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香港申办2006年亚洲运动会计划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香港申办2006年第15届亚洲运动会计划(英语:Hong Kong 2006)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中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共同申办2006年亚洲运动会的计划。在2000年11月12日第19届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会议次轮投票中,香港申办计划获6票,败于卡塔尔多哈。

历史
香港政府于1999年年底决定支持港协暨奥委会提出申办2006年亚洲运动会的建议,以加强社会团结精神、凝聚力和民族意识,并向世界推介香港。港协暨奥委会在2000年2月向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提交意向书。政府后于2000年3月3日成立香港亚运会申办委员会,并由时任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出任委员会主席,港协暨奥委会会长霍震霆出任副主席。香港伤残人士体育协会亦于2000年初介绍申办2006年远东及南太平洋残疾人运动会的计划。[1] 立法会财务委员会于2000年5月12日原则上接纳香港举办2006年亚运会所涉19亿2,500万元开支,以及营运赤字约9亿4,500万元。[2]
政府成立亚运会申办委员会后展开宣传,以“香港一定得”(英语:Hong Kong for Sure!)为口号,并设计吉祥物“龙仔”推广亚运申办工作。[3] 亚运会申办委员会亦于海外进行游说工作,先在2000年5月于里约热内卢举行的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周年会议上初步向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委员介绍其申办计划,后于2000年6月向亚奥理事会递交候选城市资料档案,正式申办2006年亚洲运动会。[1] 亚运会申办委员会亦出访外地游说亚奥理事会委员。申办亚运专责小组于2000年悉尼夏季奥运会期间在当地设立申办亚运办事处接待室。时任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率领2000年夏季奥运会香港代表团参与奥运会期间,亦拜访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会长,并与多个参与申办过程的主要国家代表会面。[4]
亚奥理事会于2000年11月12日在上届亚运举办地韩国釜山举行全体会议,候选城市就申办计划书作最终陈述。正式投票前,香港和吉隆坡均被视为热门。时任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往釜山为香港作最后拉票,影星成龙和奥运金牌得主李丽珊亦参与游说工作。 [5] 然而在次轮投票过程中,西亚国家联结起来一致选择多哈,令多哈获得过半数一共22票而直接胜出[6]。
Remove ads
建议比赛场地
港协暨奥委会建议2006年亚运会就31个体育项目(包括田径和游泳等指定项目)举办赛事,当中细分为26个奥运项目及5个非奥运项目。除马鞍山体育馆于2004年落成外,所有场地为现有设施,大部分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管理。[7] 港协暨奥委会建议开幕礼于沙田马场、跑马地马场,或于启德或西九龙之新建场地举行,以满足亚奥理事会就开幕和闭幕礼于容纳70,000名观众的场地举行之要求。
流行文化
香港电影《麦兜故事》中,亦有将这次申办改编成动画加入其中,以动画角色麦兜表达香港人对香港申办失败的失望心情。[8][9]
2001年,歌手黄贯中以香港申办亚运口号“香港一定得”推出饶舌歌曲,讽刺香港政府空想申亚成功,并以此事批评当时政府施政失效,社会风气不阵。
参见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