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叉角龙属
角龙科的一属恐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叉角龙(属名:Furcatoceratops,意为“分叉有角面孔”)。是蒙大拿州晚白垩世朱迪斯河组发现的一属尖角龙亚科角龙科恐龙。模式种是阐明叉角龙(Furcatoceratops elucidans)。[1]
Remove ads
发现与命名


正模标本NSM PV 24660是一具关节连接的完整骨骼,属于一只中等体型的亚成体。除其它材料外,该骨骼还保存了大量颅骨材料、几乎完整的左前后肢、部分骨盆和大部分脊柱。该标本是从特里博尔德古生物公司的“12-020”地区挖掘出来,该地点是蒙大拿州弗格斯县晚白垩世朱迪斯河组的一个采石场,位于威尼弗雷德镇西北约7公里处。NSM PV 24660收集于上覆熊掌组下方约20米处上煤岭段(Coal Ridge Member)的岩石中。据Ramezani等人2022年研究的贝叶斯地质年代模型可知,收集正模标本的层位地质年龄约为7560(约7530至7590)万年前。[1][2]
正模标本现保存于日本筑波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并于2023年命名为角龙科新属新种阐明叉角龙(Furcatoceratops elucidans)。属名取自拉丁语furcatus(意为“分叉的”)及希腊语ceratops(意为“有角面孔”)。种名在拉丁语中意为“阐明”。[1]
Remove ads
分类
首次描述叉角龙的2023年研究将该属及其它角龙类纳入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其位于大鼻角龙族演化支内。该演化支的其它早期尖角龙亚科成员包括爱氏角龙和大鼻角龙,两者皆生存于坎帕阶的美国。[1]
| |||||||||||||||||||||||||||||||||||||||||||||||||||||||||||||||||||||||||||||||||||||||||||||||||||||||||||||||||||||||||||||||||||||
Remove ads
古生态学
朱迪斯河组已出土数种恐龙遗骸,其中部分发现于早期古生物研究中,其它一些则是近期鉴定出来的。其中与叉角龙共存的物种包括:角龙科的爱氏角龙、梅杜莎角龙和钉盾龙、鸭嘴龙类的短冠龙、甲龙类的祖鲁龙、暴龙类的惧龙及巨型短吻鳄总科的恐鳄。[3][4][5][6][7]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