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马桥文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馬橋文化
Remove ads

马桥文化,发现于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江南地区的一种新石器文化,被视为太湖流域(包括杭州湾地区)的一个典型遗存,此类遗存最早发现于上海马桥遗址中层,故1982年定名为马桥文化,与越国历史重叠,与百越相关。

事实速览 地理范围, 时期 ...
更多信息 吴越地区历史 ...
Remove ads

简介

马桥文化距今约3900-3200年历史,于1959年在原上海县马桥镇东俞塘村发现,1982年被命名。马桥文化来源于浙江西南 。和中原龙山文化后的岳石文化二里头文化一样,覆盖着小于或等于良渚文化的地域广度。

从年代上来讲,马桥文化紧接着良渚文化,但文化面貌上截然不同。马桥文化继承了少量良渚文化的文化因素,而且整类良渚文化因素在马桥文化中不占主导地位。

马桥文化的文化特征出现返老还祖现象。如在马桥古文化遗址中只发现了粗陋的陶器杂件,却并没有出土同时期其他文化已出现的,包括玉器,带细刻图案的陶器、象牙器等的精美物件。因此推断马桥文化良渚文化是不同来源的两种文化。此外,作为马桥文化原始文字的形器结构和表意方式,比上距千年的良渚文字更为简单。出现这种现象,考古界认为除社会发展因素外,很大程度是受生态环境的影响[1]。石器仍然为主要的生产工具,重要的是出现刀、凿、镞等小件青铜器。虽未发现铸铜工具,但预示著古上海及长江下游开始进入青铜器时代

Remove ads

文字

1959年,在马桥遗址第五文化层(良渚文化)与第四文化层(马桥文化)皆发现陶器陶文,属于良渚文字。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