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麻醉风暴
臺灣電視連續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麻醉风暴》是一部2015年的台湾电视剧,由曾瀚贤制作,萧力修执导,黄健玮、吴慷仁、许玮甯和黄仲崑主演,2015年4月1日起至同年4月8日止于公共电视HD频道首播,并于同月25日起于公视主频播出,共6集。故事叙述麻醉医师萧政勋因为一起医疗疏失而遭到停职,追查之下发现背后牵涉了许多内幕,进而被卷入一场风暴之中。剧情涉及了医疗纠纷、医疗人球等台湾医疗环境面临的议题。
剧集在播出后佳评如潮,诸多麻醉科医师都认为其写实的程度超乎想像,麻醉科医师侯文咏也盛赞该剧“让台湾沈寂已久的医疗剧,浮现了新的风格与方向”。《麻醉风暴》更在第50届金钟奖中的迷你剧集类别拿下最佳迷你剧集、最佳男配角、最佳编剧与最佳导演四座奖项。
Remove ads
制作
《麻醉风暴》改编自黄建铭参加中华民国文化部电视剧本征文比赛的作品《恶火追缉》,该作品赢得第四届电视节目剧本创作奖短篇组潜力奖。黄建铭原创的情节本属推理警探剧,但考虑到拍摄成本,将主题改为医疗剧,探讨医师劳动环境与医疗资源问题。[2]黄建铭以麻醉科医师为故事主角,原因是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是十分重要却常被忽略的角色。他阅读资料时发现,麻醉医生人数少,普遍过劳,工作量繁重。[2]黄建铭完成剧情架构后,另一位编剧王卉竺加入,医疗顾问黄英哲医师也参与讨论,确认剧中的专业术语和医疗行为符合实情。[3]
制作人曾瀚贤认为趋势剧必须与在地社会连结,《麻醉风暴》结合了台湾医师过劳和人球事件的议题,切实反映台湾的医疗环境。该剧呼应台湾医疗体系危机的情节引发诸多医界人士共鸣,曾瀚贤也因此剧而接触了不少医界人士,他进而举办医疗讲座和影展来突破虚构与现实的界线,促进医疗体系、一般民众与政府部门的对话,唤醒社会对医疗环境的重视。
《麻醉风暴》是导演萧力修的首部电视剧作品,内容包括医疗纠纷、医师过劳、医院成本控管、医院评鉴、医疗人球和校园霸凌等。萧力修亦在剧中加入推理情节,借此反映出人性的黑暗,让观众“一起思考生命的核心价值”。他希望表达即使身处不完美的体制、面对现实,也不能失去天真的心。
Remove ads
男主角萧政勋由黄健玮饰演,包括他自己在内,在他所任职的仁欣医院中仅有两名麻醉医师,因此他经常必须一肩扛起整栋医院的麻醉工作[4]。黄健玮表示萧政勋原本预定由吴中天出演,而自己原本预定演出配角叶建徳,但因为吴中天无法出演,黄健玮因此成了主角[5]。黄健玮在拍摄期间几乎整天待在医院[6],逼迫自己在两个星期内熟记医学及麻醉学相关专有名词,同时观察麻醉医师在现场忙碌的样子[7]。他希望能透过这部剧集向观众传达医疗前线的状态[4],也希望观众在看完剧后能对台湾医护人员有更多的同理心[8]。黄健玮认为萧政勋这个角色想要取回自己与社会的连结,也想要向自己与他人证明自己值得被爱。虽然在设定上,萧政勋与杨惟愉是旧识,但剧中并没有明示两人的过去,为了让角色的互动更完善,黄健玮和许玮甯一起设计了两位角色过去的相处过程,甚至添加了许多编剧没有设计的剧情。除此之外他也与饰演叶建德的吴慷仁进行了类似的讨论,透过添加一些小细节,让两个角色的互动更为完整[4][9]。整体而言,许玮甯建立的是内在的情感,吴慷仁建立了外在的连结[5]。
女主角杨惟愉由许玮甯饰演,她是精神科医师,也是萧政勋的咨商师,虽然尽力地在他面前维持专业形象,但在萧政勋崩溃后,杨惟愉的形象也为之转变[10]。许玮甯表示自己与剧中角色相似,都是倾听者[11]。虽然杨惟愉是心理医师,但角色的形象却不是典型的心理医师,而是内心也有问题的女生[12]。她在剧中的造型是金色长发、身穿紧身皮衣并驾驶重型机车,虽然此造型是以《龙纹身的女孩》的主角莉丝·莎兰德做为参考[4],但其金色长发的造型被认为与在《魔戒电影三部曲》里奥兰多·布鲁饰演的勒苟拉斯很相似,而许玮甯亦表示自己在片场的外号就是“神射手”[13][14]。她为戏首次尝试驾驶重型机车,虽然拍戏过程中曾因无法支持机车重量而被车压伤腿部[15],但她认为女性骑重型机车是件很酷的事[16]。为了饰演心理医师,她参考了美国学者布芮尼·布朗的著作《脆弱的力量》[4],因为比起学习心理学专业知识,许玮甯的准备更着重于了解人性脆弱的一面,她认为面对诸多病人的麻醉医师具有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但社会大众却鲜少想到医师自己也很需要被治疗[12][4]。
吴慷仁饰演八面玲珑的保险业务员叶建徳,但剧情后期揭露他是为了报复陈显荣并企图改变体制的医师[17]。吴慷仁认为台湾的戏剧类型并不多元,太多描写亲情和爱情的作品,而《麻醉风暴》很吸引人、可能性很大,便接演了该部作品[18],他自认和剧中角色的共通点是对不公不义的事都感到愤世嫉俗[19]。虽然这是吴慷仁首个不涉及恋爱情节的电视剧角色,但他表示偶像剧表达感情的方式太直白,不太具有人性,在《麻醉风暴》中不谈感情反而轻松[20]。他也表示由于剧集的节奏很快,角色的形象必须很鲜明,而如何透过剧组的集体创作达到这一点正是好玩之处[18],谈到角色前后的反差,吴慷仁认为必须要先让观众喜欢角色,否则到了后期,即使角色的行为合情合理也可能不吸引人。[17]
医院院长陈显荣由黄仲崑饰演,陈显荣乍看之下是刚正的院长,但却与医界的黑暗面有所牵连[21]。他一方面为了通过评鉴而不择手段,另一方面却又为了改变体制而尽力争取资源[22]。萧力修表示,当医疗行为涉及疏失或造成无法预期的伤害时,医师必然面对这个问题;而陈显荣在剧中的选择是牺牲小我,完成大我。[10]
《麻醉风暴》单集的制作费约新台币200万元,全剧在医院内取景拍摄。拍摄偶像剧通常较容易借到场地,因为能提升形象或发挥宣传效果,但《麻醉风暴》是当时台湾观众不熟悉的职人剧,而且有关医疗权力斗争、贪腐、过劳等议题,许多医院都拒绝合作,最终找到六、七家医院拼接场景才完成。剧组也表示,台湾的医院经常挤满了人,因此大多只能用清晨时间拍摄,必须尽可能缩短工作时间。[3]
导演萧力修努力让剧中的医疗程序不与现实脱节,希望得到医疗从业人员的认同,这是拍摄过程中较耗费精力的环节。为了避免出现错误,剧组邀请新北市三重板桥联合医院的麻醉科主任黄英哲和护理师何立珊担任医疗顾问。他们事前替演员上课,拍摄医院场景时他们也在旁指导并审视细节,包括手术所需的器材及流程,都是和顾问一起讨论后才完成。例如拍摄第二集的手术过程时,演员必须严谨重现医疗顾问示范的动作,尽可能不遗漏任何细节,这幕戏虽然在剧中只占20分钟,却拍摄了18个小时才完成。
萧力修表示,这是一群能量很强的演员,他们让这部戏顺利完成。他认为如果演员有自己的想法,那就应该给他们发挥空间,而不是全权由导演决定。他还表示如果有机会重拍,想找黄健玮一起执导。
Remove ads
《麻醉风暴》的完整剧集自2015年4月1日起至4月8日止于公共电视HD频道播出,并在4月2日于Yahoo!奇摩影音平台播出首集[23],之后在同月25日起于公视主频首播[20]。此种罕见的做法是希望先透过网络累积声量并让评价发酵,建立一定口碑后再借此拉抬主频的收视率。[24][25][26]LiTV 线上影视于2023年8月22日上架。
剧情大纲
Remove ads
回响
“看完(麻醉风暴)的感想,只能说是‘惊艳’。先是‘诚恳’,接下来是‘医疗专业’、是‘戏剧专业’上的惊艳……那种惊艳,像是在黑暗中,发现了一盏灯,在沙漠里面,看见了一座花朵盛开的花园那样的惊艳。”
在《麻醉风暴》的预告影片推出后便受到不少网友赞赏,部分网友将之视为2006年医疗题材电视剧《白色巨塔》的后继者[6],而在正式播出后亦是佳评如潮,根据公共电视自身公布的数据,《麻醉风暴》的平均收视率为0.39[31]。影视网站娱乐重击将之与《出境事务所》评为2015年台湾电视剧的两大支柱[32]。《麻醉风暴》受到的赞誉包括剧情环环相扣[28][33],情节精巧、专业又细腻[34][35],巧妙结合推理与医疗的元素[36],犯案动机与台湾医疗崩盘危机紧密结合[37]。有评论指出,相较于《白色巨塔》着重于医院内部政治的角力与权力的斗争,《麻醉风暴》描述了诸多台湾医疗环境的困境,也就是医疗从业人员的不足与过劳[24]。台湾麻醉科医师、医学题材小说《白色巨塔》的作者侯文咏在观赏《麻醉风暴》之后十分惊艳,他形容那种惊艳就像“在黑暗中,发现了一盏灯”、“在沙漠里面,看见了一座花朵盛开的花园”[30][1]。侯文咏指出拍摄医学剧的困难点之一是过于专业,但过于严肃又无法引起共鸣,而《麻醉风暴》的手术及麻醉细节十分写实,剧情更是写实地描绘了崩坏的医疗体系[6]。台湾医疗劳动正义与病人安全促进联盟理事、天主教圣马尔定医院麻醉科主任储宁玮赞赏《麻醉风暴》忠实呈现了医疗现场细节[38],他原本抱着找出剧中瑕疵的心态看戏,但在看了前两集后对其讲究的程度瞠目结舌,并表示剧中麻醉医师的言行举止与平时的自己如出一辙。不过他也批评剧中的精神科医师与现实有些许差距,因此他建议拍摄一出以精神科为主题的戏剧[39]。媒体人麦若愚认为《麻醉风暴》不但不逊于美剧《急诊室的春天》,更胜于当今的台湾电影[40]。
除了点出台湾医界面临的问题,《麻醉风暴》也引发电视娱乐圈工作者的反思。电影制片人叶如芬称赞,在台湾现今的戏剧环境中,《麻醉风暴》与众不同,不仅难得而且很有勇气[41]。侯文咏也认为《麻醉风暴》让台湾沉寂已久的医疗剧,浮现了新的风格与方向[6]。中正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教授黄俊儒撰文评论,指出《麻醉风暴》是台湾戏剧自《白色巨塔》和《大医院小医师》后久违的医疗题材电视剧,因为此类知识性作品极仰赖专业和考证,往往令人却步,才让台湾充斥粗制滥造的乡土剧和无病呻吟的偶像剧[42],或是把心电图贴片贴到额头上、插管像在喝珍珠奶茶一样的荒诞剧情[43],而《麻醉风暴》的知识厚度正是让它能言之有物、与众不同的要素,但又没有阐述大道理的菁英姿态[43]。黄俊儒还指出此类“知识剧”能够提供观众精神上的富足,理应有其市场,问题可能出在影视工作者[44][45]。公视节目部经理丁晓菁指出,正因为《麻醉风暴》完全衔接了台湾面临的问题,是一部“有根”的作品,因此即使文化与情境不尽相同,故事同样能打动国外的观众。她强调“台湾明明是充满故事的宝地,但没有人投资创作者,把这块土地的故事写出来”,并说明公视就如同投资人才的实验室,而《麻醉风暴》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的迷你剧。[46]
长庚医院医师刘育志认为《麻醉风暴》间接使得恶性高热这种疾病更为人所知,他引用台湾麻醉医学会的资料,指出全台湾四百七十余家医院中仅有廿二间医院备有恶性高热的的解药单挫林,并谴责这种为了节省成本而罔顾病人性命的做法[47][48]。而这部剧集亦使得一些麻醉医师接受采访或撰文论述,阐述麻醉医师工作的甘苦以及台湾医师界面临的困境[49][50]。成大医院实习医师廖伟翔撰文评论,指出《麻醉风暴》除了反映现实问题,还提出一个亘古难题:“人要如何在体制下兼顾求生与良心”,并说明人在求生时忽略良知的行为就像是自我麻醉。[29]
《麻醉风暴》走红后,不但让导演萧力修名声大噪[51],也让剧中几位主要演员受到瞩目。台大麻醉科教授孙维仁医师十分赞赏黄健玮的演出,他甚至怀疑黄健玮是专业的医师兼差演出,并且想建议台湾麻醉医学会颁发荣誉会员奖给他[52][49]。媒体人麦若愚赞赏男配角吴慷仁的表演幅度很大[40],也有些网友则认为他在剧情后期比黄健玮更抢戏,可以和黄健玮一同角逐金钟奖最佳男主角奖。[53]
Remove ads
《麻醉风暴》在第50届金钟奖中入围七个奖项,并赢得四个奖项,被认为是金钟奖迷你剧集的最大赢家。[22][54]
续作
在剧集完结后,有不少人希望原班人马能继续演出第二季[55],而其续作《麻醉风暴2》在2016年开拍并远赴约旦和叙利亚取景[56],自2017年9月9日起至同年10月28日止于公视主频首播[57],共13集。《麻醉风暴2》的故事承接《麻醉风暴》的情节,描述前作剧情主线医疗人球案的幕后真相。剧集在上映前就因为远赴约旦拍摄而受到瞩目,剧中亦有不少引起关注的亮点,而结局则获得了两极的评价。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