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M-68榴弹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M-68榴弹砲为以色列在1960年代后期开发的榴弹砲,也是以色列第一款自制的榴弹砲。

Remove ads
简介
以色列建国后重型火砲的来源主要为美国的M114榴弹砲与法国的M50 155毫米榴弹砲,由于性能上逐渐无法与周边国家的苏联火砲相比,因此以色列于1968年以法国的M-50榴弹砲为蓝本增长砲管为33倍径以及安装砲口制退器降低增长砲管之后所增加的后座力影响,另外还安装了气压运作的半自动进弹机提高射速,整个改良计划在1970年完成。随后配发在以色列国防军的M-68在赎罪日战争的表现良好因此获得多国采用,南非将购入的M-68称为G-4榴弹砲。
以上说法来自陈上校的回忆录内容,然实际上本火砲是由芬兰Tampella公司协助发展,由122 K 60 and 155 K 68系列加农砲研发而来,研发自法制M-50的说法是错误的,只需要实际比对二者的砲架、砲管机构即可厘清。本火砲除以色列采用外,并外销至泰国与新加坡。(南非并未购入M-68,南非采购的是改良自M-68的Soltam M-71,南非称之为G-4)
Remove ads
M-68与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仿制的M-68其实没有正式名称,整个过程约在1976年至1980年(民国65年至69年),因此简称
国造M-68 155毫米加榴砲。
M-68的仿制计划并非陆军决定下的正式建案,仅为联勤司令罗友伦对61厂授意下的私下行动,因此罗友伦卸任后计划即陷入半放置状态,整个仿制计划仅为61厂内部的技术累积行动,仿制成功后自然也没进入量产,但是整个仿制计划对61厂日后进行XT-69榴弹砲的制造有着极大贡献。
中华民国在1970年代并未和以色列进行火砲技术交流,接触到M-68的机缘为新加坡来中华民国代训的星光部队,由于M-68的性能比当时中华民国手中的二战火砲来的优异,因此军方少数人便有仿制念头。
M-68的仿制工作由61厂陈笏上校负责,由于M-68非中华民国所属武器因此无法进行拆解反向工程,研发小组只能先进行火砲外观测绘,1977年1月完成砲身与砲架蓝图,但因为缺乏其他零件的设计(平衡机与制退复进机构为法国系技术,与美系有所不同)因此开发缓慢;但因为罗友伦的去职因此计划进度并未受到军方任何单位的注目,仿制计划也就等到1977年11月从星光部队借到一门实砲拆装研究后才再度进行。
获得实品拆解分析后,零件规格问题暂告解决,但因膛线是属于变缠度设计需要专门仪器才能测量。因此仿制计划又暂时中断;直到202厂扩建计划41案的完成购进内膛测量仪后,M-68的仿制也就顺利完成。整个M-68仿制案中61厂的成果除了对新机具的使用经验以外,主要的贡献为清膛器与砲口制退器这些二战美制火砲尚未采用的技术,这些技术在XT-69榴弹砲研发案中获得一定程度的贡献。
Remove ads
文献
- 《霹雳神火-中华民国火砲传奇》,陈笏、云皓出版社,ISSN 0258-2341
参见
- M114榴弹砲
- M50 155毫米榴弹砲
- Soltam M-71榴弹砲
- 130 K 90-60榴弹砲
- 155 K 83榴弹砲
- 155 GH 52 APU榴弹砲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