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K-指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K-指标以0-9的整数量化了地磁场横向的扰动,其中1表示扰动处于平静水平,5或以上表示地球正发生磁暴。它是根据磁强计在三小时间隔内观察到地磁场的横向最大波动而得出的。字母K来自德语单字(Kennziffer)[1],意思是“特别的数字”。K-指标于1939年由尤利乌斯·巴特尔斯提出[2][1]。
此条目翻译品质不佳。 |
定义
从最大的扰动 (nT) 转换成K-指标,从一个观测站到另一个观测站,测量的值都会有所变化,但在某种程度上,某一水准 K 的发生率在所有观测站都是相同的。在实务上,这意味着在高地磁纬度的观测站,会观测到较高水准扰动的K-指标。即时的K-指标是在明定的3小时间隔(0000-0300, 0300-0600, ..., 2100-2400)确定结束之后测量的。在3小时内的最大正负偏差值将会与确定的最大扰动总值附在一起,但最大偏差值可以出现在这3小时内的任何时刻。
K、Kp与估计Kp之间的关系
官方的地球Kp指标是透过网络提供的地磁观测站K-指标经过加权平均计算衍生的。由于这些观测站不是提供即时的观测数据,散布在全球各地的不同操作中心,都依据他们所在区域的观测站所提供的数据来估计这个指标。
Kp-指标是巴特尔斯在1939年引进的[3]。
K和A之间的关联性

A-指标提供地磁活动每日的平均值。因为由磁强计扰动测量的K-指标没有线性的关系,采用K-指标的平均值是无意义的。取代的是转换每一个K-指标成为线性的标度,称为"等效三小时范围"的a-指标 (注意是小写)。每日的A-指标是8个a-指标的平均值。根据下表[4][5][6]:
因此,例如,某一天的K-指标是3 4 6 5 3 2 2 1,当天等效振幅平均值的A-指标是:
A = (15 + 27 + 80 + 48 + 15 + 7 + 7 + 3)/8 = 25.25
Ap指标是以来自一组特定Kp站的资料为基础,平均地球的A-指标[7]。
NOAA G-标度和Kp之间的关联性
Kp标度是总结全球水准地磁活动的合理方式,但要了解太空环境对它的影响并不是件容易的事。NOAA的G-标度[8]是设计来对应,以直接的方式,磁暴影响的意义。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