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香港回流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香港回流潮又称返港潮,源于早年移民境外的香港人(即海外港人回流香港

1980年代-2000年代的回流潮

1980年代起,部分早年移民出外的香港人,因为外国的生活不如理想、思念故乡、遭到种族歧视等理由,开始回流。回流成功的例子吸引了大量已经归化,并且拥有外国护照的移民,回到香港定居生活。

香港回归以后,虽然政制改革停滞不前,但香港社会发展稳定,继续为安定繁荣的城市,吸引到不少海外港人再次认定香港是安居乐业之地,故此选择回流。

除此之外,踏进2000年代,不少海外港人的第二代(亦即于外国土生土长的子女)于当地大学毕业后,亦选择移民香港发展事业,原因是香港有更佳的就业环境及更多的发展机会,而且香港生活比较多姿多彩[1]

加拿大为例,很多比较富裕的香港移民都不适应加国经济环境,因为税率比香港高出多倍,而且当地政府作风官僚,加上语言障碍,使他们于当地营商困难[2]

美国治安情况严峻,而且生活及医疗的费用昂贵,随着美国经济停滞,美国国家税务局设立了条多严厉的法例以增加税收,大幅度地增加了移民的生活压力[3]

Remove ads

2010年后的回流潮

此外,香港回归后,中国内地广东省(尤其是深圳市)也成为了香港人移居的其中一处热门地点。因为两座城市互相接壤,方便香港人随时来往,而且中国大陆的货物价格及楼市价格都比较香港便宜,故此吸引了不少香港人北上于中国大陆投资置产,并且移居到当地生活。

惟踏进2010年代后,人民币持续升值,港元汇率历史性被人民币超前,而且差距愈来愈大,加上中国大陆的货物价格及楼市价格都大幅上涨,造成于中国大陆投资或者生活已经不再吸引香港人,此种情况亦造成了另外一种的香港回流潮[4]

2024年,港人逆向北上退休成风。与以往北上居住港人集中于深圳等一线城市不同,现时港人大多于中山等二三线城市退休,物价相对较低,加上医疗券可于大湾区不少城市使用,以及是内地政府提供各种老人优惠和福利,使得北上养老愈来愈吸引。[5]

2020年代的回流潮

2023年,有报道指,自2020年港区国安法生效后,有大量香港人移民外国,惟有人移民数年后随即回流香港。回流理由众多,部分人因家中老人不适应外国生活与文化,亦有人感到外国工作薪金不如预期,更有人在外国遭受职场霸凌或不公待遇。这些人回流后,部分选择租住本地房屋,主因是感觉到香港房地产市场前景不明朗,未有购买本地房屋的打算。[6]

2024年1月,有统计显示,有早年移民外国,与香港长期没有显著联系,但持香港身份证的人士,持续于数年内回流香港。这些人以中老年人为主,亦有退休公务员。主要原因是英国和加拿大等地的公营医疗体系承接大量病人,一般人轮候看病时间长,早年移民到这些国家,又有医疗需要的香港人于是选择返回香港接受治疗。 [7][8]

2024年5月,有统计显示,有香港人经加拿大救生艇计划取得永久居民身份后,选择回流香港。主要原因是加拿大工作薪酬和待遇不如香港,亦难以储蓄。另一方面,香港在移民潮后有较多工作和晋升机会,亦吸引港人回流。[9]

2024年8月,有报道指香港的国际学校学额供不应求,原因是因为部分数年前移民外国的中产香港人选择低调回流,其子女原先在港就读名牌学校,移民后发现外国的公立学校质素良莠不齐,往往要和其他背景各异的新移民挤在同一间学校,文化上难以适应,回流后又无法回到原先就读的学校,于是转向国际学校查询。反映香港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回流潮。[10]

统计

根据估计,约35%于1980年代移民离开香港的香港人回流香港[11]

根据澳洲统计局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于1994年至2005年间,共有33,905名香港人移民到澳洲,惟这段年间,回流的香港华侨澳洲公民则有34,248名,回流人数比较移民人数略多,出现了负增长[12]。此外,1990年代至今,每年约有3,000名于香港出生的香港华裔澳洲公民选择永久性地离开澳洲,回流香港;此项数据为非土生澳洲公民移民排名中第4位。此外,每年约有3,000名于澳洲土生的香港华裔澳洲公民选择永久性地离开澳洲,回流香港;此项数据为澳洲出生公民移民排名中第5位[13][14]

根据加拿大的相关统计部门研究报告显示,于1996年至2006年年间,加籍华裔港人回流人数约44,710人,为该项数据排名中第一位[15]

相关参见

外部链接

参考注释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