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鸽子军购案
英國與沙特阿拉伯於1985-2006年間進行的一系列軍售,被指涉及貪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鸽子军购案(阿拉伯语:اليمامة,罗马化:Al Yamamah),为英国与沙特阿拉伯于1985年-2006年间进行的一系列军事采购。于是次军购案中,沙特向英国出口日均60万桶原油,以换取英方向沙特阿拉伯皇家空军提供战机及导弹[1]。
是次军购案为英国有史以来最大型军售案[2],截至2005年为止共值430亿英镑,并可再赚取400亿英镑收益[3]。
然而,在鸽子军购案中,主承包商英国宇航及其后继公司贝宜系统,被指向沙特皇室成员及官员行贿。因此,该公司先后被美、英两国调查,最后更因制造假账而被美国法院判罚4亿美元[4];而在英、沙两国政府施压下,英国方面的调查却不了了之[5][6]。
背景
在鸽子军购案之前,沙特阿拉伯曾先后两次向英国进行军购,包括于1965年下订闪电战斗机、BAC-167攻击机及防空导弹,并于1973年再采购防空雷达及地勤服务,总值100亿英镑[7]。
及后,沙特于1970年代起一度改向美国采购战机。于1981-82年,沙特虽然成功透过海外军售计划,采购F-15C/D及E-3空中预警机。然而,美方为确保以色列空军优势,向沙方施加大量使用限制,甚至规定最多只能保有60架F-15[8],沙特因而决定恢复向英国采购战机[9],并于1984年7月首次考虑采购龙卷风战机[10] 。
军购案内容
“鸽子军购案”共分为四次进行,详情如下:
沙特阿拉伯于1985年9月原则上同意是次军购,其后于同月26日由英、沙两国防长签订采购备忘录[11],包括以下军机及武器:
- 72架龙卷风战斗轰炸机
- 48架为IDS型(当中GR1型、GR1A型及双座训练机,分别占28、6及14架)
- 24架为ADV型
- 30架鹰式教练机
- 30架PC-9教练机
- JP233跑道炸弹
- 海鹰反舰导弹
- ALARM反辐射导弹
- 天闪空对空导弹
上述武器及飞机于1987年起陆续付运,当中首批两架鹰式教练机于同年8月11日率先交付[12]。
1988年7月3日,英、沙再于百慕大签订另一份军售协议,总值60亿英镑,内容如下[13]:
- 48架龙卷风战斗轰炸机(均为IDS型)
以上飞机于1990年代初至1998年间交付。
继“鸽子I”及“鸽子II”军购案后,英、沙两国再于2005年12月签订“谅解文件”[14],以采购72架台风战斗机,总值50亿英镑,其后于翌年8月正式签约下订[15]。
而在2006年9月,沙特方面决定升级既有的龙卷风战斗轰炸机至GR4标准,总值25亿英镑[16]。这次亦是“鸽子军购案”中的最后一次采购。
贪污事件
在“鸽子军购案”当中,由于主承包商英国宇航(及后续的贝宜系统),被指透过行贿沙特皇室成员,以换取军购合约。因此,承包商与英国国防部曾被英、美两国调查。
早于1992年,英国国家审计处已就全案进行调查,并声称调查报告指出“并无证据证明国防部有份行贿”[17],但直至2006年仍一直坚拒发表报告全文[18]。
而在2003年9月11日《卫报》刊登有关“鸽子军购案”涉贿资金一事后,严重欺诈案办公室于翌日决定介入调查[19],主要针对贝宜系统怀疑向沙方行贿2000万英镑,以及该公司与一家名为“Travellers World Limited”公司之关系[20]。至翌年11月,当局拘捕两人[21]。
2005年尾,严重欺诈案办公室引用《2001年反恐、犯罪及保安法案》第12条发出指令,要求贝宜系统就此案提供相关离岸付款纪录,但被拒绝[22]。
在调查进行超过三年后,沙方于2006年12月初向英国施压,要求当局必须于10日内终止对“鸽子军购案”涉贿调查,否则将改向法国下订阵风战斗机[23]。
至同月14日,严重欺诈案办公室突然以“维护国家及国际安全”为由,宣布终止调查[5];翌日,时任英国首相贝理雅又指出是次决定以“国家战略为先”,而非为争取军火外贸市场[24]。然而,此决定已被包括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各方公开质疑,并纷纷促请英方重启调查[25][26]。
2007年6月,贝宜系统开始被美国司法部调查,涉及该公司怀疑通过美国银行系统(包括里格斯银行[27]),向班达尔亲王提供15亿美元贿款,以换取“鸽子军购案”成事[28]。
虽然贝宜系统最后并未因此案被判行贿罪成,但由于涉及制造假账,仍于2010年被美国法庭判罚4亿美元[4]。
参考资料
相关条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