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马德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马德新(1794年—1874年),字复初,中国回族伊斯兰学者,云南太和(今大理)人,精通阿拉伯语及波斯语[1]。
生平
马德新于1841年前往麦加朝觐,路线迂回;海路适値鸦片战争受阻,马德新只好与一群穆斯林商人取道陆路。他穿过西双版纳,来到缅甸,然后从曼德勒,经由伊洛瓦底江前往仰光。他们一伙人在仰光搭乘轮船,直达阿拉伯半岛[2]。完成朝觐活动后,马德新在中东停留了八年;他先是前往开罗,到艾资哈尔大学学习,并在奥斯曼帝国境内到处旅行,游历苏伊士、亚历山大、耶路撒冷、伊斯坦布尔、塞浦路斯以及罗得岛等地[3]。
马德新才一返国,就卷入了杜文秀起义。杜文秀起义爆发于1856年,是穆斯林发起的较大的革命运动,由杜文秀领导;虽然马德新不认同杜文秀的革命路线,他还是鼓励他的追随者加入这场反叛活动;后来他试图在政府军与叛军间扮演和事老的角色,但政府仍视他为叛乱份子;他于叛乱爆发两年后遭当局处决[1]。
著作
马德新首度将《古兰经》译成汉语,并用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写了许多有关伊斯兰教的书籍[1]。他最有名的主题是将伊斯兰教与儒家思想作比较,试图找出共同的理论与神学基础,融合彼此。马德新的著作多为阿拉伯语,由其门生译成的汉语版本被云南穆斯林称为“汉经”。此时,他强烈谴责佛教与道教的元素污染了中国的伊斯兰教。他被视为一位正统的伊斯兰思想家,但他的著作有明显的苏菲派神秘主义风格[4]。他共撰写了超过三十本的著作,大部分可归类为五大类:
Remove ads
参照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