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黄启聪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黄启聪(英语:Manfred Wong,Wong Kai Chung),香港乐评人及杂志编辑,独力出版音乐杂志《Headlines》多年。

生平

黄启聪约出生于1958年,成长于油麻地,从电台节目及庙街一带接触各种音乐。[1]

中三时[1][2](1975[2]或1976年[3])他开始阅读外国音乐杂志,并开始撰写乐评投稿,获报刊刊登。毕业后他以此为业,于不同报刊撰写乐评及音乐资讯专栏,曾任杂志《年青人周报》及《偶像》的编辑[1][2]。1980年代末创办音乐杂志《Headlines》,长期担任总编辑[2]。热爱收集唱片的他,也将撰写乐评视为免费获得唱片的途径[1][2]。曾以资深乐评人身份接受访问及出席讲座[4][5][6][7]。亦担任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CASH)所举办的CASH金帆音乐奖评审、顾问多年[8][9],2017年与其他六名资深乐评人包括黄志华黄志淙袁智聪冯礼慈左永然周凡夫获CASH金帆音乐奖表扬其贡献[10]

对于唱片及刊物出版,黄启聪均坚持实体的重要性[2][3]。对音乐的看法方面,他重视曲调多于歌词[11],但他自己亦尝试过创作流行曲歌词。[3][12]:413[注 1]

亦有指他曾出版过电子游戏刊物。[11]

Remove ads

歌词创作

  • 太极《恋爱天分》(1986年)[12]:15
  • 太极《理想都》(1989年)[12]:16

参与电视节目和评审

音乐杂志《Headlines》

1987年,黄启聪与旧同事文隽[注 2]欲自立门户,两人合资创办了音乐杂志《第一线》[11]。约一年至两年后[11][1],以电影业为正职的文隽不看好杂志前景,于是退股,自此杂志一直由黄启聪独资经营及担任总编辑[1]。1993年他又推出过一本刊物《Best Buy》,半年后《Best Buy》与《第一线》合并为《Headlines》[11](或中文名称“第一线”与英文名称并列[2][1])。

《Headlines》的定位是免费音乐杂志,主要放于唱片店免费派发,以广告为收入来源[1][11]。内容除香港音乐圈外,亦包括各国唱片资讯及评论推介,在香港具有一定知名度[2]。早期该杂志为周刊,但因本地唱片业及出版业逐渐萎缩,后曾改为双周刊,再改为月刊形式出版至[1]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期间仍继续出版[3]。杂志一直小本经营,最初有五名职员[1],在经营日渐困难下,规模缩减至黄启聪与其太太独力编采。[3][2]

至2020年代,该杂志已出版逾37年,被视为香港罕有的“长寿”音乐杂志,及硕果仅存的免费音乐杂志(实体类)。[3]

Remove ads

备注

参考来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