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Intel Tick-Tock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Tick-Tock是Intel公司发展微处理器芯片设计制造业务的一种发展战略模式,在2007年正式提出。Intel指出,每一次处理器微架构的更新和每一次芯片制程的更新,它们的时机应该错开,使他们的微处理器芯片设计制造业务更有效率地发展。“Tick-Tock”的名称源于时钟秒针行走时所发出的声响。Intel指,每一次“Tick”代表着一代微架构的处理器芯片制程的更新,意在处理器性能几近相同的情况下,缩小芯片面积、减小能耗和发热量;而每一次“Tock”代表着在上一次“Tick”的芯片制程的基础上,更新微处理器架构,提升性能。一般一次“Tick-Tock”的周期为两年,“Tick”占一年,“Tock”占一年。[1]
此策略常被许多电脑玩家戏称“挤牙膏策略”,因为每一代新处理器性能和前一代处理器性能的差距很短,就好像Haswell的4790K和Skylake的6700K那样。2016年3月22日,Intel在财务报告中宣布放弃Tick-Tock,改用增加优化环节的制程-架构-优化模型。[2]
Intel的主要对手AMD历年来也跟随着Intel的制程脚步做处理器演进,并在2009年于美国分拆出子公司格罗方德作为代工伙伴,一直合作生产直到2018年14纳米的Zen处理器产品为止。由于制程难度提高,AMD在2018年8月底公布消息,取消以格罗方德做为Zen2处理器产品代工伙伴的规划,转用台积电作为代工厂以生产7纳米的Zen2处理器,而此时的Intel之10纳米产线仍因为良率问题无法大规模供货于市场。AMD在2019年11月底宣布,将会继续遵循Intel Tick Tock的精神继续生产Zen2及Zen3处理器。
[3]
Remove ads
环节
2016年以前,英特尔仍使用Tick-Tock。
Tick:更新处理器芯片制程。
Tock:更新处理器架构,提升能效比和IPC。
2016年后,Intel已放弃Tick-Tock,改用增加优化环节的制程-架构-优化模型。
目前的环节为:Process, Architecture, Optimization,即制程、架构、优化
制程:在架构不变的情况下,缩小晶体管体积,以减少功耗及成本
架构:在制程不变的情况下,更新处理器架构,以提高性能
优化:在制程及架构不变的情况下,进行修复及优化,将BUG减到最低,并提升处理器主频
产品发布路线图

Remove ads
参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