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E

嵌入式Linux套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LEDE

Linux嵌入式开发环境项目(Linux Embedd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LEDE),是路由器固件项目OpenWRT的一个复刻分支项目,并继承原来OpenWRT的开发目标。[4][5][6][7][8]2018年1月LEDE和OpenWRT正式宣布合并,合并后的项目使用OpenWrt的名字、LEDE的源代码。[9]

事实速览 开发者, 操作系统家族 ...
LEDE
Thumb
Thumb
使用SSH登录时的欢迎界面
开发者LEDE Project
操作系统家族类Unix系统
运作状态OpenWRT合并中
源码模式开放源代码
首次发布2016年5月 (2016-05)
当前版本
  • 24.10.1(2025年4月13日;稳定版本)[1]
编辑维基数据链接
支持的语言26 种语言[2]
更新方式opkg
软件包管理系统opkg
支持平台23 种CPU指令集
AVR32ARMCRISm68kMIPSPowerPC
SPARCSuperHUbicom32、x86/x86-64[3]
内核类别Linux内核宏内核
用户空间BusyBoxGNU
默认用户界面命令行界面、Web图形管理界面
许可证自由软件GPL及其他开放源代码许可协议)
官方网站lede-project.org
仓库 编辑维基数据链接
关闭

历史

原OpenWRT开发者社区,已经长时间没有关键性更新以及对新设备的支持,而关于这些的讨论也迟迟未有结果,这使得一群OpenWRT核心贡献者感到不满。2016年5月,大部分原OpenWRT社区的核心开发组成员决定另立新项目,暂时以“Linux Embedd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Linux嵌入式开发环境)作为项目名称,一年后才正式以暂定名称的缩写LEDE定名。[10]LEDE的源代码基本继承原OpenWRT,但相应的开发者社区采用新的更具执行力的讨论规定和决议流程。

2017年6月,LEDE社区和OpenWRT社区均同意将原OpenWRT项目合并至LEDE项目之中。[11]LEDE项目的名号将不再使用,而是继承原来OpenWRT的名号,但沿用LEDE社区的版规和流程规定。[11][12]源代码以LEDE项目为主线,以LEDE 17.x 为基础,将OpenWRT的源代码逐步合并至LEDE Snapshot上,完成后将封存原OpenWRT的旧版本源代码并不再维护(但最新的 15.05 CC 版仍然会获得安全性更新),至2018年1月,源代码已集成完成。[13][14]对开发人员和用户来说,一个明显的标志是,自2017年12月10日发布的LEDE Snapshot版本中,其SSH登录欢迎信息已经采用OpenWRT的标识。OpenWRT和LEDE的讨论串、技术文档等也在逐步合并中。

发布版本

以下是LEDE发布的正式版本(Release Ver.),不包括滚动更新的Snapshot版本。与OpenWRT(v15.x)使用3.4.x版Linux内核不同的是,LEDE(v17.x)所使用的Linux内核都是较新的4.x版(以4.4.x以及4.9.x长期支持版为主)

更多信息 发布组建号, 发布日期 ...
发布组建号 发布日期 版本号[15] 备注
旧版本,不再支持: 17.01.0 2017年2月22日 r3205 第一个正式版[16]
旧版本,不再支持: 17.01.1 2017年4月19日 r3316 更新Linux内核至v4.4.61,包括错误修复和功能改进[17]
旧版本,不再支持: 17.01.2 2017年6月12日 r3435 更新Linux内核至v4.4.71,安全性修复[18]
旧版本,不再支持: 17.01.3 2017年10月3日 r3534 更新Linux内核至v4.4.89,安全性修复[19]
旧版本,不再支持: 17.01.4 2017年10月18日 r3560 更新Linux内核至v4.4.92,安全性修复(包括KRACK,无论是作为客户端还是服务器/基地台[20]
当前版本: 17.01.5 2018年7月18日 r3919 更新Linux内核至v4.4.140,安全性修复[21]
关闭

至2017年12月,一共有845款路由器(包括同一型号不同硬件版本)有LEDE的支持。[22]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