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黑木和雄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黑木和雄(日语:黒木和雄/くろき かずお,1930年11月10日-2006年4月12日)是日本电影导演。代表作有《暗杀坂本龙马》、《节日的准备》、《明天》等。
简介
黑木和雄在母亲娘家三重县松阪市出生。[1]先后居住于兵库县神户市、宫崎县饭野町(现海老野市),五岁时随父亲工作迁往满洲,少年时代在满洲度过。[1]1942年返回日本,中学起在祖父母居住的宫崎县海老野市长大。[1]毕业于宫崎县立小林中学(旧制)、宫崎县立都城泉丘高等学校。受高中恩师推荐进入同志社大学法学部深造。毕业后进入岩波映画工作。1958年凭借《东芝电气车辆》开启导演生涯。此后虽主要执导宣传片,但以火力发电厂宣传片为载体却采用前卫表现手法的《海壁》(1959年)、《纪实报道 炎》(1960年),以及受阿兰·雷乃导演影响的北海道宣传片《吾爱北海道》,均以独特纪录片风格引发关注。他与土本典昭、小川绅介等岩波映画的年轻电影人交往密切,是该群体中的领军人物。

1962年离职成为自由导演,1964年执导了聚焦东京奥运前夕君原健二的《马拉松选手的记录》。但因与东京电影公司高层产生分歧,深感宣传片框架的局限性,此后便转向了最初向往的剧情片领域。1966年首部剧情片《飞不了的沉默》虽由东宝制作,却因前卫风格遭禁映,最终通过ATG发行。该片经川喜多佳子奔走促成海外展映,获马克·阿莱格雷、皮埃尔·布隆博格等影人高度赞誉。布隆博格曾邀其赴法合作拍片,但因沟通障碍未能成行。[1]然而该片竟在禁映美国电影的古巴上映并广受好评,由此促成1969年执导日古首部合拍片《古巴恋人》,由土本典昭担任制片。[1]

1970年,他与ATG合作推出大胆改编自高桥和巳同名小说的《日本的恶灵》。该片由脱离创造社的中岛正幸担任制片,半数制作经费由漫画家福地泡介提供。此后他仍以ATG为制作基地持续创作,1970年代中期的《暗杀坂本龙马》与《节日的准备》描绘了奔涌的青春群像,催生了大批狂热影迷。《暗杀坂本龙马》制作源于酒友夏文彦向黑木提出“想为你制作电影”的邀约,制作资金亦是依靠夏与另一位制片人黑田征太郎的人脉筹集。[2]
1975年荣获艺术选奖新人奖。1984年起作为文化厅新进艺术家海外研修员赴海外留学。1988年推出以原子弹爆炸为主题的力作《明天》,虽获艺术选奖文部大臣奖,但1990年代陷入长期创作停滞期。进入21世纪后,他接连推出《雾岛美丽的夏天》《如果和父亲一起生活》等大型杰作,被公认为日本电影界代表性大师。《明天》、《雾岛美丽的夏天》、《如果和父亲一起生活》被称为战争安魂曲三部曲。
2006年4月12日因脑梗塞逝世,享年75岁。[4]原定同年8月12日公映的《纸屋悦子的青春》成为其遗作。他生前构思多年欲拍摄描绘战前名导演山中贞雄的电影,终未能实现。
Remove ads
主要作品
- 1966年,《飞不了的沉默》
- 1969年,《古巴恋人》
- 1970年,《日本的恶灵》
- 1974年,《暗杀坂本龙马》
- 1975年,《节日的准备》
- 1978年,《原子力战争》
- 1980年,《直到黄昏》
- 1983年,《泪桥》
- 1988年,《明天》
- 1990年,《浪人街》
- 2000年,《扒手》
- 2002年,《雾岛美丽的夏天》
- 2004年,《如果和父亲一起生活》
- 2006年,《纸屋悦子的青春》
获奖
- 1974年,电影旬报日本电影十佳(《暗杀坂本龙马》)
- 1975年,电影旬报日本电影十佳(《节日的准备》)
- 1975年,艺术选奖新人奖[5]
- 1988年,电影旬报日本电影最佳导演、日本电影十佳(《明天》)
- 1988年,报知电影奖作品奖(《明天》)[6]
- 1988年,艺术选奖文部大臣奖(《明天》)[5]
- 1990年,电影旬报日本电影十佳(《浪人街》)
- 2000年,电影旬报日本电影十佳(《扒手》)
- 2003年,电影旬报日本电影最佳导演、日本电影十佳(《雾岛美丽的夏天》)
- 2004年,电影旬报日本电影十佳(《如果和父亲一起生活》)
- 2004年,山路文子电影奖年度电影奖(《如果和父亲一起生活》)[7]
- 2004年,每日电影奖导演奖[8]
- 2004年,日刊体育电影大奖最佳导演
- 2006年,电影旬报日本电影十佳(《纸屋悦子的青春》)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