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鸣泽村
日本山梨縣南都留郡的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鸣泽村(日语:鳴沢村/なるさわむら Narusawa mura */?)是位于日本山梨县中南部的村,隶属于南都留郡。辖区地处富士山山脚下的缓坡,且皆位于富士箱根伊豆国立公园的范围内。当地人口集中在北部的鸣泽与大田和地区[1][2]。鸣泽村以被指定为日本天然纪念物的鸣泽冰穴与青木原树海等而闻名。村内也坐落着日本前内阁总理大臣安倍晋三生前的私人别墅[3][4][5]。
Remove ads
地理

鸣泽村约88%的面积被森林覆盖,其中87%为山梨县拥有的林地[6][7]。辖区地处富士山山脚下的缓坡,全域皆位于富士箱根伊豆国立公园的范围内[2][8]。北部隔着足和田山与富士河口湖町接壤,西部则为片盖山、长尾山、弓射冢等火山,当地的聚落与农地则分布在海拔900至1000米的缓坡上[9]。位于村内西北部的鸣泽冰穴是由富士山在贞观大喷发时喷出的熔岩所形成的熔岩洞,并于近代被指定为日本的天然纪念物[10][11][12][13]。而横跨富士河口湖町与鸣泽村的青木原树海则是在贞观大喷发后所形成的熔岩台地上生长的原生林,并同样于近代被指定为天然纪念物[2][14][15][16]。

由于鸣泽村所在地的地势较高,因此夏季较为冷凉,且降雨多集中在该季节;冬季的降雪量则较少[1]。
历史
关于村名“鸣泽”的由来有诸多说法[17]。其中一中说法为富士山的山顶附近在古时候有座池塘,当池水顺着山谷流下时会发出如雷鸣般的声响,故得名为“鸣泽”[17]。
鸣泽地区在战国时代由武田氏所统治[18]。天正10年(1582年),武田氏在甲州征伐中灭亡后,当地改由德川氏支配[18][19]。宽永10年(1633年),秋元泰朝拜领鸣泽在内的甲斐国都留郡共1万8千石,当地则由秋元氏统治约70年[20]。宝永元年(1704年),秋元乔知转封至武藏国的川越藩后,鸣泽改由代官江川太郎左卫门支配,并持续至明治维新时期[18][21]。
明治22年(1889年),日本实施町村制,并将鸣泽村与大岚村进行合并[22]。明治32年(1899年)5月16日,大岚村从鸣泽村分离,形成现今的鸣泽村[22][23]。2011年3月11日的东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在鸣泽村引发震度4的地震,并在当时造成山梨县全县停电[1]。
人口
鸣泽村的总人口数自1980年便开始增加,至2010年达到最高峰2964人,随后便呈现小幅度下滑的趋势[6][24]。至2015年的日本国势调查时为2921人[24]。当地的高龄人口数则在2000年超越幼年人口数,并在之后逐渐增加[24]。而根据统计,2020年鸣泽村的高龄人口占比为34.4%,高于山梨县和日本全国的平均值[7]。
![]() | ||||||||||||||||||||||||||||||||||
鸣泽村与日本全国年龄别人口分布比较图 (2005年资料) |
鸣泽村的年龄、男女别人口分布图 (2005年资料) | |||||||||||||||||||||||||||||||||
■紫色是鸣泽村
■绿色是全国 |
■蓝色是男性
■红色是女性 | |||||||||||||||||||||||||||||||||
鸣泽村人口变化
| ||||||||||||||||||||||||||||||||||
资料来源:日本总务省统计中心提供之人口普查数据 |
Remove ads
行政
经济
根据日本2015年的国势调查统计,鸣泽村的就业人口中约9.9%从事第一级产业,30.2%的就业人口从事第二级产业,其余的50.9%则从事第三级产业[28]。当地的就业人口多从事制造业,以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服务业和娱乐产业[24]。鸣泽村的农业以种植高丽菜、玉米、蓝莓、堇菜、牛蒡等作物为主,但近年来因就业人口高龄化等问题而导致耕地面积逐年减少[6][29][30][31]。而村内也拥有数座滑雪场,每年冬季吸引许多游客前来[32][33]。
教育
鸣泽村内仅设有鸣泽小学校,为当地唯一的学校;而村内的中学生多前往位于富士河口湖町的河口湖南中学校就读[6][34]。根据2022年4月的统计,村内共有142名小学生[35]。
交通

友好城市
外部链接
OpenStreetMap上有关鸣泽村的地理信息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