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第8号交响曲 (马勒)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第8號交響曲 (馬勒)
Remove ads

E大调第8号交响曲是由古斯塔夫·马勒创作,于1906年定初稿,并于1907年全面完成的交响曲。马勒在本交响曲弃用传统以“乐章”作为分段,但却沿用在第2、第3交响曲中以“部分”(Part)来区分不同的主题的做法,将乐曲分成两个部分。合唱部分贯穿整首交响曲。全首交响曲的演奏时间约为80分钟。参与演出这首交响曲的乐手除了超大编制的管弦乐团管风琴外还有男声、女声和童声合唱团,总人数超过一千人,规模空前,因此本曲也有《千人》之别名。

事实速览 第8号交响曲, 调性 ...
Remove ads

背景

首演

马勒于1910年9月12日于德国慕尼黑新节日音乐厅(Neue Musik-Festhalle)亲自为本曲进行了首演,这次亦是马勒临终前的最后一次公开表演及首演自己的作品。

出版

编制

Thumb
指挥列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与1,068名表演者在美国进行马勒第8交响曲的首演,1916年3月2日

由于需要极多的乐师参与表演,该曲绰号“千人交响曲”。根据马勒亲自审阅的节目小册子,首演时共动用了各250人的双合唱团、350人的童声合唱团、8名独唱者及171名乐手,包含指挥合计1,030人。

木管乐器
2 短笛
4 长笛
4 双簧管
英国管
高音单簧管(降E调,最少两名)
3 单簧管(降B调及A调)
低音单簧管(降B调)
4 巴松管
低音巴松管
铜管乐器
8 圆号
4 小号
4 长号
大号
4 小号(第1小号须最少2名乐手)
3 长号
打击乐器
2 定音鼓
大鼓
3
三角铁
2 (降A与A)
钟琴
键盘乐器
风琴
钢片琴
钢琴
管风琴
弦乐器
2 竖琴(需要时倍增)
曼陀铃
第一、第二小提琴
中提琴
大提琴
低音提琴(需要到低音C)
声乐
2 混声四部合唱团
童声合唱团
8 独唱家
第一女高音
罪孽深重之女(Magna Peccatrix)(即抹大拉的马利亚
第二女高音
赎罪女中的一人-格蕾琴(Una Poenitentium–Gretchen)
第三女高音(只在第二部分出现)
荣光圣母(Mater Gloriosa)(即圣母马利亚
第一女低音
撒玛莉亚之女(Mulier Samaritana)英语Samaritan Woman at the Well
第二女低音
埃及的玛莉亚(Maria Aegyptiaca)英语Mary of Egypt
男高音
崇敬玛莉亚的学者(Doctor Marianus)
男中音
极乐神父(Pater estaticus)
男低音
沉思神父(Pater profundus)
Remove ads

分析

第一部分

古赞歌“Veni, Creator Spiritus”(求造物主圣神降临,歌词原文为拉丁语)为4/4拍子,奏鸣曲式,歌词选自八至九世纪所作的宗教赞歌《求造物主圣神降临》。

Thumb

乐曲开头由管风琴奏出持久的降E音及其大调和弦,第2小节合唱团随即有力地唱出第一主题“Veni, creator spiritus”(求造物主圣神降临),之后第46小节由各独唱家及合唱团唱出第二主题“Imple superna gratia”(用你的仁慈充实我们)。第108小节为呈示部小尾奏,乐曲回到开头“Veni, Creator Spiritus”。

呈示部使用的歌词为第一及第二节。在第122小节管弦乐过场后,第135小节起为呈示部的结束句,合唱团及独唱家演唱第三节诗的前半段“Infirma nostri corporis”(我们卑弱的肉体),此段至第168小节可对照第二部分的第540到580小节。

之后乐曲进入发展部。此一部分可分成三段:

a. 第169小节为管弦乐间奏,独唱家们以重唱方式演唱第三节诗的前半段“Infirma nostri corporis”(我们卑弱的肉体),至第231小节起演唱第三节诗后半“lumen accende sensibus”(用你的光点燃我们的理性);

b. 第261小节,发展部进入高潮段落,合唱团全体齐唱第三节诗“Accende lumen sensibus”,童声也由此段开始加入。第290小节演唱第四节诗“Hostem repellas longius”(将敌人驱赶得远离我们)。第312小节进入双主题赋格,演唱第四节诗后半“praevio te ductore sic”(在你的引领下)、第五节诗前半“Tu septiformis munere”(七倍慷慨的馈赠)及第六节诗“Per te sciamus da Patrem”(通过你,我们知悉圣父),其间进行不断的对位变化。

c. 第365小节,乐团重新返回发展部高潮段落的开头部分,演唱第三节诗“Accende lumen sensibus”。

在筑起的巨大高潮下,乐曲不间断地进入再现部。第413小节乐曲回到第一主题,在合唱团重复第一节诗“Veni, creator spiritus”(求造物主圣神降临),及第432小节演唱第二节诗“Qui Paraclitus diceris”(你是我们的抚慰者)后,第443小节合唱团与独唱者富有表情地接唱第七节诗“Da gaudiorum praemia”(给予我们欢乐)。

第474小节开始为再现部的小尾奏,合唱团回到第四节诗“pacem dones”(赐予我们和平),在庄严盛大的演唱“praevio vitemus omne pessimum”(在你的引领下,我们会免除一切灾病)下结束再现部。

经过简短的器乐过门,乐曲进入尾声。第508小节先由童声带入歌词最后一段“Gloria Patri Domino”(光荣归于天主圣父)后,乐曲气氛慢慢推至高潮。最后在第564小节附加军乐团的加入下,童声齐唱“Gloria, in saeculorum saecula, Patri, in saecula”(无上的荣耀万古长存),独唱及合唱团以连续的“Gloria Patri”结束交响曲第一部分。

更多信息 乐曲结构, 拉丁文原文 ...
Remove ads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的歌词选自歌德《浮士德Ⅱ》第五幕的场景。其组成可分成三大段:

第一段–慢板乐段

开头的器乐曲以降E小调描绘山谷崎岖、荒野幽静之场面。第一小提琴首先演奏非常安静的颤音,第4小节木管乐奏出第二部分的第一主题,接着第99小节法国号吹奏出第一主题的变奏。

Thumb

第147小节长笛吹奏的第二主题象征魔鬼逃离后,浮士德进入永恒之爱中。器乐曲最终再回归到第一主题,随后缓缓导出第171小节的〔合唱与回声〕“这里有摇动的树林”(Waldung, sie schwankt heran)。第219小节〔极乐神父〕登场,以第一主题演唱“永恒欢喜之炎”(Ewiger Wonnebrand)。接着乐曲进入较紧张的气氛,第265小节〔沉思神父〕演唱“如同万丈深渊在我的脚下”(Wie Felsenabgrund mir zu Füßen)。

第二段–间奏与诙谐风乐段

一段简短的管弦乐间奏后,音乐的气氛转为轻快。第384小节〔众天使〕齐唱“精神世界的高贵者”(Gerettet ist das edle Glied),第402小节〔升天孩童〕也在此时加入合唱“手拉着手”(Hände verschlinget),曲末出现象征孩童欢乐戏闹的新主题动机。

第443小节〔年轻的天使们〕唱出著名的“玫瑰合唱”(Jene Rosen aus den Händen)。歌词中的赎罪女子包括格蕾琴,她因曾与浮士德相恋;而玫瑰象征爱情,魔鬼指梅菲斯特。接下来第540小节气氛转换向阴暗,此段开始至第580小节,可参照第一部的第135到168小节。

第553小节〔年长的天使们〕以较为忧虑的心情唱出“我们艰难地搬运”(Uns bleibt ein Erdenrest)。第566小节女中音加入,使阴暗情绪转为柔和地唱出“天使不能分离”(Kein Engel trennte)。

之后进入重唱段落。首先第580小节〔年轻的天使们〕先以第二主题唱出“此时此刻我看见”(Ich spür' soeben),之后〔崇敬玛莉亚的学者〕于第604小节喃喃自语般地低声唱着“这里视野开阔”(Hier ist die Aussicht frei),〔升天孩童〕则在第613小节以属于他们的欢乐主题开心的唱着“我们愉快地迎接”(Freudig empfangen wir)。

第三段–终曲乐段

在欢乐的情绪过后,音乐气氛逐渐趋缓变得略显庄严肃穆。第639小节〔崇敬玛莉亚的学者〕唱出对荣光圣母的赞歌“世界至高无上的女王”(Höchste Herrscherin der Welt)。

合唱团于第728小节附和著唱“至纯至洁的处女”(Jungfrau rein im schönsten Sinn)。曲末在竖琴伴奏下,第780小节〔荣光圣母〕伴随象征她的主题登场。第804小节合唱团带着虔诚的信仰唱着“你这位不可接触的天神”(Dir, der Unberührbaren)。

第844小节〔赎罪之女〕与其中的一人〔格蕾琴〕合唱“你向高处飞升”(Du schwebst zu Höhen)。第868小节起,〔罪孽深重之女〕、〔撒玛莉亚之女〕及〔埃及的玛莉亚〕分别演唱,讲述关于个人获得救赎的故事。歌词分别取材于《路加福音》7.36、《约翰福音》4,及《使徒行传》。第1023小节三位赎罪女重唱“你不拒绝罪孽深重的女人们”(Die du großen Sünderinnen),祈求圣母宽恕作为赎罪女之一的格蕾琴。在此重唱中也重现“玫瑰合唱”中的主题。第1104小节〔格蕾琴〕亦祈求圣母拯救浮士德“向下看,无与伦比的女神”(Neige, neige, Du Ohnegleiche)。第1141小节〔升天孩童〕也随之附和,带着感激之情赞美浮士德“他身强体壮”(Er überwächst uns schon)。第1206小节〔格蕾琴〕紧接着唱“他为高尚的精灵们环绕”(Vom edlen Geisterchor umgeben)再次恳求圣母。此处的部分旋律来自第一部分呈示部的主题。

第1249小节〔荣光圣母〕唱着“来吧,请你升至更高的境界”(Komm! Hebe dich zu höhern Sphären)应允格蕾琴,并让浮士德跟随她们而来。第1277小节为〔崇敬玛莉亚的学者〕与合唱队对圣母的赞颂“仰望吧”(Blicket auf)。第1421小节,在柔和的钢片琴与钢琴声中,乐曲逐渐进入尾声。

第1449小节为《神秘的合唱》“万事昙花一现”(Alles Vergängliche),在第1506小节逐渐将乐曲推向最大高潮。乐曲最终在盛大的合唱“引领我们升入天国”(Zieht uns hinan)一句后进入第1528小节起的尾奏,并在第1552小节回顾第一部分最初的主题后壮丽地结束。

更多信息 德文原文, 中文 ...
Remove ads

轶事

  • 尼姆·耶尔维所指挥的版本用时极短(70:16),温·莫里斯英语Wyn Morris的版本(92:45)则是已知用时最久的版本之一。

参见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