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高普尼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高普尼克
Remove ads

高普尼克(俄语:гопник罗马化gopnik发音:[ˈɡopnʲɪk]乌克兰语гопник罗马化hopnyk白俄罗斯语гопнік罗马化hopnik ) [1],又译戈普尼克,是对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不良分子的称呼,他们通常是工人阶级背景的年轻人士(女性被称为 gopnitsa ),大多居住在郊区[2],家庭教育程度低、收入低。[3]

Thumb
一名俄罗斯高普尼克蹲在赫鲁晓夫楼的楼梯间里。

高普尼克的集体名词形式是gopota(俄语:гопота),而这种次文化起源于俄罗斯帝国晚期的工人阶级社区,并在20世纪下半叶在苏联的许多城市逐渐在地下出现,[4][5]然而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在苏联解体带来的贫困之下,高普尼克次文化才真正遍地开花,[6]并流行至2000年代。2010年代末,尽管类似高普尼克的青年帮派在俄罗斯以及其他斯拉夫波罗的海国家仍然存在,但这股亚文化已大不如前。

Remove ads

词源

民间将гопник这个词中的ГОП解释为Городское Общежитие Пролетариата(本地无产阶级宿舍)的缩写,这些是布尔什维克政府在十月革命后为穷人创建的救济院,但实际上,这个词可能与象声词гоп(gop)有关,指“很快地抓住或打击某物”的行为,亦可能来自于俚语го́пать(gopat'),意思为“抢劫”。而《达尔辞典》则指出гопать一词是一个老俚语,指“睡在街上”的行为,可能与俄罗斯黑手党圣彼得堡的犯罪者有关。 [7]

“Gopnik”一词首次在出现书面语中是在Zoopark于1984年的歌曲《Gopniki》中。 [8]

典型印象

Thumb
2000年代初期秋明市的典型高普尼克

高普尼克爱穿AdidasPuma运动服,这股风潮是由1980年莫斯科奥运的苏联代表团带起。[9][10]他们亦爱吃葵花籽(在他们的俗语中被称为semki [семки]semechki [семечки]),尤以俄罗斯乌克兰的高普尼克为主。[10]这种亚文化亦与俄罗斯的香颂音乐,尤其是blatnaya pesnya英语blatnaya pesnya类的歌曲有关联。而2010年代起的网络迷因就将他们与Hardbass音乐联系起来。[11][12]高普尼克亦经常在公寓或学校等地方外脚后跟着地蹲踞,在俗语中被称为на кортахna kortakh,字面意思:在腿上坐)或на крабеna krabe ,字面意思:蟹形)。[13][14]这种行为起源于苏联的监狱文化,以避免坐在寒冷的地面上。他们还被认为容易滥用药物、酗酒、作出犯罪行为及引发球迷骚乱[14]

部分哥普尼克持有俄罗斯民族主义泛斯拉夫主义的政治立场,[15]尽管左派极右翼甚至新纳粹的哥普尼克社区亦存在。在俄罗斯,一些高普尼克持有强烈的反西方观点并支持普京政府。 [3]

Remove ads

参见

其他国家中类似的亚文化:

参考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