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香港先生选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香港先生选举(英语:Mr. Hong Kong,简称港生,亦被称为港男)是香港无线电视举办的男士选美活动。参赛者经过不同形式的筛选而进入总决赛,郑裕玲为竞选的首席司仪。
香港先生选举于2005年首度举办,并在此后连续举办了六届至2011年。然而在2012年余咏珊接手无线电视综艺科后停办,停办的原因是“未能平衡低俗高雅”[1]。2016年曾复办一届,并与当年的2016年度香港小姐竞选联合一起举办,比赛模式及奖项亦和以往所举办的香港先生选举大有不同[2],惟之后没有再次复办,原本无线电视曾于2020年预告在2021年复办的计划最终亦告吹。
值得一提的是,曾长期为无线电视竞争对手的亚洲电视也曾经有类似的男性选美节目,包括电视先生选举(1986及1987年)、香港男士竞选(1998及1999年)及亚洲先生竞选(2005年、2011至2014年),而香港最早广播的男性选美比赛电视节目是1971年举办第二届香港节期间由丽的映声协办的“香港节先生竞选”[3]。
Remove ads
历史
香港先生选举初期,参赛者按特质或年龄分为两个组别:“潇洒组”及“健力组”(2005年-2006年),或“少年组”及“壮年组”(2007年-2009年)。而首7届与香港小姐竞选不同,奖项并非分为冠、亚、季军。决赛当晚,大会会安排一众女性官方评判及现场六百至八百位公开招募的女性观众对参赛者进行评选,首先在两组分别选出该组的冠军,并在两位组别冠军中选出该届的香港先生(即总冠军)。不过自2007年起,场外观众亦可参加汇应通电话投票,在两位组别冠军以外的其余落败参赛者中,选出一位复活,继续角逐香港先生的殊荣。
2010年,节目首次采用3D技术制作,无线电视是香港首个电视台采用此技术。
由于香港先生选举一直只开放女性观众入场及只有女性司仪,结果香港男士关注组、平等公义协会及爱护家庭家长协会均曾批评香港先生选举,并向广播事务管理局反映节目有贬低男士及卖弄不良讯息之嫌。对此,当时的无线外事部副总监曾醒明表示已向有关组织商讨,决定放宽只招待女性入场的惯例,而网上及电话投票亦不设性别限制。次年(2011年)的香港先生选举,除了开放男性观众入场之外,亦首度有男性司仪出现(陈奂仁)。
2016年,停办多年的香港先生选举重新举办。复办之后的香港先生选举大会更改赛制:一、将合资格参赛者年龄下限放宽至年满十六岁;二、同时首次增设亚军及季军,以及“最上镜先生”及“友谊先生”;[4]三、取消“泳装环节”;四、增设“外景拍摄”。除此之外,该届的香港先生选举更是史无前例和香港小姐竞选决赛安排于相连的周六及周日举行,并且在周日同一晚公布香港先生及香港小姐的冠、亚及季军。香港先生和香港小姐的三甲都会一同参与宣传香港的工作[5],使香港先生地位与香港小姐对等。然而,由于电视台需于2017年筹办网络平台big big channel及50周年台庆,故香港先生选举于2017年暂停举行,2018年更宣告无限期停办。
Remove ads
历届外景拍摄地点(2016年)
历届司仪/监制与编审
历届得奖者
注:以粗体列出之奖项,于决赛当晚即场颁发(以括号表示为海外参赛者)。
Remove ads
年份 | 举行日期 | 冠军 | 亚军 | 季军 | 最上镜先生 | 友谊先生 | 其他奖项及附注 |
2016 | 9月10日 | 4. 黎振烨 | 9. 丁子朗 (多伦多) |
1. 锺君扬 (多伦多) |
9. 丁子朗 (多伦多) |
7. 杨灌泽 (多伦多) |
现场表现最佳香港先生:1. 锺君扬(多伦多) 现场最受欢迎香港先生:9. 丁子朗(多伦多) |
---|
历届参选名单
- 潇洒组 健力组
- 少年组 盛年组
Remove ads
竞选主题、历届决赛收视
现任无线电视艺员名单
香港先生代表香港参加国际性选美之成绩
无线电视并没有派出任何香港先生出战国际先生。而“国际先生香港代表”是由“澳门选美连盟-香港分部”承接该版权并甄选及委派各年份的。
参考条目
参考资料
电视节目的变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