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马来西亚粤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马来西亚粤语是粤语的一个海外分支。马来西亚华人一般惯称为“广东话”或“广府话”。马来西亚粤语广泛流行于马来亚半岛的中部地区(俗称中马),包括首都—吉隆坡、霹雳州首府—怡保、彭亨州首府—关丹、森美兰州首府—芙蓉、雪兰莪州首府—莎亚南,以及巴生谷一带的大城市,譬如八打灵再也、梳帮再也、蒲种、加影、布城等。在北婆罗洲沙巴,粤语也是该地区第二大城市—山打根的主流社交语。马来西亚粤语以广州话为基础,融入了一些国语(马来语)、英语及其他汉语变体(如当地的闽南语及客家语),甚至融入了其他粤语方言的词汇,同时也混用了一些香港粤语词汇,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粤语。马来西亚粤语也随着各地城市的不同而发展出不同的粤语口音,如:怡保口音及吉隆坡口音。
![]() | 此条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关主题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 |
Remove ads
名称
广府话:“广府”这一词是源自于民国时期前的广州府,移民至南洋的粤籍先辈们就把这种称呼同时传入当地。广府话的称法也被其它语言当作该语言的名称,如在马来语(Bahasa Konghu(老式),Bahasa Kantonis(新式))、福建泉漳话(广府话,白话字:Kóng-hú-ōe / Kóng-hú-ōa)及客家话(广府话,白话字:kóng-fú-va)。这称法如今普遍视为对广州话的传统叫法,并区分其他的粤语方言如新宁话、四会话、东莞话等。
肇府话:“肇府”是清朝广东十府其中最多移民下南洋的地方。因为广府各地先辈于山打根分开立馆设会,唯独肇府只招一馆而有延用“肇府话”称法。因口音与广府话分别不大,也不普遍使用,渐渐以“广东话”作为统称。
广东话:“广东话”是目前许多华裔马来西亚人,特别是年轻一辈所使用的名称。此称法是因为由于香港无线电视(TVB)已在马来西亚本地广泛流传及影响当地粤语,渐渐的将“广东话”这称法代替传统的名称,“广府话”。
Remove ads
声韵调
马来西亚粤语声母(吉隆坡口音)
- z,c的实际读音分别是ʨ,ʨʰ。这些读音不是因韵母而改变。
马来西亚粤语韵母(吉隆坡口音)
Remove ads
马来西亚粤语会被误会有懒音,但是口音与肇府音(亦可指为韶关或关外口音)为主。以下例子会和港澳地区的懒音比较相似,但是并不会把“我”读成“哦”的那类港区懒音。
马来西亚粤语使用者,当地中年与年轻使用者都与港澳地区的粤语一样,鼻音n在日常生活当中,一般都是以舌边音l作为代表。较少的人会把声母n/l音区分。如:
- 你(lei3)
- 耐(loi4)
- 奶(lai3)
一般把零声母读一律加上ng声母。如:
- 压(aat3)- (ngaat3))
- 屋(uk1)- (nguk1)
马来西亚粤语使用者念以o为韵母的字时往往把gw(gu)发成g,把kw(ku)发成k。如:
- 果(gwo2)念成(go2)
- 扩(kwok3)念成(kok3)
一些使用者可能因受客家语,粤语方言或闽南语的影响,韵母(eu)œ都会读成iɔ。如:
- 想(seung2) sœːŋ35念成siɔŋ35/siœːŋ35
- 着(zeuk3) ʨœːk̚3念成ʨiɔk̚3/ʨiœːk̚3
声调
马来西亚粤语有9个声调(不包括变音)
马来西亚粤语独特的本地新词
马来西亚粤语都受到当地的马来语、华语、英语,甚至是其他汉语方言等的用辞有所影响。例如,“甘榜”、“摩多”等。
马来西亚粤语也借用了许多的马来语词汇,使得马来西亚粤语与港澳地区和中国大陆地区的粤语有些不同。
现状
由于受到华语及香港粤语的用词影响,有些马来西亚粤语原有的旧用词和惯用语都逐渐被取代。自从马来西亚讲华语运动推行以后,不少中文教育背景的华人家庭渐渐以华语作为家庭用语或母语。粤语仍然是受英文教育的华裔的第一或第二语言,他们大部分都不谙华语。目前,马来西亚的电视台和戏院都有播出许多香港粤语节目和原音港片,本地电台也有不少本土制作的粤语节目。因此,在粤语占优势地区的华人仍能流利地使用粤语交流。
参见
参考文献
- 冼伟国. 《馬來西亞的三个漢語方言》中之吉隆坡廣東話閱譚 (PDF). 新纪元学院学报 (马来西亚: 新纪元学院). 2009, 6: 83-131 [2018-08-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4-2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延伸阅读
- 陈晓锦. 马来西亚的三个汉语方言.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ISBN 9787500440116.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