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马可·波罗陨石坑
月球撞击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马可·波罗陨石坑(Marco Polo)是月球正面崎岖的亚平宁山脉南麓的一座撞击坑,其名称取自意大利威尼斯商人、旅行家及探险家马可·波罗(1254年-1324年),1961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接受。
描述
该陨坑位于汽海西侧20公里处,北面是略小的科农陨石坑,东北偏东和东南偏南分别毗邻小陨坑扬格利和乌克特陨石坑,而圆碗状的波得陨石坑则位于它的南面。马可·波罗陨石坑西南濒临浪湾、西北坐落了雨海,它的东北和南面分别分布着忠诚湾和中央湾[1]。该陨坑中心月面坐标为15.52°N 2.05°W,直径28.25公里[2],深约1.97公里[3]。
马可·波罗陨石坑类似一座沿东南偏南向延伸的长形洼地,整体外观与周边崎岖的地形难以区别。它的坑壁已极度磨损,南端部分几乎已不存在,沿边缘覆盖了醒目的卫星坑"马可·波罗 A"、而北侧端则纵贯了数道狭窄的裂槽,只有西侧和东北仍保留有一些嶙峋、破碎的残壁。该陨坑的残壁最大高出周边地形表面900米[3],内部容积约有535.09公里3[3],坑内地表坎坷粗糙,除了沿西南内壁嵌入有一座小撞击坑外,没有其它有趣的地貌特征。
马可·波罗陨石坑已被月球和行星观测协会(ALPO)列入《内侧壁带有深色辐射纹的撞击坑列表》[4]。
Remove ads
卫星陨石坑
按惯例,最靠近马可·波罗陨石坑的卫星坑将在月图上以字母标注在它的中心点旁边。

- 卫星坑"马可·波罗 D"和"马可·波罗 F"已被月球和行星观测协会(ALPO)列入《带有明亮射纹系统的撞击坑列表》[5]。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另请参阅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