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Chillwave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Chillwave(最初被认为是glo-fi和催眠流行音乐的同义词)是2000年代末美国出现的一种小众电子音乐类型,节奏一般慢到中等,音效柔和且带低传真效果。Chillwave具怀旧元素,让人想起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的流行乐。特征包括褪色或梦幻般的复古流行声音、逃避现实的歌词(常提及海滩夏天)、使用混响和老式合成器

事实速览 Chillwave, 其他名称 ...

Chillwave是最早主要透过互联网发展的音乐类型之一,这个词是由部落格Hipster Runoff于2009年创造来讽刺“声音类似于1980年代VHS磁带中的配乐”的独立音乐微流派。在此之前,这些音乐会被归类成梦幻流行瞪鞋摇滚环境音乐独立电子乐[17] 此音乐类型较知名的创作者包含Neon Indian英语Neon IndianWashed Out英语Washed OutToro y Moi英语Toro y Moi,他们在2009年的“Chillwave之夏”中受到关注。Washed Out 2009年的歌曲〈Feel It All around英语Feel It All around〉仍然是最知名的chillwave歌曲。[18]

由于此流派风格简单、成本低,吸引了许多创作者,导致作品数量的饱和,最终迎来衰退。因为音乐被认为浅薄且依赖怀旧,chillwave一词被用作贬义,批评者也认为这个词是媒体编造的。到2010年代中期,chillwave渐渐不再流行,大多数的创作者和听众往其他音乐类型发展,然而chillwave仍启发了2010年代崛起的众多网络音乐微类型英语microgenre,例如合成波英语synthwave蒸汽波

Remove ads

名称

Thumb
Neon Indian英语Neon Indian表演,摄于2010年

Chillwave一词首次出现于部落格Hipster Runoff英语Hipster Runoff的化名管理员查尔斯(Charles)于2009年7月撰写的一篇文章。[6]该网站活跃于2008年至2013年间,以其讽刺“另类”趋势的贴文而著称。[18]在这篇文章〈WashedOut是下一个Neon Indian/Memory Tapes吗?〉中,查尔斯使用这个名称来描述许多彼此相似的新兴乐团。[6] 反思一种涉及“音乐圈”的新生趋势,寻找一种“新的‘正宗、地下产品’,而不是像AnCo英语AnCo / GrizzBear英语Grizzly Bear (band) / 等这样的大品牌……这有点‘概念性’,但也表明你的乐队具有‘流行敏感性’或其他东西。”[19]他还提出了一个音乐类型名称列表,包括不少具侮辱性的字眼,像是“forkshit”和“CumWave”.[20]文章的结论是:

感觉我将来可能会称之为“chillwave”音乐。感觉“chillwave”由“厚/冷合成器”主导,而概念核心仍在尝试“使用真实的乐器/声音,就像在自然界中记录的一样”。感觉chillwave听起来应该像是在“你在阁楼里发现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旧VHS磁带”的背景中播放的东西。[19]

2009年8月,音乐杂志《The Wire》记者大卫·肯恩(David Keenan)创造了“催眠流行音乐英语Hypnagogic pop”一词来描述2000年代低保真和后噪音音乐的趋势,这些独立音乐开始融入文化怀旧、童年记忆和过时的录音技术。[21]Chillwave最初被归类在“催眠流行”和“glo-fi”之下,[2]然而“glo-fi”一词很快就不再使用了。[15]

虽然chillwave和催眠流行音乐都与19801990年代的文化有关,但chillwave拥护一种更商业化的声音,强调“俗气”的混响效果等。[22]根据Pitchfork的迈尔斯·包威(Miles Bowe)的说法,chillwave构成了一种贬义,指的是对催眠流行音乐人“愤世嫉俗”的品牌重塑,他们“简化了他们的风格以找到真正的流行音乐成功”。[23]直到2010年初,这个用语才成为主流,当时它成为《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文章的主题。[24]

Remove ads

历史

起源

20年来,一些可以被认为是今天的“Chillwave”的东西已经存在,广泛而稳定地流通,几乎每时每刻,而且大多是一些老掉牙的音效,以至于没有人会想到具体命名它。
Nitsuh Abebe,Pitchfork,2011年7月[17]

Chillwave被归类为迷幻音乐 [5]电子流行 [10]。起源于合成器流行独立电子乐卧室流行音乐英语Lo-fi_music#Bedroom_pop[13]等流派。据网络媒体PitchforkNitsuh Abebe所言,这种风格从1990年代已开始出现,原因是:“醉醺醺、快乐的大学生在入睡时听着唱片。”[17]最早表现出此流派特征的音乐是海滩男孩1970年的歌曲〈All I Wanna Do〉。[25][26]而海滩男孩的歌曲往往提及海滩和夏日,主唱布莱恩·威尔森又有心理问题及毒瘾,被认为影响了chillwave的主题。[27]

Thumb
布莱恩·威尔森,被认为和chillwave的主题有关

阿里尔·平克英语Ariel PinkAriel Pink)常被称为“chillwave教父”。[28]他在2000年代中期透过一系列自制专辑而获得认可,这些专辑在低保真效果下重新营造了1970年代的广播摇滚和1980年代的新浪潮音乐[29]发行平克专辑的唱片公司由Animal Collective英语Animal Collective经营,Animal Collective对平克的录音印象深刻,并从2000年的《The Doldrums英语The Doldrums》开始与平克签约。[28]Pink的音乐对后续的创作者如Toro y Moi和Washed Out等乐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30] [31]

2007年3月,Animal Collective英语Animal Collective成员Panda Bear英语Panda Bear (musician)诺亚·雷诺斯,Noah Lennox)发行了个人专辑《Person Pitch》,该专辑被誉为开创了chillwave风格。[32][33][10]这张专辑广泛影响了后来的独立音乐,[34]其音效成为chillwave和许多类似音乐的主要灵感来源。[33]根据Flavorwire英语Flavorwire的汤姆·霍金(Tom Hawking)的说法,chillwave将Animal Collective的风格转化为一个完整的流派,然而“Animal Collective从来都不是那个场景的真正一部分,事实上,它们更像是它的精神霸主”。[35]

流行

Chillwave在2008年和2009年蓬勃发展,[32]以2009年的“Chillwave之夏”达到顶峰,其特征是大量创作者的名字和歌曲标题都提到了夏季、海滩或冲浪[27]歌曲的节奏通常为中等至中等偏慢,[36]并结合了复古的模拟乐器,让人想起1970、80年代的流行音乐。[37]虽然chillwave没有具体的起源地,但主要流行于美国南部东部海岸,[6]其中以纽约布鲁克林最为突出。[32] Neon Indian英语Neon Indian (艾伦·帕洛莫,Alan Palomo)、Washed Out英语Washed Out (欧内斯特·格林,Ernest Greene) 和Toro y Moi英语Toro y Moi(查兹·邦迪克,Chaz Bundick) 被认为是Chillwave运动的先驱。[38] [10][39]这三人都是来自美国南部的表演者,其中格林和邦迪克还是合作者。[40]

Neon Indian的首张专辑《Psychic Chasms英语Psychic Chasms》(2009年10月)是早期该流派的代表专辑,[31]Toro y Moi的专辑《Causers of This英语Causers of This》(2010年1月)因其老式的低保真流行风格而引起关注,这张专辑也得到了评论家的正面评价,并得到了饶舌歌手肯伊·威斯特的认可,这使得作品更加受欢迎。《滚石》杂志更进一步称Toro y Moi为“chillwave 教父”。[41]网络杂志《立体胶》的伊恩·柯恩(Ian Cohen)在2019年撰文,认为Memory Tapes英语Memory Tapes(戴夫·霍克,Dayve Hawk)是这个时代第四好的chillwave乐团。科恩将霍克2009年的《Seek Magic英语Seek Magic》评为“可能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chillwave专辑。” [15]

Remove ads

衍生

蒸汽波是另一个电子音乐微类型,起源于chillwave的讽刺变体。[42]它大致源自阿里尔·平克和詹姆斯·费拉罗英语James Ferraro等催眠艺术家的作品,其特点是使用复古流行文化[22]以及chillwave场景的“模拟怀旧”。[43]强化了催眠流行音乐的实验音乐倾向,[44]蒸汽波是干净地产生的,并且几乎完全透过取样组成。[45]它仰赖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流畅爵士英语smooth jazz电梯音乐节奏蓝调舞曲音乐等来源,[45]以及斩波、减速、螺旋技术、循环和其他效果的应用。[45][46]

蒸气波的流行程度在2012年上升,在Reddit4chan等网站上建立了受众。[46][47]线上论坛对蒸气波的描述之一是“马克思主义者的chillwave”。[16]蒸气波大量的子类型和分支很快便随之而来,其中一些故意表现出这个类型的戏谑性。[48]

Remove ads

衰退

Chillwave的流行约在2010年达到顶峰[38] ,同时它也受到了广泛批评。[29]部落格文章中对这种音乐的描述越来越陈腔滥调,例如“音景”、“梦幻”、“郁郁葱葱”、“发光”和“阳光亲吻”。[49]2009年12月,《村声》杂志表示:“90%有关glo-fi的文章都以某种方式提到了夏天,而夏天已经过去了大概四个月了。”[49][50]

Chillwave场景最终“枯萎而死”,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制作过程简单,导致创作者的过度饱和。[51]在解释为什么这种流派失去公众青睐时,邦迪克推测冷浪“做了它的事情,一旦它成为一种东西,人们就不再在乎它了,甚至是(制作它的)音乐人。”[52]

在该流派衰退的2010年代中期,“神圣三巨头”Washed Out、Toro y Moi和Neon Indian仍然保持着自己的职业生涯。[51]汤姆·霍金在Flavorwire上预测道:“Chillwave时代很可能成为音乐史的一个脚注,在每个人都感到恐惧的时代,中产阶级焦虑的微弱爆发。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值得研究,因为它简单的存在比音乐本身更能说明一代人的心声。”[32]

Remove ads

影响与评论

无论是在声音上还是在向过去凝视的精神上,这种流派都源于一种世代隐退的感觉——一种可能回到子宫的集体愿望,或者至少是找到一个让我们独自存在的满足感的地方隐约令人愉快的停滞。
拉里·菲茨莫里斯,《Vice》,2015 年[53]

Chillwave逃避现实的元素被认为和2007年次级房屋信贷危机时的中产阶级有关,[32]表达了人们对于模糊童年理想化的怀旧。[54]乔恩·帕雷莱斯英语Jon Pareles在《纽约时报》表示这种音乐类型的共通点为:“他们是独奏表演或小型乐团,通常以笔记型电脑为核心,他们利用电子流行音乐的记忆进行交易:1980年代,充满跳跃感的舞曲音乐(通常还有音量较弱的主唱),这是经济衰退时期的音乐——成本低且适合跳舞。”[9]

Chillwave是最早在互联网上获得名称的音乐类型之一,[55] 也是Twitter成为主要社群媒体前,最后出现的独立音乐现象之一,[15]此流派的传播和音乐部落格有关。[6]这是互联网取代地理位置连结音乐趋势的一个例子。[56]Chillwave及其分支例如蒸气波YouTube上广受欢迎,它们通常以讽刺歌曲或迷因形式出现。[57]在《卫报》的艾米莉·弗里德兰德(Emilie Friedlander)的描述下,chillwave是“一种网络电子微流派,它衍生出了一百种网络电子微流派”。 [56]

到了2015年,大多数人认为chillwave是一种捏造的非流派。2016年,Neon Indian的成员帕洛莫亦表达了对“chillwave”和“蒸气波”标签的反对,并且称他对chillwave的失势“感到非常高兴”。[58]同为相关音乐创作者的邦迪克则持正面看法,他说:“我喜欢我与它相关的事实,这很酷。没有多少艺术家有机会成为这种音乐类型的一部分,所以我想在某种程度上我非常荣幸能被认为是其中的一部分。” [52]戴夫‧席林(Dave Schilling)在Grentland英语Grentland上说道:

Chillwave既是音乐部落格圈的决定性时刻,也是最后的喘息。Gorilla vs. Bear和Pitchfork等网站一度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华尔街日报》等传统媒体出版物中严肃的文章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Chillwave是下一个音乐大趋势吗?” 它永远不可能成为一种正确的趋势,因为它的制造过程是透明的。[59]

Remove ads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