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香港演艺学院

香港艺术专上学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香港演藝學院
Remove ads

香港演艺学院(英语:The Hong Kong Academy for Performing Arts缩写HKAPA),于1984年按《香港演艺学院条例》成立[1],是香港唯一专门培养表演艺术人才的公立院校,亦是香港艺术领域的最高学术机构。演艺学院提供学士课程与实践为本的硕士课程。学习范畴包括戏曲、舞蹈、戏剧[2]、电影电视、音乐与舞台及制作艺术。演艺学院的教育方针着重反映香港的多元文化,中西兼容,更提倡跨学科学习。根据2025年公布的QS世界大学排名,香港演艺学院于表演艺术类别排名全球前二十位。

事实速览 香港演艺学院, 校训 ...
事实速览 繁体字, 简化字 ...
Thumb
教学大楼入口
Thumb
教学大楼的接待处
Thumb
教学大楼的内部空间
Thumb
教学大楼的演艺星河芳名墙
Thumb
原为香港牛奶公司位于薄扶林之旧牛棚,现为伯大尼校园的一部分
Thumb
香港演艺学院新翼大楼楼高9层,在2018年11月开幕,设12间排练室/实验室、20间音乐室、6间教学室及7间研讨室
Thumb
香港演艺学院 杰出旧生:黄浩然黄秋生彭秀慧袁富华陈咏燊

演艺学院颁授获香港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局认可的硕士学位、学士学位、高级文凭、文凭及证书课程。

除湾仔本部外,位于薄扶林的伯大尼古迹校园自2006年起,亦是电影电视学院的培训设施所在地。 现任校董会主席是杨传亮先生,校长是陈颂瑛教授(Professor Anna CY Chan)。[3]

Remove ads

历史

1980年代,黄钱其濂出任市政总署副署长,推动成立香港演艺学院。 演艺学院的教育方针着重反映香港的多元文化,中西兼容,更提倡跨学科学习。演艺学院于1992年起获香港学术评审局批准颁授学士学位,于2006年起颁授硕士学位。亦在中国戏曲、舞蹈、音乐范畴开办文凭与高级文凭课程[4]

学术单位

学院及学系

香港演艺学院内设多所学院,包括舞蹈学院、戏剧学院、电影电视学院、音乐学院、戏曲学院和舞台及制作艺术学院。此外还设有语文系、人文学科系及研究生课程中心。

  • 持续进修

演艺进修学院(EXCEL)[5]是演艺学院持续教育分部。于2001年创校,设有适合儿童及成人的短期课程,夜间兼读课程,包括舞蹈戏剧音乐、舞台及制作技术,以及电视电影课程[5]

  • 外展

表演艺术教育中心于2007年成立,透过筹办不同类型的外展艺术教育活动,有系统而具规划地把各种表演艺术在年青人中推广。

学术资格

学院颁授硕士、学士和各类深造文凭,主要学术资格如下:

  • 硕士课程

全日制/兼读制(2年/3-4年) 舞蹈艺术硕士、戏剧艺术硕士、电影制作艺术硕士、舞台及制作艺术硕士、音乐硕士

  • 学士学位(4年)

戏曲艺术学士(荣誉)学位、舞蹈艺术学士(荣誉)学位、音乐学士(荣誉)学位、戏剧艺术学士(荣誉)学位、电影电视艺术学士(荣誉)学位、舞台及制作艺术学士(荣誉)

  • 学位深造文凭课程 (2年)

粤剧深造文凭、舞蹈深造文凭、音乐深造文凭文凭课程 (2年) 粤剧文凭、舞蹈文凭、音乐文凭证书课程 舞台及制作艺术(精研职业训练)证书(1年)

收生情况

参考传媒及自资专上教育委员会公开资料,该校由政府资助的全日制学士学位课程之实际收生人数如下:[6]

学年 学士学位 备注
2012/13 305
2013/14 163
2014/15 167
2015/16 153
2016/17 170
2017/18 190
2018/19 171
2019/20 201
2020/21 221

学院管治与校董会

香港演艺学院校监为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先生。

校董会

主席

  • 杨传亮先生 BBS JP

副主席

  • 黄汝荣先生

司库

  • 陈李蔼伦女士 SBS

成员

  • 陈炜文博士 JP
  • 叶杨诗明女士
  • 高志森先生, MH
  • 李旷怡先生
  • 李明哲女士
  • 梁进强先生
  • 邓慕莲博士 MH
  • 邓宛霞博士 MH
  • 黄诗岸女士
  • 任达荣先生, SBS, PDSM, CPM
  • 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或其代表
  • 教育局局长或其代表

校长(当然成员)

  • 陈颂瑛教授
  • 姚桑琳教授(教职员选任代表)、 刘燕玲女士(教职员选任代表)

历任校长

  • 1982-1987:丁柏兆英语Basil Deane博士
  • 1987-1988:贝雅伦教授(Allen Percival)
  • 1989-1993:贺约翰英语John Hosier博士
  • 1993-2004:卢景文教授
  • 2004-2012:汤柏燊教授(Kevin Thompson)
  • 2012-2020:华道贤教授(Adrian Walter)
  • 2020-2024:蔡敏志教授(Gillian Choa)
  • 2025-:陈颂瑛教授(Anna CY Chan)

环境

香港演艺学院校本部的教学大楼在1985年9月18日落成,座落香港岛湾仔北告士打道1号,由关善明建筑师事务所设计(而此大楼亦为关善明的成名之作),邻近香港艺术中心香港赛马会在创校时捐出三亿港元兴建校舍,曾获得1985年香港建筑师学会大奖。学院内设有多个场地,适合各类型的表演项目演出,设备完善,媲美世界一流剧院或音乐厅。公众一般可以自行购票或免费进场观赏演艺学院的表演。政府每年资助学院之经费。

本部(湾仔校舍)设施:

  • 歌剧院:可容纳1181人
  • 廖汤慧霭戏剧院:可容纳415人
  • 实验剧场:可容纳120人,设有活动座位
  • 音乐厅:可容纳382人,内部设有大型管风琴
  • 演奏厅:可容纳202人
  • 香港赛马会演艺剧院:可容纳600人

伯大尼校园”位于于香港岛薄扶林道139号,于2007年建立,作为电影电视学院的培训设施的所在地,设施包括: 伯大尼古迹校园位

荣誉博士及院士

荣誉博士

更多信息 年份, 名单 ...
Remove ads

荣誉院士

更多信息 年份, 名单 ...

校友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