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1962年太平洋台风季
太平洋台风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1962年太平洋台风季,泛指在1962年全年内的任何时间内,于赤道以北、国际换日线以西的太平洋水域及南中国海所产生的热带气旋。虽然有关方面并没有设下本台风季的指定期限,但大部分于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通常都会于五月至十二月期间形成。
本条目的范围仅局限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西的太平洋及南海的水域。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东的太平洋水域产生的风暴则被称为飓风,并被列入1962年太平洋飓风季。于西太平洋产生的热带风暴是由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命名,国际编号为62xx。而凡进入或产生于菲律宾风暴责任范围以内的热带低气压,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 (PAGASA) 都会为它们订立一个菲律宾名称,作当地警报用途,因此可能会有两个不同的英文名称(官方以国际名称为准);此外,中国大陆与台湾采用的中文译名可能不同。以下各热带气旋的资讯会以热带气旋存在期间的巅峰形态为准。
Remove ads
已被国际命名的热带气旋
1962年8月27日,热带低气压在香港东南偏东约2400公里,即菲律宾以东的西太平洋形成,并向西北偏西向吕宋海峡移动。翌日,温黛加强成为一强烈热带风暴。8月29日美军的气象侦察机测得温黛中心风力达到飓风程度,环流直径接近1600公里。
温黛袭港期间,天文台总部录得每小时平均风速高达133公里,除是二战后众十号风球之冠,亦是唯一于天文台总部录得持续风力达飓风水平(≥118公里)的十号风球,气压更低至只有953.2百帕斯卡,记录至今未破。澳门亦为温黛悬挂九号风球。
1962年9月6日,6214号台风爱媚(AMY)登陆福建省连江市,之后北上造成江苏省北部出现多年以来大洪水,淮阴地区低洼处水深数米,许多地方可以行船;浙江省洪水泛滥,224人死亡。
此系统在移入东北太平洋后逐渐演变成1962年哥伦布日风暴。
未被国际命名的热带气旋
除了被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命名的热带气旋外,还有一些没被命名的热带低气压。以下列出那些热带气旋的资料。
热带气旋名单
|
|
|
|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1962年太平洋台风季
- (日语)日本气象厅首页(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英文)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首页
- (朝鲜文)大韩民国气象厅首页(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繁体中文)中华民国交通部中央气象局首页(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简体中文)中国国家气象中心首页
- (简体中文)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台风实时路径显示
- (繁体中文)香港天文台首页(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繁体中文)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首页(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英文)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首页(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越南文)越南中央水文气象预报中心首页(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泰文)泰国地球物理暨气象部门首页(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热带气旋卫星影像(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数位台风—热带气旋资料及图片(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AC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参见
- 1962年大西洋飓风季
- 1962年太平洋飓风季
- 1962年北印度洋气旋季
- 1961-1962年西南印度洋热带气旋季
- 1961-1962年澳洲地区热带气旋季
- 1961-1962年南太平洋热带气旋季
- 1962-1963年西南印度洋热带气旋季
- 1962-1963年澳洲地区热带气旋季
- 1962-1963年南太平洋热带气旋季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