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慕容恪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慕容恪(320年代—367年),字玄恭,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鲜卑人。十六国时期前燕的政治家、军事家、宗室。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的第四子,景昭帝慕容儁弟。母亲高氏,爵封太原王。慕容恪在前燕屡立军功,不仅安定国家,更攻占东晋领有的洛阳,威震关中,使前燕的国势空前强大,颇有雄据北方,席卷中华大地之趋势。但慕容恪却在为国辅政8年余(360-367)后,不幸过世。而后前燕在一系列权力争斗中和强敌攻伐之下,迅速衰落,最后在他死后不过3年半,前燕政权就宣告灭亡了。

事实速览 慕容恪, 国家 ...
Remove ads

生平

征抚辽东-前燕文明帝慕容皝时期

慕容恪年幼时就已谨慎笃厚,深沈有大度,但因为母亲高氏并不得宠,所以没有被慕容皝所重视。直至慕容恪十五岁时,慕容皝才发觉他的才能,让他掌兵。多次随军出征,都多有奇策。

东晋成帝咸康四年(338年)

后赵天王石虎率步骑十万,水师十万与其父前燕辽东慕容皝一起进攻辽西段部鲜卑首领段辽,形成夹击之势,随后攻下辽西之地。但而后石虎以慕容皝不前来会师为理由,率军讨伐慕容皝,数十万大军前来围攻前燕都城棘城,沿途郡县响应石虎而叛变的便有三十六座城池之多,慕容皝见后赵大军兵势极盛,本想出逃,但在部将慕舆根玄菟太守刘佩的劝说力战下坚定了对抗石虎的决心[1][2][3]

后赵军队在前燕将士的抵抗下,围攻十余日却迟迟无法攻陷棘城,因此只好退兵。趁此时机,慕容皝派遣慕容恪率骑兵两千人在凌晨杀出棘城,大败后赵军队,斩首敌军三万多级[4]

咸康七年(341年)

经过慕容皝特使刘翔的努力下,东晋朝廷册封其父慕容皝为使持节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幽州牧、大单于、燕王并加殊礼。而后在冬十月,慕容恪被受命为度辽将军,出镇平郭(今辽宁盖州市)。慕容恪安抚怀柔当地民众,屡败高句丽军,令高句丽畏惧而不敢进犯前燕国境,继慕容翰和慕容仁后成功安定辽东[5]

东晋康帝建元元年(343年)

春二月,高句丽王高钊因前一年前燕的攻伐而元气大伤,遣使向前燕称臣。燕王慕容皝便归还其父乙弗利的尸体,将高钊的母亲留下作为人质。[6]

建元二年(344年)

燕王慕容皝领兵亲征宇文鲜卑头领宇文逸豆归,其中以慕容翰前锋将军,刘佩为副手,而后分别命令慕容军、慕容恪、慕容霸折冲将军慕舆根领兵,以三路并进的方式直逼宇文部。在慕容霸、等人的勇武下成功消灭宇文部,前燕领土辟地千余里[7]

东晋穆帝永和元年(345年)

冬十月,慕容恪再奉命进攻高句丽,攻陷南苏城(今辽宁丹东五龙山南)并留兵戍守。[8]

永和二年(346年)

世子慕容儁与慕容恪和慕舆根率骑兵一万七千人进攻夫余国,此役慕容儁居中指挥,而慕容恪则率军亲身杀敌,所向披靡,终俘获夫余玄王以及其部落共五万多人。而后慕容皝以余玄为镇军将军,还把女儿嫁给他为妻[9]

征战中原-前燕景昭帝慕容儁时期

永和四年(348年)

慕容皝去世,临死前嘱咐慕容儁要重用慕容恪。慕容儁即位后,亦对慕容恪颇见亲待。

永和五年(349年)

后赵皇帝石虎去世,国内因诸子争位而大乱,慕容儁决心乘时夺取中原,于是以慕容恪为辅国将军,与辅义将军阳骛辅弼将军慕容评合称“三辅”,慕容霸为前锋都督建锋将军。更选精兵二十多万,作好出兵的准备[10]

永和六年(350年)

慕容儁分三路大军南进,慕容恪任慕容儁所率军队的前锋,成功攻下蓟城(今北京)、范阳(今保定北京一带)等城池。随后慕容儁安排幽州各地攻下的郡县太守。

九月,慕容儁大军直逼冀州,攻下章武河间乐陵等郡,并以慕容评为章武太守,封裕(封衡之父)为河间太守,受慕容恪和慕容儁器重,可以百步不伤牛只射中毛发的贾坚为乐陵太守,治高城[11]

永和七年(351年)

慕容恪又攻中山,遭冉魏中山太守侯龛及守将白同固守所阻,于是留兵继续攻城,自己先攻常山。因慕容恪厚待投降的魏郡太守李邽,并与其一同回攻中山,令侯龛主动出降,慕容恪成功攻下中山,斩白同,并迁城内将帅、土豪数十家到蓟城,其余百姓的生活则一如往常,慕容恪军令严明,对于百姓秋毫不犯。

永和八年(352年)

冉魏皇帝冉闵攻下襄国(今河北邢台),灭后赵,于是据掠前燕夺取的常山、中山各郡,慕容儁于是命慕容恪攻伐冉魏。慕容恪追冉闵军,直至廉台(今河北无极东)才追上。慕容恪屡次不能战胜冉闵,因冉闵向来有勇猛的名声,且手下都是精兵,所以令燕军都忌惮他。慕容恪此时以冉闵有勇无谋、士卒饥疲来激励军心,亦听从参军高开建议引冉闵到有利于燕军骑兵作战的平地才决战。成功引冉闵到平地后,慕容恪分兵三路,决心引冉魏全力进击以铁锁连马构成的中军方阵,从而在侧翼袭击冉闵。最终冉闵兵败被俘,后又击杀前来袭击的冉魏将领金光,进据常山。因着同时叛变的段勤投降,慕容儁命慕容恪回镇中山,自己则率军进攻冉魏都城邺城,最终成功攻灭冉魏,入主中原。

八月戊辰,慕容恪受燕王慕容儁的命令与封弈阳骛攻打自称“安国王”的王午,王午见燕军前来紧闭城门固守,把冉闵之子冉操送给前燕,燕人把他们的庄稼砍掠一空后返回[12]。而后慕容恪屯兵安平,广积粮食、制作攻城器具等,隋后先后击败王午吕护李犊苏林等反抗前燕的力量。

十一月戊辰,慕容儁称帝,国号“燕”,年号“元玺”,史称“前燕”。慕容恪获授侍中卫将军[13]

永和九年(353年)

时任侍中、卫将军的慕容恪与抚军将军慕容军、左将军慕容彪等人屡次推荐时任给事黄门侍郎的慕容霸,说他具有改变当世的优异才能,应该对其付以重任。因此,景昭帝便任命慕容霸为使持节安东将军北冀州剌史,坐镇常山[14]

永和十年(354年)

夏四月,景昭帝开始封赏诸位宗室大臣,为众人加官进爵。其中慕容恪升任大司马、侍中、大都督、录尚书事,封太原王。已位极人臣。

永和十一年(355年)

冬十月,东晋镇北将军、齐公段龛因非议慕容儁叛晋称帝一事激怒慕容儁。十一月,景昭帝于是任命太原王慕容恪为大都督、抚军将军,以阳骛为副手,率军攻打段龛。景昭帝对慕容恪说道:“段龛军队强大,若他派兵拒守黄河河畔,无法渡河,那就转向直取吕护。”于是慕容恪便派轻军到黄河上观察广固城中段龛的意图。段龛之弟段罴,骁勇善战又有智谋。段罴对段龛进言:“慕容恪善于用兵,现在他兵力众多,若任他渡过黄河,进军城下,那时我们想投降,也不被允许了。请兄长固守城池,让我率精兵到黄河抵御,若战胜,兄长率大军跟进,定会成功。若战败,不如早点投降,还可保住千户侯之位。”段龛不听。段罴还是坚持,把段龛激怒,杀掉了段罴。

永和十二年(356年)

春正月,慕容恪渡过黄河,并于淄水大败前来迎击的三万段龛军,斩杀了段龛的右长史袁范,并抓住段龛之弟段钦,并进围段龛固守的广固(今山东青州市西北)。面对段龛坚守不出,慕容恪并未猛烈攻城,反而招降了段龛领下的王腾薛云等。及后段龛粮尽出城决战,被围城的慕容恪击败而狼狈撤回城中,被逼投降。后慕容恪又率兵成功抵御东晋泰山太守诸葛攸的攻击,进略河南等地。

东晋穆帝升平三年(359年)

十二月辛酉景昭帝慕容儁患病,对时任大司马的太原王慕容恪说:“我病得这么虚弱,恐怕是好不了。寿命长短,都没有什么可怨恨的了!不过现在东晋和前秦未除,景茂(慕容𬀩字)年幼,担心他应付不来。我想效法宋宣公,将皇位交给你,如何?”但慕容恪坚决拒绝的回道:“太子虽然年幼,但却是可以使恶人从良、让国家清平昌盛的明主,臣是何人,岂能干预正统?”,慕容儁怒道:“兄弟之间,就不要讲究虚伪的礼节了。”慕容恪再次回拒道:“陛下如果认为臣具有能够承担安定天下重责的才能,又为何认为臣就不能好好辅助少主!”慕容儁听后欣慰的开心说道:“你能做周公,我就没什么好忧虑的了。”并推荐李绩给慕容恪。后来慕容恪亦向慕容𬀩推荐李绩,但慕容𬀩因旧怨而不肯重用他。

摄政安国-前燕幽帝慕容𬀩时期

升平四年(360年)

春正月,慕容儁在邺城举行盛大的阅兵,想派大司马慕容恪和司空阳骛领兵征讨东晋,病情却急转直下,随后不久去世,年仅11岁的太子慕容𬀩继位,改元“建熙”,是为前燕幽帝。慕容儁临终时遗命慕容恪与上庸王司徒慕容评司空阳骛及领军将军慕舆根一同辅政。

二月,慕容恪于是升位太宰录尚书事,行周公事,总摄朝政。不过,当时作为太师辅政的慕舆根自恃战功显赫,显得高傲自大,看不起慕容恪。慕舆根为挑起事端以作乱,先以可足浑太后干政来挑拨慕容恪,说道:“今主上年幼,太后干政,殿下应预防意外的发生,以保全自身,况且如今大燕江山,多出自殿下之手,兄终弟及乃是自古有之,故殿下应废除主上,自立为帝才是,如此,才是我大燕的福气啊。”,支持慕容恪夺位。但慕容恪不受,说道:“公喝醉了?怎敢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言论,我等皆受先帝的托孤重任,怎可有此想法呢?”,慕舆根只好惭愧离去。吴王慕容垂以及皇甫真等人都劝他诛杀慕舆根,但慕容恪以皇帝新死,国家安稳为首要,决定忍耐。

慕舆根挑拨慕容恪不成,于是试图离间慕容𬀩母子和慕容恪,想要太后诛杀慕容恪等,但慕容𬀩却支持慕容恪,劝止了母亲。与此同时,由于前燕已经在灭冉魏后迁都邺城,留旧都龙城(今辽宁朝阳市)为留京,而慕舆根却思恋辽东祖地,对太后和慕容𬀩建议还都龙城,变相放弃中原。慕容恪知道后就与慕容评密奏慕舆根罪状,最终诛杀了慕舆根及其党羽。

面对皇帝新死,更发生了诛杀重臣的事件,国内都忧虑情绪都很高,但慕容恪却显得举止如常,出入都只有一人跟从,不肯加添守卫,于是令人心稍为安定。同时,原先征集在邺城的各郡军人都因为国家内部纷乱而经常逃跑,而邺城向南方领地的道路通讯仍不通,故慕容恪又命慕容垂为使持节、征南将军、都督河南诸军事、兖州牧、荆州刺史,镇守蠡台(今河南商丘),傅颜为护军将军,率领骑兵二万人南巡至淮河,终令国家安稳下来。

十一月,身为太宰的慕容恪想要任命李绩为尚书右仆射,幽帝慕容𬀩却因昔日曾经被李绩向其父说道喜好游猎音乐的旧怨,因而不允许。慕容恪屡次请求皆不被答应,而后慕容𬀩说道:“国家一切事务,皆委托叔父,但伯阳(李绩的字)这个人,就交给我处理裁断吧”于是李绩被任命为章武太守,最后在任上郁郁寡欢,不得志而死。

力夺洛阳

升平五年(361年)

据守野王,原本已归附前燕的河内太守吕护叛归东晋,被任命为冀州刺史。而后吕护想引东晋军队前来攻打前燕都城邺城。

于是在三月,太宰慕容恪率兵5万与冠军将军皇甫真率兵1万前去讨伐吕护。大军到了野王后,吕护环城防守,护军将军傅颜请求快速将其攻陷,以减少损耗,但慕容恪决定以逸待劳,起长围作持久战。

最终在围城数个月以后,成功逼得粮尽的吕护出击并大败对方,令其元气大伤,被逼出逃荥阳。慕容恪又招抚其余众。而后吕护再次背叛东晋,投奔前燕,前燕朝廷赦免其罪,任命他为广州刺史。及后慕容恪又派兵攻略许昌汝南陈郡等地,并派遣镇南将军慕容尘屯兵许昌。东晋驻洛阳的守军渐见孤立,援兵和粮食都缺乏。

东晋哀帝兴宁二年(364年)

前燕太宰慕容恪为了攻占洛阳而做了多方准备,派遣手下去招纳当地的士民,于是远近诸坞都归降前燕。之后便派遣他手下的司马悦希屯兵于盟津(今河南省孟津县东北,古代黄河渡口名),豫州刺史孙兴屯兵于成皋,以备之后的洛阳征讨。

兴宁三年(365年)

二月,太宰慕容恪与吴王慕容垂一同进攻洛阳,慕容恪对诸将说道:“众位常忧虑我不攻,如今洛阳城高而兵力疲弱,极易攻克,切勿畏懦而因此怠惰!”随后便下令攻打,当时洛阳守将东晋冠军将军陈祐已弃守洛阳,只余下扬武将军沈劲所率五百人守城。

三月,最终成功攻下洛阳,并俘虏了沈劲,慕容恪本想赦免他,但中军将军慕舆虔认为,沈劲乃是当世奇士,且不会为前燕所用,放他走必成后患,只好杀了沈劲。

而后慕容恪带兵一路攻陷崤山渑池等地,使得关中大为震动,连前秦天王苻坚赶紧率兵屯于陕城(今河南三门峡市以西)以防慕容恪来攻。

而后前燕任命左中郎将慕容筑为洛州刺史,镇守在金墉,吴王慕容垂为都督荆、扬、洛、徐、兖、豫、雍、益、凉、秦十州诸军事、征南大将军、荆州牧,领兵一万,镇守在鲁阳。慕容恪回到邺城以后,对于杀掉沈劲,觉得十分愧疚。

遗荐吴王

东晋废帝太和元年(366年)

三月,前燕太宰、大司马慕容恪与太傅、司徒慕容评,决心归政于已经17岁的幽帝慕容𬀩,将官印及权力交出去,但却被慕容𬀩拒绝。

太和二年(367年)

慕容恪很早就知道慕容垂的才能,并曾向慕容儁推荐[15]。不过慕容儁始终猜忌慕容垂,一直都不放心任用。

五月,慕容恪患病甚是严重,临死前慕容𬀩来询问后事,慕容恪于是向慕容𬀩推荐吴王慕容垂接替自己。他又知道慕容𬀩政不在己,慕容评常猜忌他人,于是也向慕容臧及慕容评推荐慕容垂为大司马。

不过,慕容评最终都没有听从慕容恪的话,反倒更逼慕容垂出走前秦,终招来前秦灭国。慕容恪死后,前燕举国痛惜,而桓温和苻坚知道慕容恪死讯后亦开始准备攻伐前燕。慕容恪获赐谥号

性格特征

  • 慕容恪高八尺七寸,严肃稳重。
  • 慕容恪虽综大政,但每事必与叔父慕容评商议,未尝独断。同时亦虚心对待士人,善于咨询他人意见,因应官员的才能而授官。而官员若有过失,慕容恪都不会当众揭破,也不会贬他们的官,只是调他们到别的位置,就作为对他们的贬谪。当时的人因为惭愧,都不敢犯罪,犯了小过亦会自责。另慕容恪亦擅长军事,守辽东、伐高句丽、征扶余、取中原、平段龛等各项战事都展现出其军事才能。桓温在慕容儁死后仍觉得未是时机攻伐前燕,就是因为顾虑慕容恪的才能,他不仅是战场上的强将,亦是能匡扶前燕的能臣。
  • 慕容恪为国尽忠,如曾有一个叫丁进方士,很得慕容𬀩宠信,更图讨好慕容恪,劝他杀死太傅慕容评。而慕容恪没有动容,亦不以他得皇帝宠信而顾忌,即上奏将其处斩。
  • 慕容恪带兵不以身份欺凌部属,而是加以恩惠与信任,在军务上则是把握大原则,不会太严苛,使士卒可以安心待在军营。平时营中虽然宽纵,对手看来好像有机可乘,然而警备严密,敌人来到却无法靠近,因此慕容恪打仗未尝吃过败仗。

评论

  • 慕容皝:“今中原未一,方建大事,智勇俱济,汝其委之。”
  • 段罴:“慕容恪善用兵。”
  • 王猛:“慕容玄恭信奇士也,可谓古之遗爱矣!”[16]
  • 崔浩:“慕容恪之辅幼主,慕容𬀩之霍光也。”[17]
  • 成海应:“玄恭之材之性, 似非夷裔之产也. 盖慕容氏, 部族英杰之多, 最于五胡, 而玄恭为最. 非但行师攻敌, 皆合机宜, 其忧国忠勤, 如孔明之于蜀也, 羊祐之于荆也. 使玄恭不死, 𬀩虽庸主, 独不可保燕乎. 殆鲜卑之运将竭, 玄恭安得久生乎. 秦虽强盛, 且王猛柄国, 在玄恭时, 无所著见矣.”[18]
  • ·张大龄:“慕容自龙骧以来,世豪东夏,其子孙俱英朗雄杰,发在童孺,天之所兴,其谁废之!太原德业迈于狐赵,吴王才器不下管萧。昔舜生诸冯,东夷之人可以其鲜卑而少之?偿而不死,更得明主事之,与吴王垂左提右挈,驱驾才俊,混一之业,指顾而定矣!乃吴王力足以讨评,而不为首乱;时足以取坚,而还其旧兵;威足以困丕,而开以生路,尤人所难者。至于八十之龄,取西燕如拾芥,挫魏兵如发蒙,真太原所谓命世之才也。后来亡国之主,犹自翘然,身在鼎俎,神色不变。盖先世大有功德,故子孙蹶而复奋,不若诸胡之一败涂地。予于和龙之君,独有取尔者以此。太尉裕平燕之日,欲坑广固,得韩范谏而止。呜呼!燕何罪哉!前燕开基,取之刘石。后燕恢复,夺之苻秦。燕何罪哉!而戮之若斯之惨也。太尉此举,不惟远愧三代吊伐之师,且近有怍于玄恭景略矣。惜哉!”[19]
  • ·王夫之:“五胡旋起旋灭,而中原之死于兵刃者不可殚计。殚中原之民于兵刃,而其旋起者亦必旋灭。其能有人之心而因以自全者,唯慕容恪乎!故中国之君,一姓不再兴,而慕容氏既灭而复起。围段龛于广固,诸将请亟攻之,曰:“龛兵尚众,未有离心,尽锐攻之,杀吾士卒必多矣,自有事中原,兵不暂息,吾每念之,夜而忘寐,要在取之,不必求功之速。”呜呼!恻悱之言,自其中发,功成而人免于死,可不谓夷中之铮铮者乎!”[20]

地位

唐宋武成王庙位列其中。[21]

家庭

  • 高氏,慕容皝的妾室,高氏不得宠,所以慕容恪年幼时没有被慕容皝所重视

子女

孙子女

注释

延伸阅读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