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1936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在德国加尔米施-帕滕基兴举办的第4届冬奥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第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英语:the IV Olympic Winter Games,法语:les IVes Jeux olympiques d'hiver,德语:die IV. Olympischen Winterspiele),于1936年2月6日至16日在纳粹德国的加尔米施-帕滕基兴举行,同时亦是首次由纳粹德国举办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德国同时还主办193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该届比赛于柏林举行,也是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最后一次在同一国家举办(原定于1940年奥运会因战争取消,当时计划由日本主办,东京承办夏季奥运会,札幌承办冬季奥运会)。
1936年冬季奥运会由国家社会主义体育联盟(DRL)代表组织,具体负责人为卡尔·里特·冯·哈尔特。他受帝国体育领袖汉斯·冯·查默·翁·奥斯滕的任命,出任加米施-帕滕基兴第四届冬季奥运会组织委员会主席。
Remove ads
组织与政治
虽然193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柏林 (消歧义)举行时因纳粹党的政治宣传与种族争议(包括排除大部分犹太运动员以及杰西·欧文斯的成就)而受到广泛检讨,但五个月前举行的冬季奥运会同样见证了阿道夫·希特勒宣传机器的早期努力。
全球范围内曾有多国试图发起抵制此赛事的行动,许多犹太运动员也面临来自国内外的压力,不参加由一个公开反犹主义政权主办的活动[1]。
纳粹为了在国际访客抵达前柔化其强硬政策形象,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移除德国境内常见的反犹标语。此外,在美国可能发起抵制及国际奥委会施压下,允许犹太运动员鲁迪·巴尔参加德国冰球队[2]。
在比赛开始前几周,时任Universal通讯社柏林记者的威廉·夏伊勒撰写了一系列文章,描述了比赛准备情况。他写道:“我曾写过……纳粹在加米施撤下了所有写着‘犹太人不受欢迎’的标语(这些标语遍布德国),因此奥运访客将不会看到这些犹太人遭受待遇的迹象[3]。”

尽管如此,没有任何会员国抵制本届冬奥会,共有49个国家参赛,创下当时的参赛国数量纪录[4]。比赛在最小的政治争议中完成,但加拿大滑雪队在进入开幕式时曾举起手臂,这看似纳粹敬礼的动作引起了争议。德国观众对此欢呼鼓掌,后来解释为罗马式敬礼(即奥林匹克敬礼),其动作与纳粹敬礼相似,但手臂呈侧向而非前向[4]。
然而,即使是夏伊勒也对纳粹的宣传效果印象深刻,他写道:
这段时间比我预期的愉快得多……总体而言,纳粹在宣传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他们以流畅且奢华的方式组织了比赛,给大多数外国访客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的亲切礼貌对我们这些来自柏林的人来说,显然是表演出来的。我对此感到如此不安,以至于邀请了一些美国商人来午餐,并请我们驻柏林大使馆的商务参赞道格拉斯·米勒为他们解释一些情况。但他们却向米勒解释了情况,米勒几乎插不上话……明天回柏林,继续报导纳粹政治的日常。[5]
比赛结束后仅12天,希特勒命令德国军队进驻莱茵兰非军事化区,这是其首次违反凡尔赛条约的领土行动,并成为测试欧洲各国对德国军事扩张决心的重要一步。西方列强未采取任何行动,欧洲由此迈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步。
Remove ads
焦点
- 德国滑雪选手威利·博格纳在开幕式上宣读了奥林匹克誓词。
- 高山滑雪首次亮相冬季奥运会,以高山滑雪全能(Alpine skiing combined)形式进行,结合选手在滑降和回转滑雪的成绩。德国选手弗朗茨·普夫尼尔和克丽斯特尔·克兰茨分别赢得男子和女子高山滑雪全能金牌。
- 挪威选手伊瓦尔·巴朗格鲁德在速度滑冰四项比赛中夺得三枚金牌。
- 索尼娅·赫尼在女子花样滑冰比赛中赢得她的第三枚连续金牌。
- 瑞士队以5分19秒85的总成绩赢得四人雪橇比赛冠军。
- 英国男子国家冰球队在冰球比赛中爆冷击败1932年金牌得主加拿大国家男子冰球队,由埃德加·布伦奇利在最后90秒内打入制胜球。
- 挪威以总计7枚金牌、5枚银牌和3枚铜牌的成绩赢得本届冬奥会总排名第一。
- 1936年冬季奥运会颁发了史上最大且最重的奖牌:直径100毫米(3.9英寸)、厚度4毫米(0.16英寸),重量达324克(11.4盎司)。
Remove ads
参赛国家及地区
奖牌榜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