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虎斑蝶

一种蝴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虎斑蝶
Remove ads

虎斑蝶学名Danaus genutia,英文俗名:Common Tiger, Indian Monarch, Orange Tiger,别名:黑脉桦斑蝶、拟阿檀蝶、黑条桦斑蝶、虎纹青斑蝶等)是属于蛱蝶科的一种蝴蝶,是斑蝶属的一种,并演化出15个亚种。广泛分布于东洋界澳新界。模式产地为中国广东[1]

事实速览 虎斑蝶, 保护状况 ...

成虫全年可见,栖息在林缘,草地等开阔环境。飞行缓慢,爱访花。雄蝶后翅具有袋状构造,名叫性标,雌蝶则无此构造。幼虫寄主为夹竹桃科萝藦亚科植物。[2]

Remove ads

语源

中文蝶名以“虎”作这种斑蝶的命名,源如其橙红色的翅膀配上翅脉的黑色线条,这种警告色的花纹与老虎身上的花纹相似,因而得名。[3]

分布

此种分布于中国河南西藏江西浙江福建四川云南广西广东海南香港)、台湾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4]

形态

虎斑蝶的生命史
Thumb
Thumb
终龄幼虫
Thumb
Thumb
成虫

躯体、头、胸呈黑褐色,上有白色斑点与线纹。腹部橙色,腹部腹面及侧面有小白纹及白点。雄蝶前足跗节细而末端尖,雌蝶则膨大。前翅翅形近三角形,翅顶圆弧状。后翅甚圆,外缘稍呈波状。翅背面底色橙色,翅脉及其两侧明显黑化。前翅翅端附近黑褐色,内有白斑并约略形成一斜带。黑褐色部分后侧有一暗褐色区域延伸入中室至翅基。后翅翅缘有黑褐色边,内有白点。[2]

雌雄斑纹相似,雄蝶于后翅CuA2室内有黑色袋状构造,其开口贴近CuA2脉,且CuA2,脉于相应位置向外侧弯曲。袋状构造内藏黑褐色特化鳞。翅腹面斑纹类似背面,但白色斑纹较发达,前翅翅顶多一浅褐色斑。雄蝶于后翅袋状构造位置隆起,并有一白纹。缘毛黑白相间。[2]

习性

一年多代。全年四季可见。出没于海拔0-2000米地区的常绿阔叶林、开阔早地和海岸林。飞行缓慢,常在花丛上觅食[2][3]。幼虫的寄主皆为夹竹桃科萝藦亚科植物,例如[5]

亚种

  • D. g. genutia
- 指名亚种,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中国海南、台湾、中南半岛泰国马来半岛、马来西亚浮罗交怡、新加坡)[6]
  • D. g. sumatrana (Moore, 1883)
- 分布于印尼苏门答腊东北部及西部[7]
  • D. g. intermedia (Moore, 1883)
- 分布于马来西亚马六甲新加坡[7]
  • D. g. conspicua (Butler, 1866)
- 分布于印尼苏拉威西岛南部[8]
  • D. g. niasicus (Fruhstorfer, 1899)
- 分布于印尼尼亚斯岛[9]
  • D. g. intensa (Moore, 1883)
- 分布于印尼爪哇岛巴厘岛巴韦安岛婆罗洲[7]
  • D. g. partita (Fruhstorfer, 1897)
- 分布于印尼小巽他群岛[10]
  • D. g. leucoglene (C. & R. Felder, 1865)
- 分布于印尼苏拉威西岛北部[11]
  • D. g. tychius (Fruhstorfer, 1910)
- 分布于印尼塞拉亚群岛[12]
  • D. g. telmissus (Fruhstorfer, 1910)
- 分布于印尼布顿岛[12]
  • D. g. wetterensis (Fruhstorfer, 1899)
- 分布于印尼韦塔岛帝汶岛[9]
  • D. g. laratensis (Butler, 1883)
- 分布于印尼塔宁巴尔群岛[13]
  • D. g. kyllene (Fruhstorfer, 1910)
- 分布于印尼达马尔岛卡伊群岛[12]
  • D. g. alexis (Waterhouse & Lyell, 1914)
- 分布于澳洲西北部及北领地一带[14]
  • 未命名亚种 Vane-Wright & de Jong, 2003
- 分布于印尼图康伯西群岛[15]
Remove ads

参考

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