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ESO 3.6米望远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ESO 3.6米望遠鏡
Remove ads

ESO 3.6米望远镜是在智利拉西拉天文台,由ESO从1971年开始操作的一架光学反射望远镜,它的净口径大约是3.6米 (140英寸),面积为8.6米2。它在1999年进行了全面的改进,并在2004年更换了次镜。当它在1970年代末期完成时,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光学望远镜,并且支援了许多先进的光学和科学成就。在1980年代,它提出了天文社群中第一个自适应光学系统:ADONIS: ADaptive Optics Near Infrared System。迄2009年,这架望远镜发现75颗可能的系外行星[2]

事实速览 ESO 3.6 米望远镜[1], 基本资料 ...


Remove ads

仪器

从2008年4月以来,ESO 3.6米望远镜唯一的仪器就是HARPS,高精度径向速度行星搜索器。HARPS是一个专用于发现系外行星的光纤回馈高解析中阶梯摄谱仪,这架望远镜的其它仪器都已经停用了,他们包括[3]

  • CES: 在346 - 1028 nm 波长的范围上提供分辨率达到235,000的摄谱仪。
  • EFOSC2:全名是ESO暗天体摄谱仪和照相机(v.2),视功能很多的低解析摄谱仪和照相机。
  • TIMMI-2:热感红外线多模式仪器,专用于3至25微米。

最近的科学成就

自开光以来,ESO 3.6米望远镜已经获得一些科学上的发现,而最的天文成就都来自HARPS,’’顶级’’的仪器。这些成就包括发现著名的系外行星格利泽581e,质量只有地球的2倍[4],和当食最富有的系外行星系,有多达7颗行星环绕着一颗与太阳相似的恒星[5]

这架望远镜也参与解决长达数十年之久的造父变星质量之谜。使用HARPS这架仪器,天文学家首度测量出一个双星系统是脉冲造父变星,并且其中的一颗恒星正由另一颗的前方通过,这使天文学家可以测量出造父变星的质量。这个研究推断出恒星演化理论计算出来的恒星质量,对脉动恒星质量的预测是正确的[6]

瑞士日内瓦大学天文台史蒂芬·乌德利(Stéphane Udry)领导的小组在2007年4月24日宣布发现系外行星格利泽581c[7]。这个团队使用在智利欧洲南天天文台拉希拉的ESO3.6米望远镜HARPS (阶梯光栅光谱仪),并使用径向速度的技术来确认行星对恒星的影响[7][8]

2016年8月24日ESO正式发布他们的新发现——比邻星b。截至2016年8月为止,比邻星b是最靠近地球的类地行星

Remove ads

同一时期的其它望远镜

在冷战的高潮期间。ESO 3.6米望远镜的处境介于新和旧的巨眼之间。

在1977年最大的望远镜:

更多信息 #, 天文台/ 名称 ...

图集

外部链接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