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飓风梅莉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颶風梅莉莎
Remove ads

飓风梅莉莎[1](英语:Hurricane Melissa,又译飓风梅丽莎[2])是一个极强及极具破坏性的热带气旋,对大安的列斯群岛中部造成毁灭性破坏。梅莉莎也是2025年大西洋飓风季第13个获命名风暴、第5个飓风、第4个主要飓风,以及第3个达到萨菲尔-辛普森飓风风力等级中“五级飓风”分级的热带气旋。

事实速览 形成, 风速 ...

梅莉莎源自10月16日首度被监测的东风波。该东风波于西非形成,向西横越中大西洋并掠过向风群岛,随后加速西移进入加勒比海。10月21日,东风波减速并增强为热带风暴梅莉莎。受微弱导引气流与中度风切变影响,梅莉莎在随后数日以西北偏西路径缓慢移动,结构松散且呈徘徊态势。其后梅莉莎逐渐整合其组织,于10月25日至27日期间快速增强为五级飓风,不仅成为本季最强飓风,亦是2025年迄今全球最强的热带气旋,更与1935年劳动节飓风并列大西洋盆地有纪录以来第三强烈的飓风[3]。之后梅莉莎于10月28日以巅峰强度在牙买加登陆,成为有纪录以来登陆牙买加的最强飓风[4]

截至11月2日,飓风梅莉莎已造成至少65人罹难,其中包含海地洪灾与土石流导致的30例死亡案例以及牙买加通报的31例死亡案例。目前损失金额未知。

Remove ads

气象历史

Thumb
根据萨菲尔-辛普森飓风风力等级的强度绘制的热带气旋路径图
图例
  热带低气压(每小时62公里或以下)
  热带风暴(每小时63至118公里)
  一级(每小时119至153公里)
  二级(每小时154至177公里)
  三级(每小时178至208公里)
  四级(每小时209至251公里)
  五级(每小时252公里或以上)
  不明

国家飓风中心在10月16日首次表示热带中大西洋有一个有机会移入加勒比海发展的东风波,并伴随着大面积的骤雨雷暴[5]。该东风波形成后,以15至25英里每小时的速度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并穿过向风群岛进入加勒比海[6]。 10月18日,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其扰动编号98L。直到10月21日,该低压建构了一个明确的中心,地面观测及卫星风数据亦显示梅莉莎的最大持续风速达到烈风程度,因此国家飓风中心直接将该低压升格为热带风暴,该低压亦获命名“梅莉莎”[7]。梅莉莎刚获命名时,受到强烈的西风切变影响,发展并不顺利,随后几日的强度都只维持在热带风暴的程度[8]。由于梅莉莎与位于墨西哥湾小安的列斯群岛东方的高压引导区形成了一个鞍型场,使梅莉莎在加勒比海中部缓慢移动[9]

更多信息 最强烈的大西洋飓风, 排名 ...

10月25日,梅莉莎摆脱了风切的影响,并受惠于海温约30至31摄氏度及拥有整个大西洋最高海洋热含量的海域,开始快速增强[11]。此时,国家飓风中心亦将其升格为一级飓风,雷达上显示的风眼亦变得更清晰[12]。同时梅莉莎转受微弱的高层风的引导,以2英里每小时的速度转向西南偏西方向移动[13]。当日晚间,飓风猎人报告梅莉莎的最大持续风速达到155公里每小时,国家飓风中心随即将梅莉莎升格为二级飓风[14]。同时,红外线卫星云图显示梅莉莎正在逐渐建立一个模糊的风眼。不久后,另一架飞往梅莉莎的飓风猎人飞机报告其最大持续风速增强至185公里每小时,即达到三级飓风的强度,此报告表明梅莉莎正在急速增强[15]。梅莉莎在协调世界时上午9时增强为四级飓风,先前建构的风眼亦在此时变得清晰及温暖[16]。一天后,一架飞往梅莉莎的飓风猎人飞机在第三及最后一次穿越其风眼时在飞行高度测得最高风速为154、最低中心气压为917毫巴,其中飞行风速换算至地面风速约为140节,使梅莉莎成为五级飓风[17]。在达到五级飓风强度后,梅莉莎受一股进入西大西洋的高空急流影响,转向东北方向移动并加快移动,逐渐趋近牙买加[9]。梅莉莎在牙买加近岸时,国家飓风中心在协调世界时10月28日下午1时及下午2时先后发出两次紧急更新,将梅莉莎的强度两次上调至155节、896毫巴及160节、892毫巴,后者成为梅莉莎的最高强度,令梅莉莎成为大西洋气压第三低的飓风,与1935年的“劳动节”飓风气压相当[18][19][10]

梅莉莎在协调世界时下午17时在牙买加威斯特摩兰堂区以巅峰强度登陆,此举使其大幅超越1988年飓风吉尔伯特登陆牙买加的强度记录,成为登陆牙买加最强的飓风;并追平“劳动节”飓风,成为有纪录以来登陆时气压最低的大西洋飓风[20];亦与飓风多利安及“劳动节”飓风并列,成为有记录以来登陆时风速最高的大西洋飓风[21]。然而其实际登陆强度仍有待后续分析[22]。受地形影响,梅莉莎的风眼在登陆后随即在气象卫星云图上消失、云顶温度上升,表明强度正在急速下降[23]。梅莉莎在登陆后3小时减弱为四级飓风,当时其仍在牙买加的陆地上。由于梅莉莎的移动速度缓慢,所以其五级飓风强度总共维持了36小时,与2004年的飓风伊万并列,成为五级飓风维持时间第四长的飓风,仅次于1979年的飓风大卫、1998年的飓风米奇及2017年的飓风艾玛[24]。当地入夜后,梅莉莎从牙买加西北部重新移入海面,并重新建立一个模糊的风眼。梅莉莎在出海后仍然稍为减弱至三级飓风[25],但随着之前建立的风眼逐渐变得清晰,国家飓风中心结合较早前的飞机实测数据及基于卫星云图强度估计,认为其风速已经重新达到115节,即增强为四级飓风[26]。之后,持续靠近古巴,并受古巴东部的崎岖地形影响持续减弱[27]。国家飓风中心在登陆前一小时再次将梅莉莎降级为三级飓风[28]。协调世界时上午7时10分,梅莉莎在古巴圣地亚哥省登陆,登陆时最高持续风速为195公里每小时,最低中心气压为952毫巴[29]。日出后,梅莉莎在古巴东部的陆地持续磨蚀下,梅莉莎维持了数日的小核心被摧毁,并重新发展了一个较大的核心,并减弱为二级飓风[30]。梅莉莎在掠过巴哈马群岛时稍为减弱为一级飓风,并在进入大西洋公海时再度增强为二级飓风。之后梅莉莎开始加快移动速度[31][32]。梅利莎在随后的一天穿越热带大西洋,结构分崩离析,并逐渐转化为温带气旋[33]

Remove ads

防灾措施

牙买加

Thumb
飓风梅莉莎在牙买加以南缓慢移动

梅莉莎在刚被命名时已被预料会袭击牙买加,因此国家飓风中心当时已对牙买加发出热带风暴预警协调世界时10月23日中午12时,随着梅莉莎逐渐逼近牙买加,国家飓风中心将热带风暴预警升级为热带风暴警告及发出飓风预警,飓风预警亦在协调世界时10月25日凌晨3时升级为飓风警告[34][35][36]

在当地社区仍在进行飓风贝里尔的灾后重建时,牙买加就要遭遇被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称为“百年一遇的风暴”,令当地缺乏应对梅莉莎的物资。而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则表示梅莉莎可能影响牙买加150万人[37][38]。飓风来袭前,牙买加交通部在西班牙镇波特莫尔蒙特哥贝金斯敦等地部署了30辆巴士,以备不时之需[39],气象部门也启动了紧急应变措施[40]西印度群岛大学下令疏散位于牙买加的校舍,毕业典礼也延期[41][42]。政府疏通了圣安德鲁堂区的排水系统,又向居民提供干净饮用水[43][44]。因应梅莉莎逼近,牙买加开放了880个紧急避难所,但截至周一晚间仍只有133人进入避难所[45]

牙买加国营公共交通暂停服务[46]。10月25日晚上8时,牙买加所有机场关闭[47]。由于预料梅莉莎会在威斯特摩兰堂区圣伊利沙伯堂区一带登陆,牙买加政府呼吁身处两区的民众立即到安全地方避难。气象部门亦在记者会上警告,风眼掠过时风雨会稍为停歇,但风眼离开后大风将从相反方向来袭。牙买加部分地区的风暴潮预料会高达4米[48]

古巴

截止10月26日,关塔那摩省政府下令撤离145,000人,该省学校亦停课至周末[49]美国海军也从关塔那摩湾海军基地撤走数百人至佛罗里达州[50]。10月29日,古巴总统米格尔·迪亚斯-卡内尔表示全国已撤离73.5万人,并呼吁国民团结一致[51]

影响

牙买加

Thumb
梅莉莎登陆牙买加一刻

截至10月27日飓风尚未登陆时,有三人分别在圣伊丽莎白堂区圣凯瑟琳堂区汉诺威堂区因“间接原因”死亡[52]。随着风暴逼近,奥尔德港一带淹水[53],全国约20万户停电[51]

梅莉莎于10月28日以五级飓风强度登陆牙买加[22],超越1988年的四级飓风吉尔伯特,成为有纪录以来登陆牙买加的最强风暴[54]

圣伊丽莎白堂区首府布莱克里弗一间医院结构受严重破坏,屋顶被吹走[55],金斯敦大量屋顶也被掀翻。曼德维尔水位逼近屋顶,而地方官员更称圣伊丽莎白堂区已经“被水淹没”。牙买加总理安德鲁·霍尔尼斯宣布牙买加全岛为灾区[51]

在梅莉莎过境后24小时,当局确认了首宗死亡案例,有三男一女的尸体在圣伊丽莎白教区被洪水冲刷出[56]

古巴

古巴受灾地区的房屋屋顶、电力线路及光纤通讯电缆皆遭到破坏。道路被堵塞,香蕉、木薯及咖啡种植园也遭损失。古巴国家水利资源研究所西班牙语Instituto Nacional de Recursos Hidráulicos报告指,查尔科雷东多累计降雨量为38厘米、拉斯维拉斯累计降雨量为36厘米。政府表示,梅莉莎为古巴东部带来强降雨,有助纾缓当地的严重干旱[57]

海地

虽然梅莉莎并未正面吹袭海地,但在其处于热带风暴强度时,其外围雨带仍然影响了海地。梅莉莎在当地造成了山崩及洪水,导致1000多栋房屋被淹;另外也造成至少25人死亡,12人失踪[58]

参见

参考来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