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香港电台广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香港的电台广播事业于1928年开始,香港电台的前身——“GOW”是香港第一家电台。其后,商业电台在1959年启播,新城电台也在1991年启播。现在,香港共有一家公营电台(香港电台)和两家商营电台(商业电台和新城电台),另外还有十几家网络电台和两家地下电台(民间电台和Fm101)。

简史
香港首次试验广播在1921年进行。1928年之前,香港的无线电广播主要由无线电爱好者成立的香港无线电学会负责推广;起初政府没有完备的广播政策,对学会的态度亦不积极。1924年年底,政府提出开办电台,播放涉及公众利益的讯息和音乐节目,并于1928年6月20日晚上9时以“GOW”为呼号,开始试播音乐节目,开启香港广播的历史,后世则以6月30日为香港电台台庆[1]。翌年,“GOW”电台易名“ZBW”。1934年,香港电台设立一个呼号为“ZEK”的中文台。1948年,两台改称“香港广播电台”,并把它们原来的呼号取消。其后,丽的呼声和商业电台亦相继启播,但丽的呼声已在1973年结束有线电台广播服务。其后,新城电台亦于1991年正式启播,中断了商台在香港本地接近31年的非公营电台广播垄断局面。到了2000年代,网络电台和地下电台也陆续在香港出现。
香港的大气电波由政府当局管理,法律规定不能在没有声音广播牌照的情况下经营广播电台(如民间电台)。香港的大气电波长期由政府及大商家垄断,直至2008年,当局才允许时任香港立法会议员郑经翰经营的雄涛广播以AM电台形式播放节目。
Remove ads
香港数码声音广播是指香港各电台频道数码化的计划,预计会在2010年代初分阶段进行。香港的数码声音广播测试自1998年已开始进行,测试采用欧洲的尤里卡147制式,广播以中波进行,频率则是波段III(Band-III)内的218.64 MHz。
数码声音广播的优点是单一频道即可覆盖全港、避免受干扰、音质更清晰、提供文字资讯服务,以及能够提供更多电台频道以供选择。
2010年,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原则上批准新城电台、凤凰优悦及雄涛广播申请有效期为12年的声音广播牌照[2],并于翌年3月正式批准上述申请(当时雄涛广播已经易名为香港数码广播)[3]。同年6月,各数码电台选定其频道使用的组别编号,香港数码广播的编号为“0”、新城广播的编号为“1”、凤凰优悦的编号为“2”、香港电台的编号为“3”[4]。
香港数码广播率先于2011年8月推出两条频道[5]——数码大歌台和数码大戏台,但该电台在2012年中至2013年初曾因股权争拗、经营问题而停播。而以普通话播音的凤凰优悦也在2012年1月启播[6]。至于新城电台的数码财经台和数码音乐台,则于2012年启播[7][8]。
自2016年起,三家推出数码声音广播服务的公司都以听众人数少、经营困难为由,向港府交还声音广播牌照,并已获准。特首会同行政会议已于2017年3月28日决定在6个月内停止香港的数码声音广播服务,原因是互联网、手机应用程序的普及令数码声音广播服务的成效存疑,三家数码广播电台的退出也显示出广播界对数码声音广播服务的兴趣已经减却,而且政府还预期剩下由港台营办的数码声音广播服务也不会有能力独立经营,以及增加听众的人数[9]。香港的数码声音广播服务在当年9月3日结束[10]。
电台频道
香港的电台频道会利用超短波发射站传送调幅/调频模拟广播讯号,再经七个转播站把讯号传送到收音机。
在2017年9月,香港共有一家公营广播电台(此电台无须领取牌照)和两家持牌商营广播电台,播放13条电台频道。以下资料是参考香港广播电台列表和前广播事务管理局所编撰的《香港的持牌广播服务一览表》编写。
Remove ads
监管
自2012年4月1日起,香港电台广播业务的监管和投诉处理的事宜由香港法定机构通讯事务管理局负责。此前负责上述事务的机构是广播事务管理局,现已并入通讯事务管理局。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