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高收入经济体
世界銀行對經濟體之分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高收入經濟體(high-income economy),根據世界銀行的定義,使用圖表集法[1]計算的人均國民總收入超過某個標準的經濟體,稱為高收入經濟體。此標準在2021年為12,695美元。

「高收入經濟體」雖然經常與「第一世界」 和「發達國家」混用,但在這些術語的定義有所不同:「第一世界」通常是指美國和北約同陣營的國家;而「發達經濟體」則不僅要高收入,還要有較先進的科技,因此某些高收入國家是發展中國家。例如:海灣合作委員會國家,因這些國家經濟過於依賴石油出口而被列為「發展中高收入國家」[2]。
高所得經濟體一覽
亞洲國家/地區(共14個)
大洋洲國家/地區(共7個)
歐洲國家/地區(共40個)
奧地利(1987-)
比利時(1987-)
丹麥(1987-)
芬蘭(1987-)
法國(1987-)
德國(1987-)
冰島(1987-)
愛爾蘭(1987-)
義大利(1987-)
盧森堡(1987-)
荷蘭(1987-)
挪威(1987-)
西班牙(1987-)
瑞典(1987-)
瑞士(1987-)
英國(1987-)
賽普勒斯(1988-)
安道爾(1990-)
列支敦斯登(1994-)
摩納哥(1994-)
葡萄牙(1994-)
希臘(1996-)
斯洛維尼亞(1997-)
聖馬力諾(1991-1993、2000-)
馬爾他(1989、1998、2000、2002-)
捷克(2006-)
愛沙尼亞(2006-)
斯洛伐克(2007-)
波蘭(2009-)
拉脫維亞(2009、2012-)
立陶宛(2012-)
匈牙利(2007-2011、2014-)
克羅地亞(2008-2015、2017-)
羅馬尼亞(2019, 2021-)
俄羅斯(2012-2014、2023-)
保加利亞(2023-)
法羅群島(1987-)(丹麥屬地)
海峽群島(1987-)(英國屬地)
馬恩島(1987-1989、2002-)(英國屬地)
直布羅陀(2009-2010、2015-)(英國屬地)
Remove ads
美洲國家/地區(共22個)
加拿大(1987-)
巴哈馬(1987-)
美國(1987-)
巴貝多(1989、2000、2002、2006-)
千里達及托巴哥(2006-)
聖基茨和尼維斯(2011-)
安地卡及巴布達(2002、2005-2008、2012-)
智利(2012-)
烏拉圭(2012-)
英屬維爾京群島(2015-)
巴拿馬(2017-2019、2021-)
蓋亞那(2022-)
百慕大(1987-)(英國屬地)
格陵蘭(1987-)(丹麥屬地)
美屬維爾京群島(1987-)(美國屬地)
開曼群島(1993-)(英國屬地)
阿魯巴(1987-1990、1994-)(荷蘭屬地)
古拉索(1994-)(荷蘭屬地)
荷屬聖馬丁(1994-)(荷蘭屬地)
波多黎各(1989、2002-)(美國屬地)
特克斯與凱科斯群島(2009-)(英國屬地)
法屬聖馬丁(2010-)(法國屬地)
Remove ads
非洲國家/地區(共1個)
塞舌爾(2014-)
曾是高所得經濟體的國家及地區
這些國家和地區在1987年-2017年的某些年份為高收入經濟體,但根據最近的分類是中等收入經濟體或低收入經濟體:
歷年標準
高收入經濟體的門檻在最初三年為美金6000元,後來依據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等五國的平均通膨率修改門檻,在2001年後,新增整個歐元區的平均通膨率[4]。為了不讓某個經濟體的人均收入剛好等於門檻,因此讓數據的個位數保持在0或5[5]。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