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马来西亚博物馆列表

维基媒体列表条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马来西亚博物馆列表
Remove ads

马来西亚的现代博物馆是搜集和典藏文物的非营利机构,对相关文物具有管理、研究保存英语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维护展示传播教育等多项功能;而同属文化部门的还有专门收藏、编目及保管文献资料的图书馆档案馆

Thumb
吉隆坡国家博物馆的壁画装饰,描绘了马来西亚的历史

有些博物馆是座落在全新设计的现代建筑物,另一些博物馆的建筑物则原先就是历史遗迹业主馆长在保留遗迹原貌的同时,将其改造成为一座博物馆。博物馆服务的对象包括专家研究生公众,绝大多数的博物馆都对公众开放参观并收取入门费,但收费目的通常并不是为了获取利润,也不像艺术坊或画廊从事文物的销售;部分博物馆会得到公开资助,提供完全免费参观,或者是在特定时候提供免费参观。

博物馆的主题有考古历史文化美术科学农业生态动物植物水族海事军事交通等各种不同类型,国际广泛的定义是将民俗村英语Living museum文物馆美术馆科学馆水族馆动物园植物园地质公园历史建筑群等也包含在内,总称之为“博物馆和文化机构”。整体而言,历史与文化博物馆的数量占大多数,艺术、科学与其他类型展览馆位居其次,动植物园和水族馆占最少数。[a]

Remove ads

机构单位

马来西亚博物馆局

事实速览 马来西亚博物馆局, 机构概要 ...

马来西亚博物馆局(Jabatan Muzium Malaysia, JMM)是联邦政府的机构单位,隶属马来西亚旅游、艺术和文化部英语Ministry of Tourism, Arts and Culture (Malaysia),负责管理联邦属下的博物馆,并为州、机构和私人博物馆提供专业建议。[2]

博物馆局的历史可以溯源至霹雳博物馆(太平,1883年)、砂拉越博物馆(古晋,1888年)和雪兰莪博物馆(吉隆坡,1906年),霹雳博物馆和雪兰莪博物馆于1910年合并成为马来联邦博物馆。1945年3月10日,雪兰莪博物馆的部分建筑在盟军空袭中被击毁;1958年9月16日,博物馆方面任命建筑师在原雪兰莪博物馆的所在地重新设计一幢建筑物,并于1962年1月2日在原址动工建设国家博物馆[2]

1963年8月31日,国家博物馆由第三任国家元首端姑赛布特拉开幕并对公众开放。1978年,博物馆由文化、青年和体育部英语Ministry of Culture, Youth and Sports (Malaysia)临时移交给地方政府和环境部英语Ministry of Local Government and Environment (Malaysia);1987年,博物馆局移交回给旅游和文化部英语Ministry of Tourism and Culture (Malaysia),该部门后来更名为文化和旅游部英语Ministry of Culture and Tourism (Malaysia),并于1992年再次更名为文化、艺术和旅游部英语Ministry of Culture, Arts and Tourism (Malaysia)[2]

1993年3月11日,设立博物馆和古物局(Jabatan Muzium dan Antikuiti, JMA)为法定官方机构;2006年3月1日,分开成为“马来西亚博物馆局”和“国家遗产局”两个不同的机构单位。[2]

Remove ads

马来西亚博物馆协会

事实速览 原名, 成立时间 ...

马来西亚博物馆协会(Persatuan Muzium Malaysia, PMM)是根据《1966年社团法令》(第335号法令)第7条文注册的组织,并于1978年5月3日正式成立。[3]

博物馆协会是一个专精于博物馆学的组织,成立目的旨在联系、维持、提升、开展与博物馆相关的社区活动,出版期刊传播博物馆学相关的知识和信息;通过协助博物馆获取更多的培训和经验,促进博物馆与博物馆之间的人际关系,提高马来西亚博物馆领域的专业性。[3]

博物馆志工

事实速览 原名, 成立时间 ...

博物馆志工(Museum Volunteers)的概念源于2006年的一场聚会,几位女性发起成立一个志工组织,以引导访客参观国家博物馆,并进一步探索文物中蕴藏的知识价值。2007年4月19日,由博物馆局总监拿督阿迪达哈马来语Adi Taha正式推介启动“马来西亚博物馆志工”(MVM)。[4]

第一期志工培训课程于2006年10月举行,课程包括马来西亚文化遗产历史的讲座及其他相关资料,首批毕业生有15名学员,于2007年4月毕业。2010年,博物馆局正式纳入博物馆志工并成立秘书处,同时更名为“博物馆志工”(MV),并且将志工培训计划引入国家纺织品博物馆英语National Textile Museum[4]

Remove ads

各州政府机构

马来西亚13州有独立的博物馆管理机构,分别是:

  • 柔佛遗产基金
    Yayasan Warisan Johor, YWJ
  • 吉打州博物馆局
    Lembaga Muzium Negeri Kedah
  • 吉兰丹博物馆管理局
    Perbadanan Muzium Kelantan
  • 马六甲博物馆管理局
    Perbadanan Muzium Melaka, PERZIM
  • 森美兰州博物馆局
    Lembaga Muzium Negeri Sembilan, LMNS
  • 彭亨州博物馆管理局
    Perbadanan Muzium Negeri Pahang
  • 霹雳州博物馆局
    Lembaga Muzium Negeri Perak, LMNP
  • 槟城州博物馆局
    Lembaga Muzium Negeri Pulau Pinang
  • 沙巴博物馆局
    Jabatan Muzium Sabah
  • 砂拉越博物馆局
    Jabatan Muzium Sarawak
  • 雪兰莪州马来习俗和遗产管理局
    Perbadanan Adat Melayu dan Warisan Negeri Selangor, PADAT
  • 登嘉楼州博物馆局
    Lembaga Muzium Negeri Terengganu
Remove ads

学生启发·博物馆创新计划

学生启发·博物馆创新计划(Program Inspirasi Pelajar Inovasi Muzium, IPIM)是马来西亚旅游、艺术和文化部英语Ministry of Tourism, Arts and Culture (Malaysia)(MOTAC)、马来西亚教育部(KPM)联合推行的一项教育计划。[5]

这项计划迎合《2013-2025年马来西亚教育发展计划马来语Pelan Pembangunan Pendidikan Malaysia (2013-2025)》(PPPM)的目标,是课堂户外教学计划(Pembelajaran Luar Bilik Darjah, PLBD)的其中项目,提供师生在学校之外的另一个户外学习场所。这项计划推广小学D4至D6年级、中学T1至T5年级的学生在每个学期的阶段,至少参访一次博物馆,目的是通过博物馆内提供的学习环境英语Learning environment,使学生对学习历史产生兴趣。同时,这项计划也鼓励师范学院Institut Pendidikan Guru, IPG)和国立大专Institusi Pendidikan Tinggi Awam, IPTA)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期间,有系统地利用博物馆进行创意教学英语Creative education活动,让博物馆成为师生教学Pengajaran & Pembelajaran, PdP)的支持系统。[5][6]

这项计划分成两个阶段,每个阶段预计推行两年。第一和第二阶段前期专注在历史学科的核心课程,以及评估这项计划所达成的效率,第二阶段中后期将拓展到其他学术课程,及其参与未来的扩展性。[5][6]

Remove ads

相关政策及法规

国家文化政策

国家文化政策(Dasar Kebudayaan Kebangsaan, DKK)是1971年制定的国家政策,目的是通过马来西亚文化塑造国民身份、加强人民之间的团结、培养和维护国家认同,以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

这项政策的3个基本原则是:一、以土著文化为国家文化的基础;[b]二、其它文化可以适当地成为国家文化;三、伊斯兰文化是构成国家文化的重要要素。[7]

国家创意产业政策

国家创意产业政策(Dasar Industri Kreatif Kebangsaan, DIKK)是一项针对多媒体文化艺术文化遗产发展而制定的政策,这项政策概述创意产业的需求、支持创意产业的增长,以实现更高质量的创意作品。[8]

政府资产管理政策

政府资产管理政策(Dasar Pengurusan Aset Kerajaan, DPAK)是在《全面资产管理手册》(Manual Pengurusan Aset Menyeluruh)之中所实施的规定,它要求每个政府机构必须遵守相关原则,着重于以有系统整体的方式来管理政府资产,以实现资产能够获得最佳的收益。[9]

这项政策强调所有机构都有责任维护政府资产、保存政府资产的文化价值,并且不局限于有形的物质资产,也包含知识产权工业设计、文学和艺术作品等无形的非物质资产,鼓励用电脑软件、研究结果、书写工作等方式保留有关的文化资产。[9]

主要法规

《2005年国家遗产法令》(第645号法令)是提供保护国家遗产、自然遗产、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法律;《2010年野生动物保护法令》(第716号法令)是提供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相关法律;《1986年图书馆资料存放法令》(第331号法令)是提供收藏、保存、编目图书馆资料的相关法律;《1951年费用法令》(第209号法令)是提供制订收费标准的相关法律。[10][11][12][13][14]

沙巴根据的法律是《1977年古物和国家宝藏法例》(1977年第11号颁布令)和《2017年州遗产法例》(2017年第7号颁布令),以及砂拉越根据的法律是《1993年砂拉越文化遗产条例》(第6号条例)。[15][16][17]

各州及联邦直辖区博物馆列表

事实速览

国际博物馆协会将博物馆定义为“一座具有永久性和开放给公众的非营利机构,目的在于服务社区和促进社会发展,负责搜集、保存、研究、传播与展示人类及其环境有关的有形和无形文化遗产实证,以供教育、学习及观赏之用途。”[c] 根据上述的定义,以下列出马来西亚的博物馆。

备注:一、 表示参与IPIM计划的45所博物馆;[19]二、“”表示已经歇业的博物馆;三、博物馆的管理者未必是建筑物的产业拥有者,博物馆所在地的产业权可能是由第三者拥有;四、“建设年份”表示建筑物建造的年份,却不代表该建筑是作为博物馆用途;五、“开放年份”表示建筑物作为博物馆用途对外开放的年份。

管理和收费方式

马来西亚博物馆的类型分为:马来西亚博物馆局属下的联邦博物馆(Muzium Persekutuan);各州博物馆局属下的州博物馆(Muzium Negeri);其他政府单位属下的公共机构博物馆(Muzium Institusi);非政府单位设立的私人博物馆(Muzium Persendirian)。

马六甲市槟城乔治市是有最多博物馆的两座城市,主要原因是马六甲市于2003年4月15日宣布成为“历史城”,并于2008年7月7日联同乔治市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马六甲海峡历史城市,所以当地政府有责任保存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不允许业主任意拆除历史建筑物、改变城市的景观,因此将这些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改造成博物馆,是将它们有效利用的一种方法。

博物馆的收费方式不一而足,有些博物馆开放给访客免费参观,另一些博物馆则需要收取入门费。马来西亚博物馆局属下的20所博物馆是根据《2012年收费(博物馆和展览馆)(马来西亚博物馆局)条例》[20]制订的收费价格,其他博物馆则是另有不一样的规定。

 柔佛

更多信息 名称, 马来名称 ...

 吉打

更多信息 名称, 马来名称 ...

 吉兰丹

更多信息 名称, 马来名称 ...

 马六甲

红屋博物馆群(Unit Kompleks Muzium Stadhuys

备注:“†”单张门票可以参观的6间博物馆。

更多信息 名称, 马来名称 ...

皇宫博物馆群(Unit Kompleks Muzium Istana Kesultanan Melaka

更多信息 名称, 马来名称 ...

海事博物馆群(Unit Kompleks Muzium Samudera

备注:“‡”单张门票可以参观的3间博物馆。

更多信息 名称, 马来名称 ...

民间博物馆群(Unit Kompleks Muzium Rakyat

备注:“††”单张门票可以参观的6间博物馆。

更多信息 名称, 马来名称 ...

其他博物馆

备注:“†††”单张门票可以参观的2间博物馆。

更多信息 名称, 马来名称 ...

 森美兰

更多信息 名称, 马来名称 ...

 彭亨

更多信息 名称, 马来名称 ...

 霹雳

更多信息 名称, 马来名称 ...

 玻璃市

更多信息 名称, 马来名称 ...

 槟城

槟榔屿

更多信息 名称, 马来名称 ...

威省

更多信息 名称, 马来名称 ...

 沙巴

西海岸博物馆群(West Coast Museums

更多信息 名称, 马来名称 ...

东海岸博物馆群(East Coast Museums

更多信息 名称, 马来名称 ...

内陆博物馆群(Interior Museums

更多信息 名称, 马来名称 ...

其他博物馆

更多信息 名称, 马来名称 ...

 砂拉越

更多信息 名称, 马来名称 ...

 雪兰莪

更多信息 名称, 马来名称 ...

 登嘉楼

更多信息 名称, 马来名称 ...

 吉隆坡

更多信息 名称, 马来名称 ...

 纳闽

更多信息 名称, 马来名称 ...

 布城

更多信息 名称, 马来名称 ...

大学博物馆

大学博物馆是由大学学府经营管理的博物馆,通常设立目的是为了辅助高等院校内的教学研究。马来西亚的全国20所公立大学之中,其中有15所设立大学博物馆,包括:马来亚大学理科大学国立大学博特拉大学工艺大学玛拉工艺大学国际伊斯兰大学沙巴大学砂拉越大学北方大学苏丹依德利斯师范大学英语Sultan Idris Education University马六甲技术大学登嘉楼大学英语Universiti Malaysia Terengganu伊斯兰理科大学英语Universiti Sains Islam Malaysia吉兰丹大学英语Universiti Malaysia Kelantan[202]

华社文物馆

约2010年左右开始,马来西亚华社出现许多民办的文物和纪念馆,策展人通过设立平台来进行采集、培育、宣导、传播和推广文化创意的工作项目,以为保存本土华人民俗的文化记忆英语Cultural memory、传承与发扬华人的传统文化、建构马来西亚华人对文化产业应具有的思考权,以及掌握马来西亚华人历史的诠释权。[203][204]

同时,一些华文学校在图书馆之外另设有“校史馆”,以保存华社办学发展的历史文献、陈列学校在各时期的人文与历史文物、展示师生教学的成果与荣誉,借此作为学生品德和人文教育的基地,塑造学生热爱自己的母校,更进一步热爱自己的社区与国家。[205][206]

参见

注解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