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59式手枪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59式手枪(英语:Type 59 pistol)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仿制的马卡洛夫手枪。
历史

由于自1952年起仿制东德P1001手枪的52式手枪工艺品质不佳而被撤装,中国人民解放军自1955年起开始试装苏联赠予的少量马卡洛夫手枪,以逐步取代52式手枪和部分取代贯穿性过大的TT/51/54式手枪。
中国于1957年根据《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正式引进这一型号,亦于1958年起从东德购入少量当地仿制型号西蒙逊Pi-M,主要装备团级以上军官。
最终,中国于1959年起根据苏联提供的伊热夫斯克原厂图纸和设备,在626兵工厂以59式的名义自行生产马卡洛夫手枪,与此同时继续获得苏联方面供应原版马卡洛夫手枪。
随着1960年代中期中苏交恶,导致苏联对华成品枪支供应数量大幅削减,但因《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依然有效,而并未断供。由于先前获得的苏联原厂零件较少,很快在1960年左右消耗完毕。随后,中国便因苏联于1961年正式撤销一切对华援助,而无法继续获得苏方供应原材料,只能继续购买成品枪支(中方使用外汇购买枪支等常规武器,不在苏联撤销援助后对其施加的限制之列)。
因此,自1960年底至1961年,59式出厂的产品工艺不佳。
最终,626兵工厂于1962年调整生产工艺后,继续生产59式,至1963年5月底为止,但整体质量仍不及苏制原版马卡洛夫和1959年至1960年初出厂的首批产品。
北方工业至今仍然有生产外贸用的马卡洛夫样式手枪。
Remove ads
设计
59式与早期版本马卡洛夫相同,在套筒左侧有10条防滑纹路,右侧有17条防滑纹路,而非1984年后版本的两侧皆为13条防滑纹路。
59式的握把除与原版马卡洛夫相同的带圈五星图案的版本外,还有五星盾牌(主要装备警察和公安部队等执法部门)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主要装备军方)两种图案的版本。
由于早期不熟悉双动/单动式击发的概念,部分最初出厂的59式的握把后沿相比原版马卡洛夫手枪窄约3毫米,导致手感不佳。
59式的皮制枪套整体设计与苏联原品基本相同,但皮套盖边缘处为参照东德版本西蒙逊Pi-M皮套的圆形,而非苏联原品的直角,且其中个别产品缝有绒面内衬。
衍生型

没有中国军警标记的59式手枪,多用于外销。
此型号有9×18毫米马卡洛夫、.380 ACP(非制式口径)两种版本。

越南当地仿制型号,其产品质量较为粗糙。
采用
该枪在解放军中同马卡洛夫手枪在苏军中刚刚装备时一样,与从苏联获得的原版马卡洛夫手枪及从东德获得的Pi-M手枪一并装备少校(营或团一级)以上军官,其余主要装备公安部队、警察和海关等执法部门,同时亦用于对外军援(如越南)。
随着21世纪后实行装备现代化计划,解放军大部分单位已陆续换装新款的92式手枪,但59式手枪及其原型马卡洛夫手枪在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个别单位中以及中国警察,以至越南、老挝等国家仍有使用,其中越南将原版马卡洛夫手枪一并称为59式(K59)。
由于此枪具备体积较小、结构简单、性能优秀等特点,中国军警各单位对该枪评价颇高,被称“红星手枪”或“小砸炮”。
使用国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