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马德勒撞击坑
火星撞击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马德勒撞击坑(Mädler)是火星示巴湾区的一座陨石坑,其中心坐标位于南纬10.65度、东经2.77度处,直径24.16公里(77.15英里),该特征取名自德国天文学家约翰·海因里希·冯·马德勒(1794年-1874年),1973年被国际天文联合会行星系统命名工作组批准接受[1]。
19世纪30年代初,马德勒与合作者威廉·比尔共同绘制了第一幅相当不错的火星地图。绘制时他们选择了一处特定的特征作为地图上的本初子午线。1877年,当乔凡尼·斯基亚帕雷利在他更著名的火星地图中也使用了这同一地点时,他们的这一选择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该特征后来被称为子午线湾(中央湾),但随着2004年美国宇航局探测器机遇号漫游车登陆火星,可能子午线高原更广为人知。
马德勒撞击坑位于子午线高原南面,靠近本初子午线,距比尔撞击坑以东约10度处,斯基亚帕雷撞击坑也坐落在该区域。
一条名为马里赫谷(Marikh Vallis)的河谷-湖泊系统曾将南部高地的水流引入到马德勒撞击坑,并在马德勒及东南侧相邻小坑内形成一座湖泊,水流继续从马德勒撞击坑向西流出,最终进入北部平原[2]。
-
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背景相机拍摄的马德勒撞击坑已侵蚀的坑壁。
Remove ads
另请查看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