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黄负生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黄负生(1891年7月23日—1922年4月7日[1]:54[2]),原名风清,祖籍安徽省休宁县,生于湖北武昌[a],早期中国共产党武汉地区人物[1]:54。

生平
1891年7月23日,黄负生生于湖北武昌[a]。幼年丧父,依靠母亲做针线和纺织艰难抚养成人[1]:54。
早年就读于武昌工业传习所。1913年,任武昌中华大学国文教员。1917年10月,和恽代英等发起组织互助社。1919年,参加和领导武汉地区的反帝爱国运动[3]。次年秋,参加湖北共产主义小组,系主要成员之一[4]。热心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1921年秋,任中共武汉区执委会宣传委员兼《武汉星期评论》主编[5]。时任中共武汉区执委会书记包惠僧回忆:“因为当时我们的经济力有限,除了我已成了一个职业革命者以外,黄负生、陈潭秋、刘子通、陈荫林(陈潭秋八弟)、李汉俊诸同志都是一面教书,一面为党工作,只有项德英 (项英)由党开支最底限度的生活费 (每月15元)。”当时,中共活动经费十分困难,黄负生除在中华大学任教外,还在湖北女师、致中公学、武汉中学等多所学校兼课,拿到薪水除养家外,全部拿出来办刊和充当党组织经费[1]:54—57。
1922年4月7日[2],黄负生因病在武昌逝世[6]。郑凯卿将其安葬于武昌洪山[1]:57。
1945年6月,在延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追认黄负生为革命烈士[2]。
Remove ads
亲属
黄负生逝世后,妻子王纯素在陈潭秋等人照顾下,遵照黄负生遗嘱到江西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教工人缝纫,学习文化,自食其力。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王纯素带着儿子黄钢(时名宏济)、女儿黄铁(时名宏世)回到武汉。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将兄妹二人送到延安。其后,二人长期从事党的宣传文化工作,成为中共新闻、文艺干部和作家[1]:57。
备注
参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