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颜钧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颜钧(1504年—1596年),子和山农,因避万历帝朱翊钧之名讳而改名为,是一位出身江西永新思想家。他的著作在他活着的时候,因相对缺乏流传而不为人知。[1][2][3][4][5]

生平

他的父亲是颜应。颜应生有五个儿子,颜钧排行第四。颜钧和兄弟们自幼广泛阅读儒学经典等;但他表示自己天资不是很好,学习表现不理想。[1]

十三岁至十七岁间,父亲颜应于苏州常熟县担任训导职务,但后三年患严重疾病,最后死去。隔年,颜钧与兄长颜钦、颜铸带着父亲的遗体返回家乡安葬。[1]

此后,颜钧之家境衰退,他的学习进程随之荒废。[1]

二十四岁时,颜钧阅读二哥颜钥抄写于白鹿洞书院所载王阳明著作之文句“精神心思,凝聚融结,如猫捕鼠,如鸡孵卵”等,获“闭关静坐”之体悟,并随即闭关七日,达到“神智顿觉,中心孔昭,豁达洞开,天机先见,灵聪焕发”等境界。[2]

在为母亲守丧三年后,他在二十八岁时离家远游。[1]

三十三岁时,他在北京遇到时任礼部侍郎徐樾,拜徐樾为师,受教于徐樾三年。徐樾是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的门徒,颜钧由此获得机会成为王艮的学生。颜钧自述王艮肯定他对心学的努力学习和体悟。王艮鼓励颜钧谨慎遵守孔子“从心所欲不逾矩”之宗旨,以〈大学〉、〈中庸〉之心学主要涵义为典范,应用《易经》“六龙时运”变化于生活和人际互动之中,进而体悟王艮所提出之“大成之学”思想。颜钧后来“大成仁道”之思想,很可能源自王艮之“大成之学”思想。[1]

嘉靖十九年(1540年)三十七岁时,颜钧在当年秋闱后,写成〈急救心火榜文〉[2],于豫章同仁祠首次公开以该篇文章讲述个人思想,吸引许多知识分子前往聆听;随后成为他重要门生之罗汝芳正在其中[6]。此后,他在中国各地公开讲述个人思想,有北京、江西吉安府永新县泰州扬州金陵南昌等地;他经常就地开始讲述,人群聚集在周围,人数自数十人至数千人。[1]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六十三岁时,颜钧正积极开展讲学活动之际,突受太平府以南京督学耿定向之名义邀请他前往讲学,但讲学三日即被逮捕入狱。被逮捕后,虽查无罪证,他仍被有关当局判决“强诬盗卖淮安官船,坐赃三百五十两,发边充戍”;直至门徒罗汝芳等四处向亲友等为他募得款项、缴清“赃款”金额后,他才出狱并随后被发配充军王襞(王艮之次子)、焦竑等人都曾捐款资助他。[2]

颜钧被充军至邵武七日后,被总兵俞大猷聘为军师,而后建立战功,再被释放而返回家乡。[1]

返抵家乡江西永新时,颜钧已六十八岁。此后,他定居家乡,全心致力于写作。[1]

八十五岁时,代表门徒之一罗汝芳逝世。[1]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颜钧以九十三岁高龄病逝家中。[1] 多年后,他的牌位被放入家乡永新之乡贤祠奉祀。[1]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