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马来亚大学华文学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马来亚大学华文学会(简称马大华文学会;马来语:Persatuan Bahasa Cina Universiti Malaya,缩写PBCUM)是马来亚大学的学生组织之一。
简史
马大华文学会成立于1986年12月11日,是马大最大的华人学生组织,有1千多名会员,马来亚大学中文系也有马来族和印度族的同学。它在推广华文和促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方面发挥着作用。
在马来西亚学生运动全盛时期的1970年代,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在1974年12月19日发表白皮书,指马大华文学会涉及马来亚共产党之颠覆活动而关闭华文学会[1]。12年后,新的马大华文学会在1986年12月24日获准成立。
2017年10月30日,马大校方以未经校方允许擅自举办2项活动、活动告示仅有中文等理由,宣布将马大华文学会冻结一个学期,并禁学生发表公开声明,这是1974年以来第一次停社,引起各政党与非政府组织的关注与声援[2][3][4][5][6]。经过学会与校方谈判,校方于12月21日允许学会局部解冻,以举办年度的第十六届全国大专辩论会(全辩),这是一项各大专院校的校际华文辩论比赛。[7][8][9]
Remove ads
口号
学会常用口号为“扎实为经·回馈为纬”。
会徽
会徽以火凤凰为核心图像,配三角形构图与红黄蓝三色,辅以篆体“马大华文学会”。其寓意为:凤凰象征新生与坚韧,三角代表稳固并指涉马来西亚主要族群与文化交流,配色呼应国徽与校徽,表达对国家与校园的情感归属;篆体强调中华文化渊源。以上释义见学会官网会徽说明。[10]
宗旨与目标
- 三大宗旨
-
- 推广华语并提升华文程度
- 促进对各族文化的理解,特别是马来西亚多元文化
- 促进学生彼此的谅解与合作精神。
- 五大目标
-
- 推广规范华文华语
- 认识华人传统价值
- 提升社会关怀意识
- 培育校园中文创作风气
- 促进校园跨族群交流。
会歌
学会会歌《不灭的信念》,作曲余锦畅,作词钟采纴。歌词刊载于官网页面。
漫漫岁月我们踏过
传承的火炬在燃烧
期待火浴后的火鸟
展翅翱翔晴空
纵然路途艰辛坎坷
不灭的信念永坚持
多年的盼望终成真
你我绽放笑容
掀起灿烂的一页
晴空万里在眼前
让我们携手迎向前
迎向美丽的虹彩
(重复一遍)
纵然路途艰辛坎坷
不灭的信念永坚持
多年的盼望终成真
你我绽放笑容
你我绽放笑容
组织架构
- 负责对外联系与合作事务。
- 规划与执行对外活动计划。
- 归档外部合作及交流资料。[11]
- 协调学会各项活动时间与性质,避免冲突。
- 策划会员联谊与内部凝聚活动。
- 维护社团内部的组织纪律与团队合作。[12]
- 管理来往公函与电子文件。
- 整理并保存会员与行政资料。
- 编写学会年度活动与行政报告。[13]
- 监管与记录学会的收支账目。
- 规划筹款与经费运用策略。
- 准备并提交年度财务报告。
- 成立于2023年,为学记团改革后的升学资讯平台。
- 协助新生了解校务流程、科系选择与校园生活。
- 举办迎新活动、制作影片与线上问答。[14]
- 面向非华裔学生开设基础华语课程。
- 提供教学志工实践机会。
- 推动语言交流与文化理解。
- 成立于1993年,专注于相声艺术创作与演出。
- 举办年度大型相声观摩会及小型演出。
- 训练表演技巧与剧本创作能力。
- 前身为“社会醒觉组”,于2005至2006学年整编。
- 推动社区服务与社会议题关注。
- 举办老人院探访、环保活动及志愿计划。
- 推广书法、篆刻、水墨画等传统艺术。
- 组织艺术展览与工作坊。
- 提升校园中文化美学风气。
- 负责校内辩论培训与赛事组织。
- 代表学会参加国内外华语辩论比赛。
- 维护队史资料与训练体系。
- 成立于1993年7月,专注原创华语音乐创作。
- 举办校园创作比赛与演唱会。
- 培养学生作曲、编曲与演出能力。
年度活动
始于1989年,由华文学会主办,是马来西亚规模最大的华语大专辩论赛事,汇集国内外高校队伍,致力于推广理性辩论与中文表达。
相声组的年度成果舞台,以校园原创作品为主,融合传统与现代题材,同时举办小相等延伸活动推广相声艺术。
面向全国中学生举办的巡回营会,结合课程与团康活动,培养学会运作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并促进跨校交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