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8—2019年瑞典联合政府谈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18—2019年瑞典聯合政府談判
Remove ads

2018-2019年瑞典联合政府谈判为发生在9月9日大选后的跨年政治谈判。由于没有政党夺得议会过半数,出现悬峙议会的局面[1][2][3],令三大势力:红绿联盟“联盟”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瑞典民主党,均未能在短时间内成功筹组联合政府。谈判期间,各党派先后进行了三场投票,其中首两场都没有候选人取得议会足够的支持,瑞典更一度面临预算案被否决的情况。直至选举后4个多月的2019年1月18日,时任看守政府首相洛夫文得到足够支持,连任总理。是次政府谈判暨政治危机才正式落幕。

事实速览 日期, 地点 ...

谈判举行期间亦创下了多个瑞典政坛的第一次:筹组政府的谈判为破纪录的131日;洛夫文为首位因信任投票不通过而下台的瑞典首相[4]、首位现任首相担任过渡政府的首脑[5],亦是瑞典国内历来第三位代理首相。

Remove ads

背景

欧洲难民危机在2015年开始[6][7],来自叙利亚中东多国的难民为逃避战乱恐怖主义,因而进入欧洲。瑞典是其中一个接收难民的国家。根据欧洲统计局,瑞典在2008年至2017年期间批准了近50万名申请庇护的人士入境,为欧洲第四多的国家[8];另一方面,瑞典在2015年起接收逾16万名难民,以人均计算是全欧洲之冠[9]

2018年,有统计显示瑞典国内的强奸案当中,58%的男性犯人都是外国出生[10],罪案率亦有所上升[11][11]。以上一切,都归咎于难民涌入的问题,直接令主张反移民政策的瑞典民主党支持度不断上升[12]

2016年美国总统特朗普当选后,右翼民粹主义开始崛起,其后更蔓延在欧洲[13],加上上述所言的瑞典国内治安变差和难民危机,都为动摇瑞典传统政治版图和出现悬峙议会埋下伏线,令是次选举备受瞩目,成为各传媒选举前的焦点[14]。部分选前民调更加预测民主党有望获得“历史性”的佳绩,成为国会的最大党或第二大党[15]

Remove ads

选举分析

9月9日的大选过后,大量媒体都将焦点放在民主党的大胜[16][17][18][19][20]。不过民主党仅成为第三大党,未能如部分民调所预测的结局般夺得更多的议席[21][22][23]。至于主导瑞典政坛数十年的社民党表现比想像中为好,但党的整体表现仍然是1908年以来最差[12][24][25]。根据卫报所言:“瑞典相信拥有整个西欧最稳定的政治秩序,但民主党的崛起和成长却将其颠覆[26]”。外交政策的爱米丽·舒泰诗(Emily Schultheis)指出:“民主党在意识形态上胜出了选举,他们有效的设下了政治谈判筹码,强迫对手实施类近于民主党的移民政策”。其他政治评论员都有作出类似评价和观察[27][28][29]

民主党在斯科讷省的表现最为出色,成功囊括33个县中的21个[30]瑞典电视台表示由于民主党所占的议席比其派出的候选人为多,因此17个市议会中至少22席都会出现空缺[31][32]。另外,首位民主党籍的市长亦在选举后于赫比市诞生[33]

即使社民党创下近一世纪以来最大的败仗,他们仍然成功夺下温和联合党的传统票仓-斯德哥尔摩市。同时间,社民党和左翼党成功取得温和党失去的票源,带领红绿联盟胜出多个选举[34]

但最终,没有任何一个政治势力在选举中夺得了明显的优势和足够的议席以控制国会[20][35]“联盟”更是只差一席便可以取代红绿联盟的第一大联盟地位,可见议会中势力分布相当平均。综合以上因素,选举直接触发了联合政府谈判

Remove ads

大选结果

更多信息 政党名称, 领袖 ...

联盟

更多信息 联盟, 政党 ...

根据消极议会制(Negative parliamentarism)的规定,政府需要获得最少过半数(175名)议员投票不反对(即支持和弃权票总和)才能获通过[40]

潜在政府

瑞典宪法创立的“消极议会制”意即“首相候选人无需获得多数议员支持,他们只需证明没有多数议员反对他们”[41]。亦即代表瑞典国内的“信任投票”实际上乃“不信任投票”,在野党派需要证明政府不获足够支持,而非政府证明他们获得足够支持。议会内政党可以象征式投下“弃权票”,实际上代表该党投下“支持票”。此举也代表党派“容许”或“默许”政府[42],而非“直接赞成”,否则该党或会面临支持者的批评。因此,政府需要达成的是获大多数政党“容许”的协议[43],而非获某一方赞成但另一方憎恶的“极化”协议[44]

由于无政党或联盟取得明显的多数议席,加上各党之间有着千丝万缕且矛盾和复杂的利益关系,因此外界就可能出现的少数派政府作出了数项猜测:

  • 中间偏左的联合政府:【社民党+绿党=116席】,以及左翼党的信任供给,总共144席,但仍然未过半数。此政府乃2014年至2018年的联合政府架构[45]
    • 选举过后,此政府亦在国会信任投票中被击败。“联盟”和民主党亦不容许此政府连任[46]
  • 中间偏右的联合政府:【“联盟”=143席】,以及民主党的信任供给,总共205席,且过半数[47]
    • 温和党和自由党已经排除加入任何依赖民主党的政府。
  • 中间偏右的联合政府:【温和党+基民党=92席】,以及中间党、自由党、民主党不反对下的支持,总共205席[48]
    • 民主党重申只会支持一个让他们有政治影响力和“话事权”的政府。中间党和自由党亦威胁若温和党跟随民主党的意愿,他们将解散“联盟”,代表这个方案政治上不可行。
    • 11月14日,在中间党和自由党的反对下,国会否决温和党及民主党的联合政府方案。
  • 中间偏右的联合政府:【“联盟”=143席】,以及民主党不反对下的支持[49]
    • 此乃中间党的联合政府方案首选[50],但社民党拒绝支持此方案,并重申社民党作为国会最大党,应当由他们领导政府[51]
  • 中间偏左的联合政府:【社民党+绿党+自由党+中间党=167席】,以及左翼党不反对下的支持[52]
    • 此方案将会令已经分散的“联盟”变得更加分裂,但对比起与左翼党合作,中间党和自由党相信会更偏好此方案,惟中间党和自由党拒绝与温和党和基民党割席。
  • 中间派的联合政府:【左翼党+中间党=59席】,以及其他党派不反对下的支持,由中间党的卢夫担任首相[53]
    • 卢夫表示国会将不会支持此方案。
  • 中间偏右的联合政府:【“联盟”+绿党=159席】[54]
    • 此方案乃斯德哥尔摩市议会的政府架构,但此方案在国会未能夺得足够议席,并需要其他党派的不反对。绿党亦表明不支持有关方案。
Remove ads

谈判过程

不信任政府 洛夫文下台

2018年9月25日,国会通过针对首相洛夫文及其内阁的不信任动议,其中142名议员支持、204名议员反对。洛夫文其后在记者会上表示自己不会引咎辞去社民党领袖一职,并愿意参与筹组联合政府的谈判,但强调最终的取决权仍在国会议长手上。洛夫文亦对“联盟”能够遵守承诺、在不与社民党合作的情况下能够成功组建政府表示“完全令人难以置信”[55][56][57]

两日后的9月27日,各党展开联合政府谈判[58]。10月2日,议长安德烈亚斯·诺尔伦(Andreas Norlén)宣布任命温和党领袖卢弗·克里斯特松负责筹组政府[59]

10月14日,卢弗·克里斯特松举行记者招待会,表示已经通知诺尔伦议长放弃筹组政府,卢弗·克里斯特松坚持自己仍然有兴趣担任首相并领导“整个‘联盟’、或仅温和党、或有兴趣加入由我领导的‘联盟’政党”的政府。其通知诺尔伦并指出暂时未有任何“联合政府基本方案”,皆因“联盟”所得议席比红绿联盟少,所以民主党或社民党必定要支持联合政府方案,才可成功促成联合政府。由于中间党和自由党不能容忍民主党,他们改为提出包含社民党在内的联合政府,不过此可能性已被温和党排除[60]

2018年10月15日,洛夫文被任命筹组政府,并需要在两个星期内成功筹组一个稳定的联合政府[61]。10月29日,洛夫文亦宣布筹组政府失败[62]。诺尔伦随后直接负责筹组政府,但无公布筹组政府的限期[63]。由于新一份财政预算案需要在11月15日前通过,因此瑞典财政部正制定“政治中立”的紧急拨款法案,希望避免预算危机[64]

更多信息 投票日, 2018年9月25日 ...
Remove ads

第一场投票 中间党落败

11月5日,诺尔伦提名温和党的卢弗·克里斯特松担任首相、领导政府。提名的举动将令议会举行信任投票,而非无限期的谈判。中间党领袖卢夫批评此举,令其没有机会获任命筹组政府。卢夫亦抨击温和党和基民党褫夺让其筹组政府的机会(议长为温和党籍),并离间已经分裂破碎的“联盟”。投票预计在11月第三个星期举行,而预算案辩论将会在11月15日举行[66]

是次投票为1971年改行一院制以来首次有首相候选人被议会否决[67]。瑞典宪法规定议会将会有四次机会通过信任议案,否则将会需要提前大选[68]。卢弗·克里斯特松最终提出温和党及基民党联合政府方案,以及民主党的信任供给。11月14日,议会否决信任投票,主因为中间党和自由党拒绝支持民主党,“联盟”亦再出现破裂。

更多信息 投票日, 2018年11月14日 ...
Remove ads

第二场投票 表决预算案

11月15月,诺尔伦给予卢夫一个星期的时间筹组政府(可延长),诺尔伦并没有公布第二场信任投票的投票日,只表示“秋季内将会有一场或更多的投票”[69]。卢夫表示希望组成一个中间派政府,并希望中右派(温和党、基民党、自由党)和中左派(社民党和绿党)同意就此方案进行谈判。极左的左翼党和极右的民主党则被排除在外[70][71]。11月22日,卢夫宣布放弃筹组政府,将责任归咎于不愿意妥协的温和党和社民党[72]。翌日,诺尔伦提名洛夫文为首相候选人,但无公布投票日[73]。诺尔伦又将预算案投票定于12月12日。中间党表示不排除支持洛夫文担任首相,前提是洛夫文政府同意在经济政策上作出妥协。若洛夫文同意的话,其将获得足够票数,成功连任首相[74]。不久过后,党内分歧甚深的自由党的领袖比约克伦亦发表类似声明[75]。12月12日,诺尔伦正式提名洛夫文。但由于社民党与自由党和中间党的谈判不太成功,信任投票的结果仍有不确定性[76][77]。同日,看守政府提交临时预算案,但被否决。反而中间党和基民党联合提出的预算案则在民主党赞成下和中间党及自由党的弃权下获通过[78][79]。12月14日,洛夫文再次被信任投票击败[80]

更多信息 投票日, 2018年12月12日 ...

第三场投票 洛夫文当选

诺尔伦表示将会重启谈判和研究提前大选的可能性[84]。诺尔伦又公布时间表,定下谈判限期,且督促卢弗·克里斯特松和洛夫文尽快制定获多数议员容许的协议。诺尔伦并无提名任何人,但定下1月16日和1月23日为下次信任投票的日期。若两者皆被否决,当局将会立刻提前大选。根据选举管理局的消息,大选可能在4月7日举行[85][86]

2019年1月11日,报道指社民党、绿党、中间党和自由党达成协议,同意支持洛夫文继续担任首相,并希望尽早解决政治僵局[87][88][89]。四党总共控制167席,需要多一个党支持才过半数。外界原先估计左翼党会支持社民党的施政,但上述四党达成的协议中却明确表明左翼党将不会在政府有任何话事权,更拒绝左翼党参加未来任何政府谈判[90]。因此,被排斥的左翼党猛烈抨击协议,党领袖斯乔斯特特更在1月14日表示将不会支持社民党的联合政府方案,呼吁继续进行谈判[91][92][93][94]。最终议长押后第三次信任投票两日至1月18日,给予洛夫文和斯乔斯特特更多时间以达成协议[95]

1月16日,斯乔斯特特向记者表示左翼党将会就信任议案投下弃权票,但警告若社民党实施威胁工人利益或放宽租赁市场管制的政策,左翼党将会发动不信任议案[96]。同日,议长正式提名洛夫文为首相候选人,投票定于1月18日举行[97]。结果显示洛夫文获得115票赞成和77票弃权(总共192票),成功连任首相。洛夫文政府亦成为二战后第三弱的联合政府[98]

洛夫文在1月21日公布关键阁员名单和政府未来施政计划[99]。与洛夫文第一次内阁一样,第二次内阁将会继续由社民党和绿党联合控制[100]

更多信息 投票日, 2019年1月18日 ...
Remove ads

结果

POLITICO》和《门石学院英语Gatestone Institute》分别以“一样的瑞典领袖,不同的政治版图”和“新政府,旧政治”为题[102],形容是次选举的结果。洛夫文亦表示将尽快令国会运作回复正常[103]

谈判后,社民党同意修改租金管制、税金制度,以及让准国民接受语言测试,以达致中间党和自由党的要求。除此以外,“联盟”也出现分裂:基民党和温和党都抨击其盟友加入了一个“不神圣的联盟”[104]。至于第三大势力-瑞典民主党则继续被排斥[105]

即使红绿联盟能够继续成为执政联盟,但未来要走的路仍然相当困难,包括能否在未来的地方选举中继续留住票源仍然是一个疑问[105]

更多信息 部门, 阁职 ...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