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1948年太平洋台风季
太平洋台风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1948年太平洋台风季泛指在1948年全年内的任何时间,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西的太平洋水域,以及南中国海所产生的热带气旋。虽然有关方面并没有设下本台风季的指定期限,但大部分于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通常都会于五月至十二月期间形成。
本条目的范围仅局限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西的太平洋及南海的水域。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东的太平洋水域产生的风暴则被称为飓风,并被列入1948年太平洋飓风季。在西太平洋产生的热带风暴是由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命名,国际编号为48xx。而凡进入或产生于菲律宾风暴责任范围以内的热带低压,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 (PAGASA) 都会为它们订立一个菲律宾名称,作当地警报用途;因此同一个风暴有时候会有两个不同的名称。
以下各热带气旋资讯以热带气旋存在期间的最强形态为准。
Remove ads
热带气旋
在1948年,有?个热带低压形成,其中26个成为了热带风暴。14个成为了台风。1个更成为了超级台风。
这个台风是该年引致皇家香港天文台悬挂烈风信号的四个风暴之一,并只获天文台承认。[1]天文台在7月22日15时45分悬挂一号戒备信号,然后在同日22时40分,改挂七号(今八号东北)烈风信号,最后在7月23日6时改挂一号信号,12时15分直接除下所有信号,所有时间均为夏令时间。
这个台风是该年引致皇家香港天文台悬挂烈风信号的四个风暴之一。[1]天文台在7月27日4时50分悬挂一号戒备信号,然后在同日9时,改挂七号(今八号东北)烈风信号,其后在15时20分改挂五号(今八号西北)烈风信号,18时20分改挂六号(今八号西南)烈风信号,最后在翌日5时30分直接除下所有信号,所有时间均为夏令时间。
一个西北太平洋热带系统在7月23日至8月4日之间出现,获命名为安娜贝儿。美国空军的一队气象服务队曾为此发表报告,但事后却将此系统评为低压槽活动之一。
这个台风是该年引致皇家香港天文台悬挂烈风信号的四个风暴之一,但其名字未获天文台承认。[1]天文台在9月2日15时20分悬挂一号戒备信号,然后在同日22时20分,改挂七号(今八号东北)烈风信号,其后在翌日5时改挂八号(今八号东南)烈风信号,最后在16时20分直接除下所有信号,所有时间均为夏令时间。
这个台风是该年引致皇家香港天文台悬挂烈风信号的四个风暴之一。[1]天文台在9月25日12时15分悬挂一号戒备信号,然后在翌日12时15分,改挂八号(今八号东南)烈风信号,最后在9月27日5时35分直接除下所有信号,所有时间均为夏令时间。
热带气旋名单
|
|
|
参考资料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