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1924年广州工商团冲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1924年,广州爆发商团事变。广东革命政府扣留广州商团从欧洲购买的武器,引发双方矛盾。广州商团通过罢市、请愿等方式要求归还武器。期间在孙文的支持下,中国共产党先后组建了其最早的武装部队,即广东农团军与广东工团军。
此后,孙文答允将部分被扣押的武器归还广州商团,并定于在10月10日(即中华民国国庆日)广州西濠口码头交卸。同日,中国共产党及其武装队在广州第一公园举行声讨商团的集会,并发动游行。当天,广州商团军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团军在交货地点爆发枪战,造成多人伤亡,是为广州工商团冲突[1],中国共产党事件为称为“双十惨案”[2]、苏联亦称其为“黑色星期五”(俄语:Черной Пятницы)[3]。
对于此次交火冲突的起因、经过与责任,双方说法存在冲突,各执一词。冲突事件最终导致双方冲突升级,并最终引发进一步的大规模武装冲突。
Remove ads
经过

10月10日,广州商团宣称“恢复武装出巡”,谓“照得现值地方多故,宵小窃发…本团为保护商场起见,特于本年十月十日起,分令各团恢复武装出巡。如有扰乱治安、乘机抢掠者,无论何人,定即迎头痛击”[1]。当日下午,在鲍罗廷的推动下[4],中共广东区委[5]响应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的号召,发动广州民族解放协会、反帝大同盟、广州市工人代表会、工会、农会、青年团及广东工团军、农团军的五六千人等团体在广州第一公园召开“双十警告节”大会(由中共广州地委呼吁,从“双十庆祝节”改名),“声讨帝国主义与军阀,揭露商团反革命阴谋”[6]。
示威会场上遍挂“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革命未成功,庆祝不必谈”等横额或标语。大会由孙律西主持,其言:“革命未成功,我们不应庆祝,应是警告。”出席者包括冯菊坡、周恩来、杨石魂、罗绮园、陈志文、高尚德等中共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6]。
周恩来代表民族解放协会发言,“号召团结反击”,在会上发表演讲声讨广州商团:“不论帝国主义者、军阀政客、官僚或是买办与洋货商人,他们统统都是革命的对头。”他号召“工、农、兵、学、商团结起来”,“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南北军阀!打倒一切反革命派!”,“我们不要以为反革命派的势力极大,反革命派的气焰嚣张,只要我们下定决心团结在一起,我们有工人可以武装,有农民可以自卫,有士兵可以作先驱,有学生可以做宣传,有商人可以做后盾,我们的实力便在此处”[7]。中共广州地委领导人谭平山为大会,谭甚至主张将革命政府内的滇桂等“军阀”部队也列为“反革命”而予以“打倒”[8]。
集会结束时,共产党人号召参与者“冲出公园去向反革命派做示威运动”,会后举行示威游行,高呼“打倒商团,杀陈廉伯,拥护革命政府”等口号[9]。同时商团派队至西濠口收械,与当日在广州进行双十节庆祝的游行队伍发生冲突,造成商团军与工团军和黄埔军校生的交火。事件发生地为李福林与廖行超的防区[10]。关于此次冲突之起因与过程,不同各方有相反说法,具体如下:
Remove ads

根据中共说法,会后数千民众游行至西濠口,遭商团军开枪射击,致20多人死亡、13名工团军溺死,多人被捕,中共定性为“双十惨案”[2]。而广东警卫军讲武堂学生指商团为“洋奴市侩”的反革命势力,指控其在游行中枪杀、刺杀、毒打“手无寸铁的爱国群众”,手段残忍,造成重大伤亡,被视为民族奇耻和人类文明倒退[11]。

根据工团方说法,游行队伍以群众为主,军校学生排在首列,但都是徒手的[12]。《向导周报》称:“参加游行的群众里,没有哪一个有武器。号称工团军、农民自卫军,事实上是没有武装,而讲武堂的学生亦是徒手。不过各人手中都拿着各种标语的旗帜以表示警告的意义罢了”,“油业工人黄驹中枪击毙命后,复被剖胸割势[“割势”指割下生殖器],死得最惨”[13]包惠僧说:“参加大会的人都是徒手,没有任何人带任何一种武器。”[14]茅盾批判商团“横杀庆祝双十节徒手游行的群众……割肚挖心,切耳朵……”乃“生番之不若”的兽行[15]。
国民党方面记载:“农民工人学生妇女列队巡行者,数逾二千,皆徒手无枪,忽被商团迎头开枪痛击。”[16]“巡行者徒手经其地,商团疑将劫掠,突开枪击毙工团军数名,徒手群众伤亡数十人,事遂决裂。”[17]海外国民党人读到英文报刊称:“西报快电,惊知广州商团军双十节日,向巡游队徒手工人学生乱枪截击,死伤男女数十人,失踪又数十名,当堂被剖肚、挖心脏、割阳具耳朵之工人一名。”[18]邵元冲在日记写道,事发时“闻街中枪声隆隆,询系商团擅屠杀国庆巡行之工团军,而工团军为徒手,商团则持械实弹者也。”[19]
孙文本人在事变后表示:“商团竟于领得大部团械之时,枪杀国庆日徒手巡行之群众数十人,剖腹挖心,备极残忍”,“陈廉伯已经预备了在国庆日收回枪枝之后便造反,所以预先便在西关招了两三千土匪,假充商团。最奇的是那些假充商团的土匪,在国庆口不但是打死人,并且把打死了的人刨肝剖肺、㓥头断脚,把那些死尸分成无数部分,拿到沿街示众,惨无人道。当日,政府也没有把商团有什么处分。商团的不良分子,便从此以后目无政府,专唯陈廉伯之命是听”[20][21]。《李仙根日记》则称:“商团将政府发还枪起卸,适双十各界巡行队到西濠,商团放枪,伤人无算,死数十人,且㓥工团军一名。恶感益深,各军及党人见商团行为,群已拟解决之矣。”[22]

苏联真理报报道,““老虎队”(指商团)干扰示威活动的进行,并突然在人群中引起轰动”,“有些人开始自卫,但由于手无寸铁,他们被杀或受伤”,“老虎队抓捕民众,连妇女和儿童也不放过。大约有 100人被锁链锁住并遭到无情殴打……看到尸体后兴奋不已,用刺刀刺死尸体,把尸体切成碎片,把所有责任都推到尸体上,挖出内脏、心脏,表现得像野兽一样。随后,警方拍摄了被杀害和折磨的受害者的照片”,“10月10日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五”。总计造成20人死亡,100人受伤”[23][3]。
《京报》评论认为:“李福林于10月9号早9时见胡省长,省长立下手令,由李福林带示黄埔军官学校蒋介石,随即领出长枪四千支,子弹数十万。时已夜深十二时矣,各学生均入睡乡,故尚余枪一千五十支,子弹一百万,未能取出。连夜运送省城。先是商团于一星期前已预备罢市,至是日清晨,李福林在西濠口起运枪支,驰告商团领取。是日适迹国庆,学工各界整队巡行庆祝,道至西濠,值商团起卸军械,不知因何误会,商团遂发枪毙警卫军学生四人、工团队二人、车夫一人,路人受伤者甚多。商团并将工团死尸一具剖腹挖心,割下阳具,陈尸西濠。事既发生,各界均欲调和息事,且前由商团副团长李颂韶允于领回枪四千支后,即行开市。今不特枪已交发,且并一切杂捐亦命令取消。其余枪支,政府允于14号发给一千五百枝,两月后再发三千支,李福林市长因据以质问商团,各界代表亦至商团总事务所劝商团不可抵抗政府。而商团则坚持须解散政府,遍贴请孙下野、曹帝吴王之揭帖,显见其受吴佩孚及曹锟之指使,为谋叛的行为,不关商人自卫也。”[24]
Remove ads


事后香港亲商团媒体出版的《广东扣械潮》描述冲突爆发称,“工农军自西瓜园而来…及抵西濠口与运械之商团相遇,商团请其让道而行,工团军不允,且复大呼如前”、“工团军竟有一人自怀中拔出手枪,向天开放示威。商团以为工团军意图夺械,遂还枪轰击”,“一时彼此散开,互相轰击,开枪约三四百响,始告停息”[1]。商团方面称此事件为共产党人与孙政府设下的“还枪一面、夺械一面”的“毒计”[4],对于中共指商团军对工团军尸体“挖心肝”的指控,商团方则认为是中共对商团的污蔑,认为是其趁机向孙文耸动镇压商团捏造的事情[25]。
香港德臣西报,指商团军在口角中首先对天开枪,冲突中商团军两人受伤,工团军死亡6人,上百人被俘。其报道称,商团军要求工团军游行队伍改道,工团军拒绝,而在争执中由口角迅速升级为暴力冲突,“双方开始正式交火。工团回击,群众中爆发了恐慌”,大量的行人为躲避火力四处逃散。报道声称该报记者与采访对象当时身处周边酒店,目击冲突经过,指断续的枪战持续约半小时。随后李福林率领的正规军福军加入战斗,使得商团军赢得胜利。部分工团军试图逃跑,被福军的步枪射杀[26]。也有一名苏联军官在岸边和马路上巡逻,检查工团方伤员并维持秩序。在冲突过后,工团军的俘虏被福军与商团军拳头、棍棒与枪托殴打,被送往河南的福军总部。另外有一穿便服的人用刀取出工团军死亡者的尸体心脏,在工团军俘虏面前展示,声称要“为商团而死的团军(邹竞先)献祭”。大部分人在此次冲突后都认为会进一步爆发新一轮暴力冲突[27]。
《华字日报》报导,引述该报多名专访员的记述,其中一人称,在工团军队伍与商团军对峙期间,互相辱骂。工团军有人宣称将来要“拿获陈廉伯”并处以死刑。“忽而枪声突起”,而商团军以为有人要抢夺正在卸货的团械,于是开枪向巡游队射击,而另一人则称工团军“前队为首数人先响枪示威,商团军与福军闻警,一律还枪”。记者亦记录战斗过后,有人将已经死亡的某个执大旗的工团军尸体“胸部剖开”,“不知此人与该工团军有何夙仇也”[28]。
香港的英文士蔑西报指商团军与工团军的冲突由工团军游行队伍挑起。商团军在李福林许可下于码头卸载武器,遭千名工团军冲击并首先开火。[29]商团军反击,击溃对方,逮捕80人,交火造成至少14人死亡,数人受伤。报导称商团军冷静专业,而工团军挑起冲突后尝试脱下制服混入人群。此后商团在一名警卫军的尸体里找到一封孙文签署的信,指示他们扣押所有正在卸货的武器和弹药[29]。交火结束后,在场的福军也协助商团军,逮捕了在场的部分工团军[10]。
孖剌西报则采访后来乘坐客轮到香港的目击者,指称商团军在码头搬运武器时,“一大群“红军”突然出现在现场。他们推开街头卫兵,开始向武器卸货地点进发”。商团军担心工团军冲击商团军阵地,并且为吴铁城警卫军的前锋,要求其改道。工团军反对,并首先对商团开火。冲突爆发后,李福林与广州的宪兵、警察赶到,帮助商团军,导致工团军大量弃械投降(注:同篇报导前文又有指商团方先开火的矛盾说法)[30][31]。
《益世报》谓孙中山得知商团罢市,“乃授意李福林通知商团,准于十日先将枪械四千余支无条件交还(或云二千支),以和缓罢市风潮。商团总部遂于十日正午,召集团军二千余人,全副武装,列队前往西濠口接收。李福林则预先用舰由黄埔将械运至海珠,再由海珠用盘艇运至岸。商团由西濠口码头用货车装载,三四箱为一车,沿途由团军押运经太平路至总部,福军及保安队亦到场协助。当起运时,沿途戒严,禁止车辆来往,但系重要人物乘坐之汽车,尽可通过。论至下午二时半,忽有警卫军、讲武堂学生及工团军三大队数百人排队至此,商团以双方正在点交枪械,恐因此混乱,或生不测,劝令让路。工团军等不从,即起冲突,互开枪轰击,枪声隆隆,行人奔避。工团军溃散,商团军以所谓工团军者,俱是地痞盗贼,并非正当工人,乃奋勇将其包围。计工团军被伤毙者二三十人,被沿途捉获者数十名,当即解往西瓜园总团部,将转解当局发落。闻有十余名则由福军解往河南福军司令部,商团军死伤数名,路人亦有中弹者,至三时半械始起完。闻商团决议,须待枪械全数交回,方不罢市。”[32]
此次冲突之结果,据12日香港电称:“工团死七人,伤十余人,商团死二人。李福林军死四人,路人亦误毙多名。”[33]另有消息称:“是役之结果,工团军被击毙者十五人,溺死者十三人,被擒者五十人。商团则死者一人,伤者二人而已。路人死者七人,溺死者十二人云。现闻工团军团长施卜纷诉各要人,要求一面保出被拘在福军司令部之工团军,一面调大军惩办商团云。商团因积极戒严,西关一带,已筑炮垒,并堆积沙包,预备大战……商团此次,已下决心倒孙,并确要请陈军,从速反攻,彼即从中发动云。是此次风潮,不过其发端而已。”[34]
Remove ads
后续
冲突事件最终导致双方冲突升级,并最终引发进一步的大规模武装冲突(见广州商团事变)。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