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顾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顾璘(1476年—1545年),字华玉,号东桥,直隶苏州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应天府上元县(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匠籍。明朝政治人物,弘治丙辰进士,嘉靖朝官至南京刑部尚书。
生平
生于明宪宗成化十二年(1476年),祖籍苏州吴县,高祖顾通在洪武年间由苏州迁上元。少有才名,与同里陈沂、王韦并称“金陵三俊”,又与宝应的朱应登称为四大家[1],亦是十才子之一。
弘治八年(1495年),顾璘以附学生易经中式弘治八年(1495年)乙卯科应天府乡试第十四名举人[2]。弘治九年(1496年),联捷丙辰科进士。弘治十二年(1499年)授直隶广平县知县,十五年征入为南京吏部验封司主事,进稽勲司郎中,正德四年(1509年)知开封府,与镇守太监廖堂、王宏忤不和,正德八年(1513年)被逮下锦衣狱,谪全州知州。秩满,十一年(1516年)迁浙江台州府知府,升浙江布政司左参政。
嘉靖改元,奉表入贺,半道升山西按察使,以亲老辞,不允,寻以病免。嘉靖七年(1528年)起为江西按察使,未上任,升浙江右布政使,转左布政,九年召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上疏乞终养,忤旨,以布政使致仕。十六年(1537年)再起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兼赞理军务,十八年升刑部右侍郎,不久迁吏部右侍郎,又改工部左侍郎,督修明显陵,进工部尚书,工程竣工,改南京刑部尚书。晚年致仕归里,筑息园,大治亭舍,好宾客,座无虚席[3]。世称东桥先生。钱谦益称之:“处承平全盛之世,享园林钟鼓之乐,江左风流,迄今犹称为领袖也。”卒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年七十。[4]
Remove ads
著作
著有《顾华玉集》、《浮湘集》、《息园诗文稿》、《国宝新编》、《凭几集》、《缓恸集》、《近言》等书。
家族
曾祖顾海。祖父顾诚。父顾纹,号愚逸,初封承德郎南京吏部主事,加赠资善大夫南京刑部尚书。母杨氏,赠夫人。从弟顾瑮,字英玉,进士,官按察司副使。
注释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