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1963年教宗选举秘密会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1963年教宗选举秘密会议因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在1963年6月3日离世[7]后而召集举行。会议从1963年6月19日开始,经过六轮投票后,在6月21日11时22分,会议举行地西斯廷小堂的烟囱冒出白烟,表示枢机团已选出新教宗,正式确认新教宗已被选出。当选者为米兰总教区总主教,意大利籍枢机若翰·蒙蒂尼,并取名号为“保禄六世”[8]。
Remove ads
背景
1963年6月3日,若望二十三世因腹膜炎于梵蒂冈宗座宫离世,终年81岁。若望二十三世离世16天后,1963年教宗选举秘密会议于1963年6月19日正式开始。
根据规定,枢机团团长Eugène Gabriel Gervais Laurent Tisserant枢机在自己不当选的前提下,将在选举结束时询问当选教宗是否接受选举结果以及其教宗名号。如枢机团团长当选教宗,则由枢机团副团长负责上述工作。
这是最后一次让80岁或以上的枢机参与教宗选举秘密会议,教宗保禄六世在1970年决定在宗座出缺时年届80岁的枢机不得参加秘密会议。
原则上,参加选举的枢机可以投票给任何已受洗的成年男性天主教徒(即枢机可以投票给非枢机者)。然而,自1378年以来选出的教宗都是枢机。
日期
本次教宗选举秘密会议在6月19日开始。教宗本笃十五世于1914年规定选举在宗座出缺后的15日起开始举行[11]。教宗当时设立这规定主要是因为教宗逝世或辞职后,各地的枢机可以有足够时间到达梵蒂冈参与教宗选举秘密会议。如各枢机限期前已全部到达梵蒂冈则可提早举行教宗选举秘密会议[12]。
选情
6月19日下午,西斯廷小堂的烟囱冒出了此次选举的第一次黑烟,这也说明了第一轮投票已经结束,而且最高票者未达总数之三分之二多一票(55票),第一轮投票失败。6月20日上午,经过了第二轮及第三轮的投票,枢机团依然未达成共识,投票失败。而于同日下午的第四轮及第五轮投票,依然没有一位枢机达到票数门槛,投票失败。6月21日上午,经过了第六轮的投票,枢机团达成了共识。6月21日11时22分,西斯廷小堂的烟囱冒出了白烟,投票成功并选出新教宗。
枢机团首席助祭阿尔弗雷多·奥塔维娅尼其后登上圣伯多禄大教堂中央阳台向圣伯多禄广场的信众以拉丁语宣布新教宗的姓名及名号。该拉丁语的宣布如下:
“ | Annuntio vobis gaudium magnum: HABEMUS PAPAM! Eminentissimum et Reverendissimum Dominum, Dominum Ioannem Baptistam Sanctæ Romanæ Ecclesiæ Cardinalem Montini, qui sibi nomen imposuit Paulum Sextum |
” |
中文翻译如下:
“ | 我十分高兴向你们宣布: 我们有了教宗! 他是最杰出和最可敬的 神圣罗马教会若翰·蒙蒂尼枢机 以“保禄六世”作为他的名号 |
” |
新教宗的姓名为65岁的若翰·巴蒂斯塔·蒙蒂尼枢机(Cardinal Giovanni Battista Montini),并取名号为“保禄六世”。
新教宗随后登上圣伯多禄大殿中央阳台给予信众首个主教祝福(Episcopal Blessing),而非“致全城与全球”(Urbi et Orbi,全城指教宗驻地罗马)的降福。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