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1918年列支敦士登政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1918年列支敦士登政变[1],又称贝克政变,是一起由列支敦士登基督教社会人民党党魁威廉·贝克发起的事实上的政变。此政变迫使时任列支敦士登首相利奥波德·弗赖赫尔·冯·伊姆霍夫及其内阁辞职,并移交权力至马丁·里特领导的临时执行委员会,直至同年12月7日。

事实速览 1918年列支敦士登政变, 日期 ...
Remove ads

背景

自从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列支敦士登公国对战争保持中立,但该国政府和大部分民众都支持同盟国,尤其是自1852年和列支敦士登阶成关税同盟的奥匈帝国一方。然而,大部分的列支敦士登政府成员意想不到战争持续如此之久,以及该国在粮食或经济上完全没有做好任何应对战争的准备[2]。此外,由于相信战争很快就会结束,列支敦士登没有官方宣布其中立地位,导致法国俄罗斯英国拘留了列支敦士登国民并没收了他们的部分资产[3]。这使得列支敦士登政府发表了各种声明来宣布该国的中立性和独立性[2]

Thumb
1914年4月起担任列支敦士登首相的利奥波德·弗赖赫尔·冯·伊姆霍夫

列支敦士登需要依赖奥匈帝国的粮食供应,但自从1914年9月起,奥匈帝国给列支敦士登所提供的食品数量开始减少,并立即导致大量列支敦士登居民不再支持战争。此外,由于列支敦士登和奥匈帝国的紧密关系,另一个中立国瑞士收到了英国和法国的施压,停止了对列支敦士登的食品提供。[2]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