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CJ集团

韓國企業集團控股公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CJ集团
Remove ads

CJ集团(韩语:씨제이그룹,英语:CJ Group)是韩国的大型企业集团。CJ集团的雏形是1953年由创始人湖岩李秉喆(前三星会长)创立的第一制糖工业株式会社,于1996年从三星集团独立出来,成立第一制糖集团。公司名称于2002年变更为CJ集团,总部位于首尔特别市中区素月路2街12号。

事实速览 CJ集团, 公司类型 ...
Remove ads

现状

CJ集团以控股公司CJ株式会社为核心,拥有食品及餐饮服务生物科技物流及新流通娱乐媒体等四大业务板块。CJ株式会社作为纯粹的控股公司,持有旗下子公司股份。其主要子公司包括:CJ第一制糖、CJ大韩通运、CJ ENM、CJ Freshway、CJ Olive Young、CJ CGVStudio Dragon、CJ Olive Networks等。

CJ Blossom

CJ集团的企业形象标识(CI)被称为“CJ Blossom”CJ Blossom的形态如同三片花瓣绚烂绽放,每一片花瓣分别象征着CJ集团的核心愿景:健康(红色)、快乐(黄色)与便利(蓝色)。

ONLYONE精神

CJ的“ONLYONE”经营哲学是自1996年第一制糖集团成立时便强调的概念,其核心理念是“在各个方面首创(First)最佳(Best)与众不同(Different)”。这一哲学体现了企业在各个业务领域力争占据领先地位或提供差异化价值的方向。2019年集团总部大楼改造时启用的名称“CJ THE CENTER”,也被视为延续这一基调的象征性案例。[1]

该经营哲学与CJ所倡导的人才观——“HAGOJABI(指凡事都想尝试、主动创造工作、对工作充满热情的人)”相辅相成,并作为集团组织文化与战略方向的核心关键词被广泛运用。[2]

发展历史

CJ集团的起源可追溯至1953年成立的第一制糖工业株式会社,是韩国首批现代化生产工厂。“CJ”这一名称源于第一制糖的英文缩写“Cheil Jedang”。1993年,CJ从三星集团中分离,开始独立经营;1996年正式成立“第一制糖集团”,提出成为“全球生活文化企业”的愿景。

集团成立之时,旗下拥有第一制糖、第一制糖建设、第一C&C、第一冷冻食品、第一期货等韩国境内子公司,以及美国、香港、印度尼西亚等地的海外法人,同时还运营了与影视相关的合资公司,如梦工厂SKG、第一-嘉禾、JCOM等。当时集团总销售额(约1.5万亿韩元)中,食品占比约80%,医药约10%,日用品约6%。

集团成立后,CJ开始积极拓展文化内容业务:1996年进入影院业务,1997年进军媒体领域,并于1998年开设了韩国首家多厅影院CGV。在食品领域,1996年推出了韩国首款无菌即食米饭“Hetbahn(嗨拌)”,1997年又推出家庭餐厅“VIPS(味爱普思)”和烘焙连锁品牌“Tous Les Jours(多乐之日)”。1998年成立物流子公司CJ GLS,正式进入物流行业;1999年在首尔新沙洞开设了Olive Young(欧利芙洋)首家门店,引入了韩国首个“药妆店(Drugstore)”模式。

2002年,第一制糖集团正式更名为CJ集团,同年,时任副会长李在贤就任集团会长。2003年,在首尔中区笔洞设立了用于员工培训和能力开发的“CJ人才苑”;2005年和2006年,分别成立了旨在支持儿童和青少年的“CJ分享财团”和支持文化艺术创作者的“CJ文化财团”,并持续运营至今。其中, CJ文化财团秉承着发掘和培养电影人才,为构筑中国电影事业创作生态环境的理念,自2014年起举办“中韩青年梦享微电影展”,到2025年已成功举办了10届。十年间,中韩青年梦享微电影展已累计吸引近五千部青年作品参与,成功发掘出一批兼具艺术表达与市场潜力的青年影人,如《不说话的爱》导演沙漠、《门锁》导演别克、《酱园弄》联合导演韩帅等,成为推动影视行业发展的新生力量。

2004年,多乐之日在美国洛杉矶开设门店,成为首个进军海外的韩国烘焙品牌。2005年,在美国开设面团工厂并收购了当地食品企业Annie Chun's;2006年,CGV进入中国上海,开始在当地运营影院。2007年9月,CJ通过控股公司体制改革,将业务公司(CJ第一制糖)和经营管理公司(CJ株式会社)分离。2009年,开设了全球首个沉浸式影厅“4DX”;2010年,在亚洲地区启动音乐颁奖典礼“MAMA(Mnet Asian Music Awards)”,同年,还推出了全球化美食品牌“必品阁”。

2017年,CJ集团以全球业务扩张为核心进行了业务结构重组。同年11月,CJ第一制糖将原有的4个业务部门(生物科技、饲料、食品、素材)整合为生物科技和食品两个领域,并收购了生产植物性高蛋白材料-浓缩大豆蛋白的巴西公司Selecta。2018年,将CJ HealthCare出售给韩国科玛(Kolmar),同时CJ大韩通运吸收合并CJ建设,CJ O Shopping吸收合并CJ E&M。同年6月,CJ大韩通运收购了美国物流公司DSC Logistics。[3]

2019年,CJ第一制糖收购了美国冷冻食品公司Schwan's(施万),CJ HelloVision则出售给了LG U+。此后在2021年,CJ第一制糖收购了韩国生物科技公司ChunLab和荷兰生物CDMO公司Batavia Biosciences;同年11月,CJ ENM收购美国电影《爱乐之城(La La Land)》的制作公司Endeavor Content(2022年更名为Fifth Season)。[4]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促进中韩两国政治、经济、文化间的交流,2004年CJ成立了中华TV,成为韩国最早也是唯一一个中文电视节目频道,也是韩国有线电视中唯一一个播放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和SMG财经节目的频道。2005年,《人民日报》评价中华电视台为“韩国最好的专门播放中国节目的中华电视台”。同时,中华电视台也通过开展同人民日报社等主要媒体间的讨论会,积极促进了两国媒体之间的交流。[5]

Remove ads

关联企业

  • 食品与餐饮

CJ第一制糖食品事业部门从事生产并销售白糖、面粉、食用油、调味品、酱类、肉制品、新鲜食品、米加工食品、冷冻食品、家庭替代餐、健康食品等食品业务。(主要品牌包括:必品阁、嗨拌、SPAM、PLANTEABLE等。)

CJ Foodville从事外食和烘焙业务。(主要品牌包括:VIPS、多乐之日等。)

CJ Freshway的业务包括供应农副产品及加工商品的食材流通;面向办公室、企业、医院等各类客户的团体供餐服务;酱料、沙拉汁、浓缩液等产品的制造,农产品预处理,以及房地产租赁等。

CJ Sea Food从事鱼饼、紫菜、烤鱼、油炸豆腐等水产品加工食品业务。

  • 生物科技

CJ第一制糖生物科技事业部门从事生产并销售氨基酸等产品业务。

CJ Feed & Care从事饲料、畜牧业务。

BIO业务包括动物营养和风味与营养解决方案等。

CJ Bioscience主要业务包括基于AI的微生物组治疗新药研发、微生物组生命信息分析服务以及个性化医疗保健业务。

  • 物流与新流通

CJ大韩通运从事合同物流、快递、全球化业务和建设业务。全球化业务包括货运代理业务(海运/空运货运代理、国际特快专递)等。

CJ Olive Networks从事IT系统构建及程序开发、系统运营及维护管理等业务。

CJ Olive Young旨在销售健康及美妆相关商品。

CJ ENM Commerce部门通过电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线下门店等渠道,受托或直接采购销售国内外合作商的商品,或经营自有品牌和授权品牌商品。

  • 娱乐传媒

CJ ENM 娱乐部门的业务包括电视广播频道、广告、TVING等媒体平台业务。

电影与电视剧业务包括内容制作与销售、电影业务和IP衍生业务。

音乐业务包括唱片/音乐制作、演唱会、以及Mnet频道相关业务。

Studio Dragon主营业务为广播影视制作,策划制作电视剧内容,向电视台、媒体平台及海外市场供应,并从事相关衍生业务。

TVING作为韩国国内OTT服务商,从事基于在线平台的数字内容提供和订阅业务。

CJ CGV从事多厅影院运营业务、特色技术影厅及内容平台业务。

Remove ads

其他

  • K-Beauty品牌“Olive Young”

Olive Young始于1999年,原是CJ第一制糖的健康与美妆便利店事业部门,被认为是韩国首家引入药妆店模式的企业。此后,它成为了外国游客的主要访问地,同时通过为中小品牌产品提供流通和营销机会,发挥着中小品牌成长平台的作用,被称为“K-Beauty孵化器”。

  • 大企业首创的“nim(韩语中表示尊敬的后缀,一般在人名/职务或头衔后面加nim)”称呼制度

CJ集团自2000年起引入了以“~nim”后缀取代职级的称呼制度。这被认为是韩国大企业中最早期的案例,在正式场合所有高管和员工均适用此制度。此后,爱茉莉太平洋(2002年)、NAVER(2014年)、三星(2017年)、SK电讯(2018年)、LG U+(2018年)等企业也相继引入了类似的称呼文化。

自2012年起,CJ ENM开始主办K-Culture庆典“KCON”。该活动每年参与人数超过10万人次,据统计累计观众数已突破210万人次。目前已在北美、日本、欧洲等多个地区举办。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