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头城圣伯多禄天主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由来
头城圣伯多禄天主堂是1954年由遣使会神父高德贵筹建[1],委请曾在苏澳郡郡役所任职的陈锡照设计[2],建于头城镇开兰东路1之1号[2]。
头城圣伯多禄天主堂于1960年建成时是当时宜兰唯一圆顶拱门式建筑[3],门面为三连拱门廊[4]、外表洗石子墙面[5]。内部空间以方型大祭台为中心,一边是圣母玛利亚塑像,另一边是祭祖牌位[1]。圆顶木结构为取自台湾桧木[3]。

文学
头城作家李荣春在头城圣伯多禄天主受洗为天主教徒[4]。当时1961年,李荣春辞去报社工作回头城后,常来此教堂学习天主教义,甚且计划进神学院作神父,后来至深澳发电厂工作[6]。之后李荣春写成五万字的小说〈魏神父〉,描写二十世纪中叶一位乡村知识分子对天主教的宗教体验[7]。
〈种柑仔〉
文保
在2005年时,宜兰县文化局评估县内值得文资保存的七座教堂,其中之一就是头城圣伯多禄天主堂 [8]。

头城圣伯多禄天主堂启用半世纪后,面临磁砖门面老旧剥落等问题[5]。教会计划将拆此教堂,以加盖养老院,但教友不支持[9]。当时教会为要符合建筑法规,重建头城镇圣方济安老院的经费就急需9千万元,在2010年末也仅募到3百多万元[10]。在教会资金不足下,当地的文史工作者叶永韶便发动募捐以修复圣伯多禄天主堂[5]。2011年12月2日,头城镇长陈秀暖来此拜访,以关心修护进度[2]。头城镇北门福德祠为帮助天主教堂,自愿捐助文建会补助的80万元[5]。2015年4月,头城圣伯多禄天主堂以政府补助400多万元进行整修,于10月完工[3]。之后,教会将剩余的修理经费归还给北门福德祠,成了地方趣谈[4]。
参考来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