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英语:Hong Kong Planning Standards and Guidelines)是香港规划署和城市规划委员会在规划时所采用的参考手册,内里详细记载人口数量应该对应多少项不同类型的公共设施,各种土地用途、设施的规模、分布、位置以及其他规划原则,内部章节则由各个政府部门共同制订[1],然而不具备法律效力[2]。此手册最早于1965年由工务司署制订,名称为《土地利用计划书》,以便促进新市镇发展,获得土地发展规划委员会采纳以及行政局通过。1974年,政府修订计划书并改名《香港发展纲略》,并于1979年获得土地发展政策委员会核准。1981年,政府在土地发展政策委员会辖下成立规划标准小组委员会,并检讨《香港发展纲略》的规划标准与准则,并于翌年独立成篇,定名《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1991年向市民开放查阅[3]。其中对香港城市及郊区的地积比率作出规定:香港岛住宅的地积比率为8至10倍,九龙为7.5倍,新界、新发展区为6.5倍[4]。《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至今已多次修订以配合社会发展和时代需要。该文件亦获得深圳市仿效,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于1990年推出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