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魏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魏校(1483年—1543年),本姓李,字子才,一字子材,号庄渠,直隶苏州府昆山县人,明朝政治人物、儒学家。归有光之师。
生平
来自长洲庄渠李氏家族。高祖李恕(号彦行);曾祖魏琳(又作李琳,字以诚,号梅轩),因其从母的丈夫魏士珣无嗣,李琳出嗣魏家并改姓为魏。祖父魏锺(又作李锺,字元律,号朴隐)为魏琳次子;父魏奎(又作李奎,字孟文,号竹泉)为魏锺长子。母张氏。叔父魏壁(又作李壁,字仲文,号橘泉)为魏锺次子,其长子光禄寺典簿魏庠(又作李庠,字子秀,号东溪)的长女嫁归有光[1][2][3]。
弘治十七年(1504年)甲子科应天乡试第二名举人,十八年(1505年)中式乙丑科会试第七名,二甲第九名进士[4][5]。授南京刑部云南司主事,升陕西司员外郎、广东司郎中,改兵部职方司郎中,正德九年(1514年)养病,十六年(1521年)起为广东按察司副使,丁父忧,服阕,起为江西按察司副使,致仕,嘉靖六年(1527年)起为河南按察司副使[6],七年(1528年)改太常寺少卿,同年改大理寺右少卿,八年(1529年)升国子监祭酒,充经筵讲官,同年改太常寺卿、提督四夷馆,九年(1530年)致仕归里。二十二年(1543年)卒,二十四年(1545年)赠礼部右侍郎,谥恭简。与胡世宁、李承勋、余祐并称“南都四君子”[7]。
Remove ads
著作
魏校著有《周礼沿革传》、《春秋经世》、《大学指归》、《六书精蕴》、《庄渠遗书》等书。黄宗羲著《明儒学案》卷二有《恭简魏庄渠先生校》篇介绍其生平及思想。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