT博客作者麦田(阮鹏)发起,其后科普作家、“打假斗士”方舟子参与并成为质疑韩寒的领军人物,极多的名人和普通网友都参与其中,引发广泛争论。

事实速览 日期, 地点 ...

事件背景

自从韩寒1999年出版《三重门》并于次年退学,他就被视为反应试教育的典型[1][2][3][4]。他对青少年有着巨大影响力[5][6][7]。2008年,韩寒开始在新浪博客发表时政博客,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网络人物之一[8][9][10]。其成名过程[11][12],被后来的质疑者称为“韩寒神话”[13][14]

自韩寒成名以来,对他的争议就一直存在,主要集中在其反对应试教育[15]、攻击文学界前辈[16][17][18]、作品肤浅[19]等方面。也曾有人怀疑过韩寒代笔或诚信问题,如徐冲(2000)[20],胡胜华(2009,2010,2010,2011)[21][22][23][24],但都没有引起任何反响。

2011年年底,韩寒发表了被称为韩三篇的《谈革命》、《说民主》、《要自由》,引发思想大讨论[25]

事件经过

麦田发起质疑

2012年1月15日,在公众对“韩三篇”热烈讨论之际,百度职员麦田在新浪博客发表博文《人造韩寒:一场关于“公民”的闹剧》[26],质疑韩寒部分作品的真实性,怀疑其是商业包装的结果,其团队努力将其塑造成集阳光赛车手、“受迫害者”、少年天才三者于一身的人物。

此文发表后韩寒很快回应,悬赏两千万求代笔。很多相关人士作证驳斥麦田。麦田在18日凌晨发表《三重疑》[27]继续质疑后,不堪压力,在同日晚发表博客,称对韩寒的质疑证据不足,向韩寒道歉,退出质疑。[28][29]

方舟子加入质疑

在韩寒16日提出悬赏2000万找代笔证据之后,方舟子一开始只是围观和调侃[30]。但韩寒在1月18日的《正常文章一篇》里指责方舟子造谣,并变相讽刺方舟子脱发。[31]方舟子回应以《答韩寒<正常文章一篇>》[32]。方韩大战正式开始。

从1月18日到1月29日,方舟子陆续发文8篇,主要对韩寒早期文章进行文本分析[33],质疑韩寒是“少年天才”。正值春节长假,大量的网友被吸引,有看热闹的,有从各个方面分析的,争论激烈,网友讨论主要集中在新浪微博和“凯迪”、“天涯”两个论坛。

1月29日方舟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称韩寒百分百是有请"代笔"。[34]称若韩寒是被包装出来的,他在十几年前就不是真正的少年天才,东西都是别人替他写的,所以,要把神话打破,揭露骗局。[35]

韩寒诉诸法律及方舟子的回应

1月29日凌晨,韩寒通过路金波的微博宣布,其已委托律师就方舟子质疑韩寒一事在上海提起法律诉讼。[36]

对于韩寒的起诉,方舟子发表了5点声明[37] ,表示将继续分析署名韩寒的文章。

2月3日,韩寒向上海市普陀区法院递交诉状,起诉方舟子名誉侵权。[38]2月9日,上海市普陀区法院正式立案。第二天,韩寒委托律师撤诉,理由是要合并到金山法院起诉,同日从金山法院取回诉讼材料。至今韩寒方面未再起诉。

对韩寒的“反智”主义和真实文学水平的质疑

随着对韩寒的进一步了解,彭晓芸肖鹰(之前保持中立)等把韩寒的思想归纳为“读书无用论”[39] 和“反智”主义[40],从思想层面总结了质疑韩寒的意义。[41]彭晓芸和肖鹰等人也遭到了一些网友的激烈攻击。[42][43]

网友们找出了很多之前不为人所知的原始材料。2月4日,网友们找出了韩寒被删掉的早期博客[44][45],部分文章和短信[46];1月底到2月中旬,网友们找出了很多韩寒谈文学、写作、赛车的视频[47];和在更晚一些的时间确认了韩寒的ID在爱卡论坛的发帖[48][49]。以上这些地方,都显示出一个知识贫乏、语法不通、内容粗俗、缺乏基本文学素养的韩寒,和小说和博客中的才华横溢、机智幽默、知识渊博的形象相差甚远。网友对韩寒的怀疑从“作品有代笔”变成了“缺乏基本写作能力”。[50]

对《光明与磊落》的争议

4月1日,韩寒小说《三重门》手稿《光明与磊落》正式出版[51]。方舟子等人认为,手稿中并没有大量的改动,完全不是小说应有的创作过程,所以《三重门》手稿系韩寒抄写而成。而韩寒则回应称,《三重门》确实是"一次写成"的。只有由于创作经验不足,第一次写长篇小说,前面的10万字全部废掉。废弃的文字也收录于《光明与磊落》中。方舟子等人通过手稿发现,其中典型的抄写错误比比皆是[52]

对韩寒身高等其他方面的争议

5月6日起,方舟子等人开始了对韩寒身高的质疑.方舟子称:“身高本无意义,但韩寒对着镜头声称他的真实身高1.73米,讨论他的身高就很有意义,看看此人有多假。”[53]

韩仁均博客的发现

11月16日,网友们发现韩寒的《谈革命》等博文,先发于韩仁均的博客上。[54][55]

媒体调查

截止目前,此次事件过程中,传统媒体大多只是对此事发表议论,只有土豆网深入现场,采访事件双方、以及与此事件相关的关键人物。

2012年3月21日,土豆网发布《“方韩大战”真实记录》的记录视频,采访了《萌芽》工作人员、韩寒高中同学、老师、《三重门》出版相关人员,总共四个部分。[56]

质疑与回应列表

此表列出质疑韩寒的证据和韩寒一方(及部分网友)所给出的回应。

更多信息 质疑方提出的质疑, 韩寒方的回应 ...
关于《书店》的质疑

关于《书店》的质疑

更多信息 质疑方提出的质疑, 韩寒一方(及部分网友)所给出的回应 ...
关于《求医》的质疑

关于《求医》的质疑

《光明与磊落》发行前,方舟子一方的质疑,韩寒一方的回应

《光明与磊落》发行前方舟子一方的质疑

方舟子(及其他人)对韩寒的质疑在韩寒《三重门》手稿《光明与磊落》发行前,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

  1. 韩寒在上高一时,是否有时间读完韩寒文中所引用的各本著作,并且完成《三重门》的写作;
  2. 韩寒在上高中时成绩普遍较差,其是否有能力写出充满各种典故和明显超出普通高中生英文词汇量的《三重门》;
  3. 韩寒的早期文章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年龄老成,大量的成人经历以及社会工作人情世故,与韩寒的生理年龄(17岁)不相符;
  4. 韩寒在接受采访时承认《就这么漂来漂去》书中最精彩的一句话“给我排气管的声音”是代笔,称系出版社所加链接;
  5. 韩寒以及父亲在各类采访中的互相矛盾之处[74][75][76][77][78][79]
  6. 韩寒获得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有诸多蹊跷之处(松江二中组织参赛,韩寒要独自参赛;三名考生无故缺考,韩寒以“收不到复赛通知”理由有单独补考机会;韩寒补考只林青一人监考,没有旁证;获得C组一等奖,宣传成高中偏科生参赛的B组一等奖),是通过作弊获得的。[80][81]
  7. 韩寒在视频采访过程中,很少谈及文学或与文学相关的知识,但谈及女人、赛车、版税等问题时却“眉飞色舞”。[82]

一些人士也站在方舟子一方质疑韩寒。作家夏岚馨找出东方卫视《王朔与韩寒铿锵对话》的视频,指出韩寒沉默寡言,偶尔问答的问题也答非所问。英语教育家张放读了《三重门》里面丰富而专业的英语知识,又结合2010年6月韩寒接受美国媒体CNN采访时,韩寒所表现出的英语水准,也对韩寒提出质疑。[83][84]作家彭晓芸指出韩寒在2007年接受《南方人物周刊[85]以及凤凰卫视《非常道》节目中称自己从来没看过《红楼梦》[86],但在《三重门》中却有对《红楼梦》的描写。[87]

《光明与磊落》发行前韩寒一方的回应

对于方舟子的质疑,韩寒发表多篇博客予以回应。针对质疑路金波是幕后操纵者的质疑,韩寒表示在1998年他成名时,路金波仍在河南一罐头厂工作,直至2003年两人才相识。[88]对于《三重门》真伪,韩寒决定将《三重门》的400余页手稿及200余页笔记出版,并且将该书命名为《光明和磊落》。[88]对于其文章中表现出的广博的文史和外语知识,韩寒在《我的父亲韩仁均以及他的作品》一文中称,其自己为了“显得渊博和少年老成,我还摘录了很多典故或者英语,准备随时引用在文章里显摆。”[89]

韩寒的父亲韩仁均也通过微博以及韩寒的博客进行回应。韩父称其“根本不会英语”,“从来没有学过英语这门课”。[89]

对《光明与磊落》的质疑,韩寒的回应

对《光明与磊落》的质疑

  1. 创作稿纸干净。《三重门》手稿是比较干净地写在方格稿纸上的,没有能够反映创作过程的段落、句子改动,只有错字、错词的涂改和漏字的补写。
  2. 与韩寒以前说法矛盾。韩寒曾经声称,他写作时“的地得”不分,所以要把博客密码交给朋友帮他修改“的地得”,但是《三重门》手稿中的“的地得”却分得很清楚,用法基本正确(有网友统计,准确率达98.7%,加上写后修改,准确率几乎达到100%)。
  3. 疑似抄写性错误。此书手稿中出现的大量类似于誊抄时出现的情况。
《三重门》手稿疑似抄写错误分类

《三重门》手稿疑似抄写错误分类

  1. 干扰错误,比如:“拍手称快”写成“拍手称慢”(按原手稿内容可以理解,韩寒本意就是想写“拍手称慢”,而非“拍手称快”);
  2. 形近错误,比如:“四两拨千斤”写成“四两拔干片”,上铺变成“左铺 上辅”,隐私变成“稳私”, “限/恨”不分
  3. 音近错字,比如:儿子写成“二子”
  4. 词语漏字,比如:“浓重的(夜)空”、“洗(发)水”、“很(荣)幸地”
  5. 专有名词错误,比如:《管锥编》写成《篇锥篇》;
  6. 颠倒错误,比如:“睛眼”、“表秒”、“赏欣”;
  7. 串行错误,比如原文是:“她小时候是林雨翔的邻居的邻居,深知林雨翔当年的厉害。可林雨翔向来对女子过目就忘,一点也记不起有过这么一个邻邻居。”手稿里:“她小时候是林雨翔的邻居的邻居,”后面先写了“可林”,然后涂掉写“深知林雨翔当年的厉害。”[90]
  8. 漏掉句子,比如:“Susan惊甫未定,对林雨翔赧然一笑。【林雨翔怔住,】杜甫的《佳人》第一个被唤醒,脑子里幽幽念着‘绝代有佳人,绝代有佳人。【林雨翔怔住,】是后来添加的。如果没有这一句,后面的一句不通;
  9. 修改错误,比如:“我们爱的命运像【莎士】比亚笔下的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命运,莎翁最可怜,被称得像他的情人”。“比亚”之前插入“莎士”两字,又涂掉。这里只用“比亚”是对的,因为后面一句说“莎翁最可怜,被称得像他的情人”。[91]

韩寒的回应

韩寒对于《三重门》手稿的回应主要在《光明与磊落》的后记“使用说明书”中,其回应有:

  1. 对于手稿干净问题的回应。韩寒称,其写作《三重门》时尚是学生,而“学生写文章有一个普遍习惯,就是干净,一来考试写作文涂改太多会被扣分,二来投稿给杂志社稿子脏乱会给编辑留下很差的第一印象,再加上我有心把这次写作当作练字,所以手稿相对干净。”对于没有段落的改动,韩寒称是因为其“小说的写作风格是弱化故事,强调段落,所以不必做大的改动和调整。”
  2. 对于手稿笔迹不统一的回应。韩寒称在创作《三重门》过程中,全文完成后,因对前面部分不满意,故“作废数万字”,因此从笔迹上看,“开头的字迹反而比较老练,中间稍微嫩,后段有进步”。
  3. 对于没有创作痕迹的回应。韩寒称手稿第一页的前五处改动都可以看出创作痕迹,如第一处修改,将“中国就好多了”改成“中国就幸运多了”,是“为了避免口语化”;第二处修改,将“便师德全丧”改成“就师德全丧”,“为了更通顺”等。
  4. 对于“的”、“得”、“地”不分的回应。韩寒称“手稿中已经展现出‘的’、‘得’、‘地’不分的特点了,极少使用‘地’”。
更多信息 质疑方提出的质疑, 韩寒一方(及部分网友)所给出的合理的回应 ...
其他质疑

其他质疑

Remove ads

社会反响

这次事件在社会上,尤其是网络上引起巨大争议。有人支持韩寒,认为方舟子行为属“有罪推理”,而也有人认为这是正常的质疑,应当鼓励。同时,对于方舟子的行为究竟是属于合理的质疑和文学批评,还是属于侵犯他人荣誉权、构陷,甚至故意抹黑,不同方的支持者对此都有明显不同的解读。[98][99]

质疑韩寒

  • 清华大学教授肖鹰称:“今天质疑“人造韩寒”,意义不只是要还13年前那个“不读书的文学天才韩寒”神话真相,也不只是要甄别作为“80后意见领袖”的“公民韩寒”的社会诚信,而且是要检讨中国文化的反智主义土壤,进行对公共领域的批评理性启蒙。理性必须以求真为前提,没有求真的理性,必将归结于极权奴役和神话崇拜。[100]
  • 自由职业者木子美在微博中称:“从文字工作者的经验来看,韩寒能“写”出三重门,而无法解释其中的典故运用,就是非常矛盾的事。他对自己作品的不熟悉程度,以及“巨额知识来源不明”的种种表现,就是我们质疑他的根据。”[101]
  • 作家十年砍柴称:“一个人写一本书,不是一篇短文,其全过程不可能有人目睹,除非如彭德怀被关后在看守眼皮下写完一本自传。某个时间某个人看到某人写作,并得知该人正在写某本书,难道就能当然地推论出,最后出版的书就是他当初看到的某人正在写的那叠书稿?[102]
  • 杨沫之子、作家马波称;“我是作家,对自己作品了如指掌。像韩寒这样对自己的重要作品一问三不知的作家是没有的。让一个骗子作为青年精英整天谈论赛车、女人、钱、宣扬读书没用,在文坛上横行霸道,骂这骂那,满口秽语,只有中国才有。因为这里的土壤盛产世界一流骗子。揭露骗子和其背后的无德利益集团是每个正直公民的职责。[103]
  •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石毓智称:“目前,质疑韩寒一方遇到的困难是,找不到别人给韩寒代笔的原稿或者录像,就无法堵住韩寒阵营一方的嘴,反诬方舟子一方是“无理取闹”。同时,没有公权力机构介入,无法隔离审查韩寒、韩仁均和路金波等当事人,在无法律强迫的情况下,他们怎么会“吐真言”呢?我相信一点:只要把这三个人隔离盘问一下,不出五个问题,必然水落石出。但是除了公权力机构外,谁可以这样做呢?[104]
  • 武汉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陈国恩:韩寒早期作品显然存在造假,韩寒在关键问题上说了不少假话。他在微博上断言韩寒说谎、作假,劝盲目粉丝面对真实的人生,别被假偶像所消费、所愚弄。[105]
  • 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赵鼎新称:“韩寒很大可能是骗子,对于方阵营的质疑,韩阵营的回应手段也可以总结为两个词,即奇迹加信仰,韩寒阵营回避了关键质疑。”[106]
  • 四川外语学院教授刘国强称:韩寒事件告诉我们,人们对感情的渴求远远大于对真相的追求。[107]
  •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戴建业称:要是韩寒现在的才华让人惊艳,谁还会怀疑韩寒过去的作品出自他人?可惜,韩寒在相反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随着对“自证”越来越没有信心,他越来越依赖“他证”——让老父出山,让手稿面世,让法官判决。[108]
  •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媒体人老愚称:“韩寒”,一个被制造出来的“天才”,以狂放不羁的叛逆者姿态横扫中国文坛,造成独一无二的偶像崇拜现象,这个力量巨大的思想上帝,同时创造了点石成金的商业奇迹,这种偶像文化—经济一体化模式,让操纵者日进斗金,“韩寒”载体名利双收。一个文化英雄站起来,无数人成为庸众,一个号称不读书的领袖,缔造出思想贫乏的一代粉丝。偶像经济天生的排异性,使得韩寒一木独大,扼杀了其他真正思想者的生存空间。[109]

支持韩寒

  • 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第一期毕业生李剑芒称:“任何人不得干预公民的合法自由。这是法制与人治的分界岭。韩寒事件中人们突破法律强行质疑一个公民的合法自由。集体主义者打着花狸狐哨的花旗子来论证干预合理性。我承认一个公民的自由行为可能会伤害别人,但那是被伤害者的责任去法院控告,而不是大嘴们代替受害者擅自定义伤害。”[110] “方舟子及其追随者们全部使用同一个逻辑;当发现多个证据自相矛盾的时候,他们选择对他们有利的那个证据,把对他们不利的证据藏起来。在法庭上,这叫做隐藏证据。这就是方舟子百战不败的基本秘诀。”[111]
  • 资深媒体人笑蜀称:“接受规则或程序约束的质疑,才是文明的质疑,质疑本身才有尊严。而脱离了规则或程序的质疑,脱缰野马般恣意狂奔的质疑,那不是文明的质疑,那本身就是野蛮。”[112]
  • 编剧宁财神称:“韩少其人,在现实生活中,嬉笑怒骂出口成章,脱口秀比文章精彩许多,如果把他聊天语录整理出来,每篇都是动人文章。虽然他后来不幸因为脑残而变成了五毛,但所有字,我毫不怀疑是他自己写的。为此,我愿意为他背书,找到枪手者,我一年稿费归他。”[113]
  • 作家押沙龙:“有人说17岁的少年写不出《三重门》。我倒觉得:要真是一个40来岁的人写的《三重门》,这个人已经卖萌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想想就要吐啊。”[114] “延安整风的时候,让人不断回忆以前的经历。人的记忆都有模糊的地方。多回忆几次,几个版本一对比,就有漏洞。对同一件事,几个当事人的回忆也往往有出入。结果抓出无数骗子、内奸,关起门来挨个“抢救”。发明这一招的人叫康生。大家管这叫打棍子,很管用。现在也没失传。”[115]
  • 作家李海鹏写了一篇博文《支持一个非我族类》。[116]他说:“方舟子先生和他的临时盟友们把网络掐架美化为求真,把不择手段称为质疑,运用伪证据、伪逻辑来哄骗民意,编织弥天大谎。”
  • 牛博网老罗英语培训的创始人罗永浩称:“方舟子走到今天,我们这些方粉和前方粉都是有责任的。韩有话语权还好,那些没话语权的人被他有意无意打错时,我们谁站出来帮他们说过话了?以“中国需要方舟子”这个理由来保持沉默,和相信“为了社会进步可以牺牲无足轻重的普通人”的本质是一样邪恶的。”[117]
  • 作家慕容雪村称:方舟子的作法“让每个作者都置身于‘韩寒困境’:你怎么证明文章是你写的?我有证人。证人没用,可能跟你串通好了。我有手稿。手稿没用,可能是你抄的。”[118]
  •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胜军称:“那些因自己无能而嫉妒和质疑韩寒造假的人,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国民劣根性的再次表演。”[119]

中立

  • 路金波旗下作家冯唐表示,自己不喜欢韩寒写的东西,也完全不喜欢方舟子,但肯定其现实存在的积极意义。冯唐称某些媒体和公知助推韩寒成大名,人们认为韩寒是当代鲁迅,崇拜韩寒“指鹿为马”。他称能容欺世盗名不容“指鹿为马”是底线。这个现世认为不读书、不用功写作、下笔就能有神如助,不调查、不研究、大拇指夹着笔就能轻松论革命、论民主、论自由、出书无数,千万双手就在面前欢呼,捷径就在眼前,轻松出门,大道如青天。”[120]

时间表

更多信息 质疑方的质疑, 韩寒方的回应 ...
时间表 (2012年1月15日 - 2013年1月底)

1月28日起到2月初,韩寒第一个高一的同学金丹华(网名狂澜孤岛),发表一系列微博描述他所知道的韩寒。他笔下的韩寒很有才华,写作速度极快,是当时支持韩寒的很强证据。后来的10月或更早,金丹华加入韩寒“一个”工作室,任数字媒体主管。

2月1日,人民网法律频道发文证实,上海各级法院尚未收到相关诉讼材料[146]。文章称,按照路金波的说法,当天,韩寒应知晓法院受理情况。

2月3日,经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证实,韩寒已委托律师到普陀区人民法院正式递交相关诉讼材料。[147]

2月3日,韩父出示韩寒就诊记录,表明《求医》是依据真实求医记录所写。同日,方舟子发表《韩寒的就诊记录否证了韩寒《求医》》

2月4日,网友开始分析韩寒早期(05-06年)发表在新浪,后来删除的博客。部分博客的水平非常差,让网友大跌眼镜。[148]

2月6日,方舟子在腾讯视频“林楚方独家对话方舟子”[149][150]中表示,诉讼输赢没有关系,根据他过去(在打假中)遭遇的诉讼,在原告所在地的诉讼一般是输,而在非原告所在地的诉讼一般是赢(暗含的原因是地方政府对具有权势以及影响的当事人的保护和干预、法院不公)。他也曾说对这种质疑提出诉讼法院根本不应当受理,他既没有恶意,也没有捏造事实,也没有(像脏话连篇的韩寒那样谩骂)进行人格侮辱,而是根据既有的事实依据提出合理的质疑,法院应当保护而不是妨碍言论自由。

2月6日,曹长青发表《韩寒是石头不是金子》,分析了他能找到的韩寒所有谈文学谈写作的视频,得出结论:这是一个极大的骗局,韩寒不具有任何写作能力。[151]这种全面否定韩寒的说法,后来成了倒韩网友的共识。

2月9日,上海市普陀区法院正式立案,被告除了方舟子还有神秘人物刘明泽。[38]

2月10日,韩寒从普陀区法院撤诉,改到金山区法院起诉。后来又以要改写诉状为由从金山区法院拿回诉状,但未再递交诉状。

2月中旬,新浪微博出现神秘人物“青春不再出发”,发表连载长微博,其代表作为“青春不再出发”批韩文章(全十七回)。

2月16日,南方周末发表《差生韩寒》,用三个整版的篇幅支持韩寒。

2月16日,网友“道前子”发现:在网易采访中韩寒亲口承认《就这么漂来漂去》中的一段话不是自己写的,而且也不知道这段话从哪里来。 此后韩寒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说,这段话是他所写,只是他并不赞成这段话的观点,当时采访时他觉得自己不可能说出这种话才矢口否认。

2月17日,石述思公布韩寒发给他的私信,这条私信被称为“石述思私信”,倒寒网友认为虽是短信,但连语句都不通顺,能够体现出韩寒的真实文字水平。

2月18日,文汇网杂志《汇声汇色》创刊号推出“诚亡耻韩”专题,态度鲜明地指斥韩寒造假。

2月20日,深圳大学副教授孙海峰发微博暗示方舟子的女儿是自闭症儿童,第二天晚上韩仁均发微博转述孙海峰的言论。

2月22日,环球时报发表张放的方韩之争总结性文章《希望韩寒勇敢站出来道歉》。

2月24日,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评委叶兆言,在微博上和“青春不再出发”交锋数次后,迫于压力发表长微博《也算多余的话》,称他在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中并未见到韩寒,第二届韩寒的二等奖“等于没得奖”,而他是不赞成韩寒得奖的。最后总结自己现在和韩寒是写作同行,不能评论真假。[152]

2月25日,破破的桥发表《忽悠的原理和技巧——以对韩寒《求医》一文的分析为例》,论证针对韩寒的质疑都是忽悠,

2月26日,网友发现韩寒自述代笔的“证据”:在2009年中文网采访中,韩寒接到当时新浪编辑术术的电话,在约稿对话中自述“我发现不太好,再代写的话”,正好被采访者录下。第二天,术术在网上表示电话中说的是“单写”而不是“代写” 。

3月14日,《环球财经》发表封面文章《“作假”韩寒:草根启蒙公知 常识打破神话》以及韩寒“造假门”大事记,指韩氏造假、涉嫌刑事犯罪。

3月15日,网友“中财尚超”发布论文《<三重门>后的真相》。

3月19日,语言学家石毓智发表博文《韩寒的作品至少为三人所写》,运用“语言指纹鉴定法”判断韩寒作品《三重门》、《他的国》和《青春》作者分别为:韩仁均、路金波和韩寒。

3月21日,土豆网发布《方韩之战真实记录》。

3月27日,网友“倍魄”查阅1999年《萌芽》资料,发现韩寒在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名单中吊诡地出现在C组“除中学生以外30岁以下的青年人”。对此《萌芽》主编赵长天解释是排版错误。

同日,倒寒先锋网建立

4月1日,韩寒出版《三重门》手稿《光明与磊落》。

同日,韩寒发表了博文《写给张国荣》

4月12日,韩寒与罗永浩参加宁浩新片宣传会,宁浩送两人各一个“金砖U盘”,韩寒提到方舟子说“我最想对他说这三个字:U,SB!”。

4月15日,网友“黄麟”在博客上向韩寒发出“死亡威胁”。

4月17日,网友“严惩一切罪犯”发布论文《韩寒代笔出版三重门涉嫌诈骗罪的刑侦学分析》,从笔迹鉴定的角度判断韩寒手稿《磊落》为誊抄稿,并指出《磊落》中存在笔迹不统一的现象:第165页至191页与其他页面的字迹具有显著差异:稿纸与其他页面不同,使用大量繁体字书写,书写笔迹与其他页面明显不同。论文由此判断该手稿由韩仁均和韩寒共同抄写。

5月3日,马英九在台北会见大陆高科技及创投人才访问团,其中包括韩寒。

5月6日,方舟子开始质疑韩寒身高,认为韩寒宣称的身高173厘米为谎言,并根据韩寒与“九球天后”潘晓婷的合影照片判断其穿运动鞋的高度是164厘米左右。网友也激发起求真精神,与方舟子一起质疑韩寒身高。

5月6日,湖南卫视播出“十八岁的选择——2012成人礼盛典”,韩寒亮相演讲。

5月15日,《人物》杂志刊出韩寒访谈,韩寒坦白起诉方舟子时另一被告刘明泽是“我自己人”,也就是托儿,是为了搭一个桥(去普陀区法院)。

6月2日,网友“倍魄”发表文章《<磊落>韩抄抄就此“功号一贯”》指出韩寒手稿《磊落》中的书写错误不仅有像是拼音打字造成的错误,还有五笔打字错误,论证韩寒所谓创作稿是根据打印稿抄写的。

6月4日,网友“五岭山人”发现韩寒博文穿帮最新证据。韩寒在6月1日上午9时曾发表博文《儿童的节》,第二天此文被删除。根据韩寒CTCC中国房车锦标赛赛事安排质疑,当时韩寒正在试车,不可能上网发博文。

6月7日,韩寒接受腾讯网采访,谈2012年高考作文。

6月11日,腾讯网与韩寒合作,推出韩寒主编的电子刊物《一个》和韩寒官方交互平台《韩寒》。

6月21日,《南方周末》以头版头条和四个整版的篇幅发表了两篇关于方舟子的报道《打假资金:没有时间表的“透明”》和《方舟子与他所影响的论战法则》。

7月1日,十多个网友前往《南方周末》在广州的总部,在报社大楼前当场撕毁《南方周末》关于方舟子的当期报纸,展示标语,派发传单,抗议《南方周末》对方舟子的攻击。

7月6日,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吴法天在北京朝阳公园南门口遭到四川电视台驻京记者周燕等二、三十人的围攻、殴打。事发后一些著名学者、媒体人等在微博上发表评论,为吴法天被殴叫好。韩寒发微博称,“一个男的在自己的微博上公开侮辱一个女人,同意约架并欣然前往,这男的就欠抽”。

7月7日,倒寒网发布电子书《公痴韩寒——中国文坛最大骗局》第一版,汇总了近半年的质疑材料,全面披露了“韩寒造假事件”。

7月15日,网友“聪明的一叔”开始发布系列分析文章《<三重门>密码》,对《三重门》进行研究、考证,判断《三重门》主创是韩仁均,前半部分初稿在1995年5月前(或更早前)完成。此后他又继续发布系列文章《<1988>解析》和《<像少年啦飞驰>解析》等,提出为韩寒代笔这些作品的是盲人歌手周云蓬。

7月26日,网友“沙子老七”开始发布连载文章《隐藏在三重门背后的罪恶》,对《三重门》进行详细地分析研究,证明韩寒不是《三重门》的原作者,代笔嫌疑人为韩仁均。

7月31日,方舟子质疑文学天才蒋方舟(7岁开始写作、9岁出书并在南都开专栏、11岁出版长篇小说)作品为其母作家尚爱兰代笔。蒋方舟在之后被网友称为“女版韩寒”。

同日,第一部抨击韩寒造假的微电影《酒干倘卖无》发布。

8月2日,木子美因“蒋方舟是否抄袭”与方舟子的支持者发生争论,并与方舟子发生争执。

8月6日,韩仁均在新浪微博上设置一条置顶微博,列出数条关于方舟子的资料链接,并贴出公告称要和方舟子死磕到底,只要方舟子质疑韩寒代笔,他便用此置顶微博“揭露”方舟子。

8月13日,方舟子决定停止新浪微博更新,宣布退出新浪微博。

8月23日,天涯倒韩高楼“深度解析‘韩寒挑战方舟子一战’究竟谁赢了?(技术帖直播)”登上7000楼(即累计共有70万条回复),成为天涯第一高楼。

8月31日,网上曝出韩寒与演员赵卓娜已有三年婚外情,更有传言韩寒的妻子金丽华正与韩寒协议离婚。此后路金波在接受采访时否认此事。

9月1日,大学生杂志《赢未来》9月刊发表专题文章《方韩之战——那些配角的好声音》,刊登了方舟子对韩寒代笔事件的总结性评论文章《“韩寒神话”的终结》以及对倒寒网的专访《对话倒寒先锋网:倒韩与仇富本质都是呼吁社会公平》等多篇文章。

9月5日,西蒙与舒斯特出版公司预告将用英文出版韩寒的文集《这一代人:中国最红文学明星(与赛车手)的博文》。韩寒接受《华尔街日报》专访,谈他成功后面临的风险、赛车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对中国言论自由的期望。在采访中韩寒称“我希望可以自由地写作和说话。”

9月17日,方舟子先后发表博文《习惯性说谎者韩寒》和《韩寒是“作者”、“作家”还是“作假”?》,指出韩寒从少年时起就不断说谎,是一个习惯性说谎者:吹嘘长跑体育成绩、博客公告出尔反尔、采访时大谈抵制日货却代言日本车斯巴鲁、反复声明自己还没有资格叫“作家”的同时多次自称是作家以及大幅度虚报身高等等。

9月25日,《南都娱乐周刊》发表了对韩寒的专访,在采访中韩寒回应“婚外情”事件,暧昧承认婚后也会中意其他人,并且表示希望妻子和女友能“和平共处”。但此文刚发表不久韩寒就在腾讯个人频道中否认,称《南都娱乐周刊》断章取义,自己的原意是表达对前女友的内疚,并希望太太和前女友成为朋友。但韩寒的回应还是激起了网友的愤怒和激烈批评。

9月26日,方舟子发表博文《韩寒的绯闻与谎言》,指出韩寒对“婚外情”事件的辟谣和回应又是一个谎言:韩寒此前在接受采访时曾多次表示乐于过“妻妾成群”的生活,宣扬他的“开放婚姻观”;出版商路金波也曾向媒体披露韩寒用稿费同时包养好几个女友,而且承认韩寒很会撒谎。

11月5日,韩寒再次登上《南都周刊》杂志封面,2012年第43期《南都周刊》刊登了对韩寒的专访文章《韩寒:没有什么文艺复兴了》。

11月16日,网友发现韩寒博文“韩三篇”之一《谈革命》在其发布之前首先在韩仁均的博客上登出。《谈革命》一文发表于2011年12月23日06:09:34,但41分钟之前,该文发表在一个ID为fjfh6602的博客上,多条证据都指明该博客即为韩仁均的新浪博客。

11月17日,方舟子发表《“韩三篇”为韩仁均所写的铁证》一文,对上述证据作了详细分析和论述。

11月21日,作为fjfh6602的续集,网友eprom发表《重大八卦:韩寒父亲韩仁均冒充沈人杰粉丝去号召粉丝们去韩寒的博客骂他》,指出天涯的“人人爱人杰”是韩仁均马甲。[153]

11月27日,方舟子发表博文《韩寒博客文章的真实作者是谁?》,分析了韩寒博客文章的真实作者身份。文章详细回顾了韩寒博客文章从2005年至今出现的内容和风格前后不一致的现象以及博文断档的情况,推断韩寒在开博初期2005、2006年博文是其本人所写,2006年11月起开始有团队为韩寒代笔,但仍有部分博文为韩寒本人所写,至2011年7月写作团队解散,此后出现了4个月的空档,韩仁均于2011年10月开始接管韩寒博客并代笔了9篇博文。

12月26日,天涯倒韩高楼“深度解析‘韩寒挑战方舟子一战’究竟谁赢了?(技术帖直播)”登上10000楼(即累计共有100万条回复),成为名副其实的“万层高楼”,有网友为此致信给世界吉尼斯记录。

12月28日,由中国科学报社、科学网、人民网、新浪网主办的“2012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把韩寒列入参评名单,评选标准的依据是韩寒编纂了科普书《它们》。不少网友为了抗议故意给韩寒刷票,结果使得韩寒的网络票选遥居第一。

2013年

1月25日,网友@谈笑间都付笑谈中 找到2007年《广州日报》对韩寒的一篇采访,对话中的韩寒自称“(路金波)是我的枪手之一”。

1月27日,李敖先生在其闲置一年多的新浪微博上开始调侃代笔事件,明确地讽刺韩寒父子的代笔行为。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