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15年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英语:2015 FIA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是国际汽车联盟举办的第66届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赛季。代表10支车队的22位车手预定参加3月15日在澳大利亚开始至11月29日在阿布扎比结束的19场大奖赛,[1]来争夺世界车手与车队冠军。
2015年国际汽联世界一级方程式 锦标赛赛季 |
|
车手冠军:刘易斯·汉密尔顿 车队冠军:梅赛德斯车队 | |
上届:2014 | 下届:2016 |
支援系列赛: |


卫冕车手冠军是在2014年阿布扎比大奖赛保住他的第二座世界冠军的刘易斯·汉密尔顿。[2]他的所属车队梅赛德斯车队在2014年俄罗斯大奖赛夺得首座世界冠军后,以卫冕车队冠军之姿参加本赛季。[3]
汉密尔顿在车手积分榜上领先队友尼科·罗斯伯格,法拉利的赛巴斯蒂安·维特尔则位居第三。刘易斯·汉密尔顿在美国站提前卫冕车手冠军。梅赛德斯则在车队积分榜上领先法拉利与威廉姆斯,并在俄罗斯站提前卫冕车队冠军。
车队及车手阵容
以下是目前已签约将参加2015年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的车队与车手︰[4]
车队 | 制造商 | 底盘 | 动力单元 | 轮胎 | 车手名单 | 测试/预备车手 | ||
---|---|---|---|---|---|---|---|---|
No. | 正赛车手 | 场次 | ||||||
![]() |
梅赛德斯 | F1 W06 Hybrid[5] | 梅赛德斯PU106B Hybrid | P | 6 | ![]() |
全部 | ![]() |
44 | ![]() |
全部 | ||||||
![]() |
红牛-雷诺 | RB11[6] | 雷诺Energy F1-2015 | 3 | ![]() |
全部 | ![]() | |
26 | ![]() |
全部 | ||||||
![]() |
威廉姆斯-梅赛德斯 | FW37[7] | 梅赛德斯PU106B Hybrid | 19 | ![]() |
全部 | ![]() ![]() ![]() | |
77 | ![]() |
全部 | ||||||
![]() |
法拉利 | SF15-T[8] | 法拉利060 | 5 | ![]() |
全部 | ![]() ![]() | |
7 | ![]() |
全部 | ||||||
![]() |
迈凯伦-本田 | MP4-30[9] | 本田RA615H Hybrid | 14 | ![]() |
2–19 | ![]() ![]() | |
20 | ![]() |
1 | ||||||
22 | ![]() |
全部 | ||||||
![]() |
印度力量-梅赛德斯 | VJM08[10] VJM08B[11] |
梅赛德斯PU106B Hybrid | 11 | ![]() |
全部 | ![]() | |
27 | ![]() |
全部 | ||||||
![]() |
红牛二队-雷诺 | STR10[12] | 雷诺Energy F1-2015 | 33 | ![]() |
全部 | ![]() | |
55 | ![]() |
全部 | ||||||
![]() |
路特斯–梅赛德斯 | E23 Hybrid[13] | 梅赛德斯PU106B Hybrid | 8 | ![]() |
全部 | ![]() | |
13 | ![]() |
全部 | ||||||
![]() |
索伯-法拉利 | C34[14] | 法拉利060 | 9 | ![]() |
全部 | ![]() | |
12 | ![]() |
全部 | ||||||
![]() |
玛鲁西亚–法拉利 | MR03B[15] | 法拉利059/3[16][17] | 28 | ![]() |
全部 | ![]() | |
53 | ![]() |
1–12,15,19 | ||||||
98 | ![]() |
13–14,16–18 | ||||||
来源:[4][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 |

- 本田将作为发动机供应商重新回归一级方程式,将会为迈凯伦车队提供V6发动机和动能回收系统装置,结束了迈凯伦车队与梅赛德斯-奔驰长达20年的合作关系。[32]本田此前曾于1988年开始为迈凯伦提供发动机,直到1992年本田停止他们的发动机供应计划。该厂之后在2000年再度以发动机供应商身份重返,为英美与乔丹车队提供发动机,直到他们在2006年收购了前者并以制造商身份参赛至2008年。
- 路特斯车队在本赛季将使用梅赛德斯的发动机,从而终止了车队使用雷诺发动机的历史。[33]
- 玛鲁西亚车队在2014年俄罗斯大奖赛后面临财务问题,错失了2014年赛季的最终三场赛事。而该队之后以“马诺车队”之名出现在暂定的参赛名单当中,且管理人在2014年11月宣布玛鲁西亚车队将会终止营运,[34] 然而母公司马诺则保住了参赛权。[35]2015年2月,新的投资注入资金,在与债权人达成协议后,保住了车队并让该队脱离破产管理。[36]
- 卡特汉姆公司高层在赛季开始前数天计划拍卖车队资产,[37][38][39]且该队并未包含在开幕站前发布的参赛名单当中。[4]
转投其他车队
- 塞巴斯蒂安·维特尔离开红牛车队,加入法拉利车队,担任主力车手。[40]
- 丹尼尔·科维亚特离开红牛二队,晋升红牛车队,担任主力车手。[41]
- 费尔南多·阿隆索离开法拉利车队,加入迈凯伦车队,担任主力车手。[42][43]但由于阿隆索在一次季前测试中遭遇事故,车队第三车手凯文·马格努森将顶替他参加首站比赛。[44]
- 马库斯·埃里克松离开卡特汉姆车队,加入索伯车队,担任主力车手。[45]
- 埃斯特班·古铁雷斯离开索伯车队,加入法拉利车队,担任第三车手及试车手。[46]
- 让-埃里克·韦尔涅离开红牛二队,加入法拉利车队,担任试车手。他还将参加电动方程式,效力于安德雷蒂车队。[47][48]
- 艾德里安·苏蒂尔离开索伯车队,在赛季开始后加入威廉姆斯车队担任后备车手。[49]
- 威尔·史蒂文斯离开卡特汉姆车队,加入马诺车队担任主力车手。[50]
新加入
- 费利佩·纳斯尔从GP2进入F1,加入索伯车队,担任主力车手。[51]
- 马克斯·维斯塔潘从三级方程式大师赛进入F1,加入红牛二队担任主力车手。[52]
- 小卡洛斯·塞恩斯从雷诺方程式3.5系列赛进入F1,加入红牛二队担任主力车手。[53]
- 亚历山大·罗西在赛季后程从GP2进入F1,加入马诺车队,于新加坡站接替罗伯托·梅里担任主力车手,梅里在俄罗斯站与阿布扎比站重回车队,和罗西共享赛车至赛季结束[54]
离开一级方程式
其他
赛历

以下为目前计划举办于2015年的19场大奖赛。[1][56]
场次 | 大奖赛 | 赛道 | 日期 | |
---|---|---|---|---|
1 | 澳大利亚大奖赛 | ![]() |
3月15日 | |
2 | 马来西亚大奖赛 | ![]() |
3月29日 | |
3 | 中国大奖赛 | ![]() |
4月12日 | |
4 | 巴林大奖赛 | ![]() |
4月19日 | |
5 | 西班牙大奖赛 | ![]() |
5月10日 | |
6 | 摩纳哥大奖赛 | ![]() |
5月24日 | |
7 | 加拿大大奖赛 | ![]() |
6月7日 | |
8 | 奥地利大奖赛 | ![]() |
6月21日 | |
9 | 英国大奖赛 | ![]() |
7月5日 | |
10 | 匈牙利大奖赛 | ![]() |
7月26日 | |
11 | 比利时大奖赛 | ![]() |
8月23日 | |
12 | 意大利大奖赛 | ![]() |
9月6日 | |
13 | 新加坡大奖赛 | ![]() |
9月20日 | |
14 | 日本大奖赛 | ![]() |
9月27日 | |
15 | 俄罗斯大奖赛 | ![]() |
10月11日 | |
16 | 美国大奖赛 | ![]() |
10月25日 | |
17 | 墨西哥大奖赛 | ![]() |
11月1日 | |
18 | 巴西大奖赛 | ![]() |
11月15日 | |
19 | 阿布扎比大奖赛 | ![]() |
11月29日 | |
来源:[1] |
罗德里格斯兄弟赛道最近一次在1992年举办一级方程式赛车(上图)与将在2015年使用的提议布局(下图)间的比较。
- 美洲大奖赛最初目标在2013年于新泽西的帝国码头市街赛道登场,不过已经连续第三年被推延。[59][60]
- 德国大奖赛根据纽博格林与霍根海姆赛道在2008年所建立的赛事共享协定,于本季将回到纽博格林赛道。[61]纽博格林赛道上一次举办是在2013年,且表订于2015年将再度举办,但这条赛道却未出现在暂定的赛历中,[62]使得赛事共享协定陷入僵局。[63][64]随着两条赛道官方皆不愿举办这场赛事,[65][66]这场赛事最终被取消,这是德国继1960年后首度未能举办大奖赛。[67]
- 印度大奖赛因为国际汽联与北方邦政府间的税务纠纷,已经连续两年被取消举办。赛事主办方皆期望能在2016年回归。[68]
- 韩国大奖赛原定计划在2014年被移除后重返一级方程式赛历。[56]然而,这场赛事于2015年1月6日被从2015年赛历中除名。[69]
规则更变
- 车手在一个赛季中可用的动力单元数量由2014年的5个减少到4个。[70]
- 有关2014年引进的发动机开发规则将有所改变,制造商被允许的修改数将是2014年的一半;而到了2016年将会再次减半。[71]
- 继2014年的丑陋鼻翼反弹后,国际汽联对2015年赛季提出一些围绕在鼻翼的规则修改。鼻翼高度相较2014年来的更低,并保留住一个最小的横截面,但须以固定线性率汇集至一个点,有效地禁止了在2014年见到的手指形状鼻翼,从而形成一个较平缓的形状。此外,鼻翼的设计必须对称,且与车辆的中心线处一致,从而禁止了像是路特斯E22底盘采用的“双长牙”般奇特的设计。[72]
- 车辆于整场比赛期间的最低重量限制上修至702千克(1,548磅)。[1]
- 明文禁止在2014年赛季中段实施的前、后互连式悬挂系统(FRIC)禁令,规则中陈述任何在性能表现上的变化必须源自于承受负载的变化,以此方式来设计前、后悬挂。[1]
- 座舱两侧的防撞挡板必须向上延伸至座舱边缘并围绕车手的头部。[1]
- 继2014年玛鲁西亚与卡特汉姆所面临的财政困难后,倘若车队出示原因并获取个别特许,国际汽联将批准在2015年使用2014年规格的底盘。[35]然而,马诺车队使用他们2014年车型的请求随后遭到其他车队抵制。[73][74]随后的规则变更准许该队在他们的2015年底盘中使用2014年款法拉利动力单元,而非法拉利或其他买方车队所使用的2015年规格动力单元。[17]
- 根据对2014年日本大奖赛朱尔斯·比安奇意外事故调查报告中的建议,五场比赛的开始时间将被提前一小时,如此比赛才能在黄昏前四小时前展开。从而,澳大利亚、马来西亚、中国、日本与俄罗斯大奖赛将比2014年提早一小时开始。[75]
- 本赛季将取消上赛季阿布扎比大奖赛使用的双倍赛事积分规则。[56]
- 在经过2014年日本大奖赛中朱尔斯·比安奇的严重事故后,一项名为虚拟安全车(virtual safety car,简称VSC)的新制度将被引进,使车手必须将车速降至方向盘上显示器所显示的速度。这项程序将在大会挥动双黄旗且参赛者与官方人员可能存在危险,但赛道状况仍不足以部署安全车时启动。[56]
- 官方修正了安全车的程序。一旦落后一圈的车辆超越领跑者,安全车便会在下一圈结束后回到维修站。这与安全车必须在落后车辆皆回到队伍后方后才能进站的以往惯例有所不同。[56]
- 如果比赛宣布暂停,车辆将不再回到发车位上,而是缓慢地驶入维修道。维修道出口将被关闭,而第一辆车将行驶至出口前,后方车辆依序排列其后。[56]
- 若是在首圈展开前的十五秒号志闪完后,仍有车队人员或是设备留在场上,则相关车手得从维修道发车。若该位车手不遵守这一点,他将受罚进站停留十秒。[56]
- 更换一具完整的动力单元将不再受罚。相反地,罚则将依动力单元的个别零组件累计计算。倘若这位车手因这项规则受到罚退,但他的排位名次无法一次实施所有的罚则,那么罚则的剩余部分并不会结转至下一场比赛,而将改为以时间的形式,在赛事期间增加相当于罚退剩余排位的时数。[56]
- 除了现行车手在进站期间服的五秒罚停之外,还新增了一项十秒罚停。[56]
- 如果车辆被视为在不安全的情况下释放,车手将收到十秒的进站罚停。若比赛干事认为车手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仍执意要停留在场上,则干事将会做出更进一步的罚则。[56]
- 排位赛程序已进一步阐明迎合了发车排位的各种数量:若有24辆车参赛,则在头两次排位阶段将各淘汰7辆车;若有22辆车参赛,则在各排位阶段会淘汰6辆车,在更少车辆出赛时以此类推。
- 车手已不再被允许在季中更换他们的头盔设计。[76]
排名及分站成绩
场次 | 大奖赛 | 杆位 | 最快圈速 | 冠军车手 | 冠军车队 | 报告 |
---|---|---|---|---|---|---|
1 | ![]() |
![]() |
![]() |
![]() |
![]() |
报告 |
2 | ![]() |
![]() |
![]() |
![]() |
![]() |
报告 |
3 | ![]() |
![]() |
![]() |
![]() |
![]() |
报告 |
4 | ![]() |
![]() |
![]() |
![]() |
![]() |
报告 |
5 | ![]() |
![]() |
![]() |
![]() |
![]() |
报告 |
6 | ![]() |
![]() |
![]() |
![]() |
![]() |
报告 |
7 | ![]() |
![]() |
![]() |
![]() |
![]() |
报告 |
8 | ![]() |
![]() |
![]() |
![]() |
![]() |
报告 |
9 | ![]() |
![]() |
![]() |
![]() |
![]() |
报告 |
10 | ![]() |
![]() |
![]() |
![]() |
![]() |
报告 |
11 | ![]() |
![]() |
![]() |
![]() |
![]() |
报告 |
12 | ![]() |
![]() |
![]() |
![]() |
![]() |
报告 |
13 | ![]() |
![]() |
![]() |
![]() |
![]() |
报告 |
14 | ![]() |
![]() |
![]() |
![]() |
![]() |
报告 |
15 | ![]() |
![]() |
![]() |
![]() |
![]() |
报告 |
16 | ![]() |
![]() |
![]() |
![]() |
![]() |
报告 |
17 | ![]() |
![]() |
![]() |
![]() |
![]() |
报告 |
18 | ![]() |
![]() |
![]() |
![]() |
![]() |
报告 |
19 | ![]() |
![]() |
![]() |
![]() |
![]() |
报告 |
前十名车手可获得积分。
名次 | 冠军 | 亚军 | 季军 | 第四 | 第五 | 第六 | 第七 | 第八 | 第九 | 第十 |
---|---|---|---|---|---|---|---|---|---|---|
积分 | 25 | 18 | 15 | 12 | 10 | 8 | 6 | 4 | 2 | 1 |
|
粗体 - 杆位 |
注记:
- † — 未完成赛事,但完成原定赛程90%,因而有排名。
|
粗体 - 杆位 |
注记:
- † — 未完成赛事,但完成原定赛程90%,因而有排名。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