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09—2010年南太平洋热带气旋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09—2010年南太平洋熱帶氣旋季
Remove ads

2009-10年南太平洋热带气旋季,泛指在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内的任何时间,于南太平洋所产生的热带气旋。大部分于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通常都会于11月至4月期间形成。

事实速览 2009—2010年南太平洋热带气旋季, 气旋季长度 ...

本条目的范围仅局限于赤道以南,东经160度以东的南太平洋水域。在南太平洋产生的热带气旋是由斐济新西兰命名,而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会把在该地区的热带低气压的编号以P字母作结。

以下各热带气旋资讯以热带气旋存在期间的最强形态为准。

Remove ads

热带气旋

如果一个热带低气压在南纬0-25度,东经160度至西经120度之间增强为热带气旋的话,Nadi台风中心就会为它命名。如果一个罕有热带低气压在南纬25-40度,东经160度至西经120度之间增强为热带气旋的话,威灵顿热带气旋警报中心应从斐济名字列表取名。

热带气旋米克(Mick)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热带气旋尼莎(Nisha)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强烈热带气旋奥利(Oli)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强烈热带气旋帕特(Pat)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强烈热带气旋雷内(Rene)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热带气旋莎拉(Sarah)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强烈热带气旋托马斯(Tomas)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强烈热带气旋乌鲁伊(Ului)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其他热带气旋

除了被命名的热带气旋外,还有一些没被命名的热带低气压和被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认为是热带风暴的热带气旋。以下列出那些热带气旋的资料。

热带低气压 02F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热带低气压 03F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热带低气压 04F (奥尔加)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热带低气压 05F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热带低气压 08F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热带低气压 15F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风暴时间表

Tropical cyclone scales#Comparisons across basins

风暴名称

  • Mick
  • Nisha
  • Oli
  • Pat
  • Rene
  • Sarah
  • Tomas
  • Ului
  • Vania(未用)
  • Wilma(未用)
  • Yasi(未用)
  • Zaka(未用)

内部链接

外部链接

Template:2009-2010 South Pacific cyclone season buttons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