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马达加斯加野生动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马达加斯加野生动物的特色在于该岛屿长达约8800万年的孤立历史。古代超大陆冈瓦纳大陆在早侏罗纪时期分裂,约在1亿3500万年前将马达加斯加-南极洲-印度陆块与非洲-南美洲陆块分离。随后,马达加斯加约在8800万年前与印度板块分离,这使得岛上的动植物得以在相对隔离的环境中独立演化。[1]

得益于岛屿与邻近大陆长期的地理隔离,马达加斯加孕育了众多地球上独一无二的动植物物种。约有90%在马达加斯加发现的野生动植物物种是特有种,这包括了狐猴(一种原猴亚目灵长类)、食肉的马岛长尾狸猫以及众多鸟类。这种独特的生态系统使一些生态学家将马达加斯加称为“第八大洲”[2],而保护国际也将其归类为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时至近期,科学家于2021年在马达加斯加发现了名为Brookesia nana(纳米变色龙)的物种,它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小的爬行动物”。[3]

动物

Thumb
丝绒狐猴是仅在马达加斯加发现的100多种已知狐猴物种和亚种之一。

新生代时期,马达加斯加与其他陆块的隔离,导致了大量特有动物物种的演化,同时也缺失了在邻近大陆常见的许多分类单元。马达加斯加的一些动物似乎代表了自冈瓦纳大陆分裂以来就存在的演化谱系,而许多其他动物,包括所有不会飞的本土哺乳动物,其祖先很可能是从非洲借助洋流,通过罕见的“漂流”或游泳方式偶然抵达并在岛上繁衍开来的。截至2012年,马达加斯加已有超过200种现存哺乳动物,其中包括超过100种狐猴、约300种鸟类、超过260种爬行动物以及至少266种两栖动物。该岛还拥有丰富的无脊椎动物区系,包括蚯蚓、昆虫、蜘蛛非海洋软体动物

狐猴已被保护国际组织认定为“马达加斯加的旗舰哺乳动物物种”。在缺乏猴子和其他竞争者的情况下,这些灵长类动物适应了广泛的栖息地,并分化成众多物种。截至2012年,官方记录的狐猴物种和亚种共有103个,其中39个是在2000年至2008年间由动物学家发现的。它们几乎全部被归类为稀有、易危或濒危物种。自人类抵达马达加斯加以来,至少有17种狐猴已经灭绝,而这些已灭绝的狐猴体型均大于现存的狐猴物种。

其他一些哺乳动物,例如像猫的马岛长尾狸猫,也是马达加斯加的特有物种。岛上记录的鸟类超过300种,其中超过60%(包括4个科和42个属)是特有种。少数成功抵达马达加斯加的爬行动物科和属,已分化成超过260个物种,其中超过90%为特有种(包括一个特有的科)。全球三分之二的变色龙物种都以该岛为家,其中包括已知最小的变色龙物种。研究人员提出,马达加斯加可能是所有变色龙的起源地。

马达加斯加的特有鱼类包括2个科、15个属和超过100个物种,主要栖息于岛上的淡水湖泊和河流。虽然马达加斯加的无脊椎动物研究仍不充分,但研究人员已在已知物种中发现了高度的特有性。所有651种陆生蜗牛都是特有的,该岛的大部分蝴蝶、金龟子科甲虫、草蛉、蜘蛛和蜻蜓也是如此。[2]

Remove ads

植物

Thumb
大彗星兰(Angraecum sesquipedale),此种兰花具有极长的花距,由一种口器长度与之相匹配的天蛾科鹰蛾进行授粉。

马达加斯加拥有14,883种植物,其中超过八成物种以及五个植物科为全球独有。岛上存在数个特有科,包括马达加斯加茶科旋卷果科刺芦荟科[4]岛屿潮湿的东部地区原先被雨林所覆盖,林中遍布众多棕榈科植物、蕨类植物竹子,然而这些森林已有大面积因人为活动而消失。西部地区则存在干旱落叶林,林内藤本植物繁茂,酸豆猴面包树属树木为其中的优势树种。亚湿润森林曾广泛覆盖中部高地,但如今草原已成为该地区的主要植被类型。龙树科植物包含4个属和11个物种,仅分布于马达加斯加西南部的多刺灌丛区域。

全球五分之四的棒锤树属物种为该岛所特有。马达加斯加拥有的860种兰花中,有四分之三仅见于此地;全球八种猴面包树属物种中,亦有六种在此生长。该岛约有170种棕榈科植物,数量是整个非洲大陆的三倍,其中165种为特有种。

许多本土植物物种被用作治疗各种疾病的草药。用于治疗霍奇金淋巴瘤白血病及其他癌症的药物长春碱长春新碱,便是从马达加斯加长春花中提炼而来。旅人蕉在当地被称为ravinala,是东部雨林的特有物种,其形象已成为马达加斯加的标志,不仅出现在国家徽章上,亦被用于马达加斯加航空的商标设计。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